三家分晋后,魏国如何从弱到强,一跃成为战国时期军事强国的
迪丽瓦拉
2024-06-29 02:06:49
0

原标题:三家分晋后,魏国如何从弱到强,一跃成为战国时期军事强国的

在春秋战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晋国的发展可圈可点,到了战国时期,从晋国分离出来的魏国同样出类拔萃。人们不仅要问,三家分晋后,实力并不强悍的魏国,为什么能率先冲出重围,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第一军事强国呢?

在三家分晋之前,魏氏作为晋文公分封三军六卿里排名靠后的小族,并不惹人注目。就是到了三家分晋的时候,魏氏也是紧跟其它大族在夹缝中生存。转机出现在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创始人魏驹的孙子魏斯继位,他不再依靠大国生活,就想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于是采取三条措施振兴魏国,从而拉开魏国与秦国展开百年的河西争夺战。

不拘一格选人才。魏文侯上任的时候,魏国还是个弱不禁风的破船,百姓们都期望在他手里能国富民安,真正强大起来。可魏文侯仔细研究国情发现,虽然魏国在三晋当中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地肥水美,对安居生产有利,但同时也是周边诸侯大国眼中的钉嘴里的肉,西边有强秦虎视,南边有楚国北望,而东边和北边又与赵韩两国犬牙交错,想把这样一个乱摊子迅速治理好,首要的就是缺乏人才。

为此,魏文侯第一个找到了卜商,也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子夏。子夏成为魏文侯的老师后,他迅速传输儒家思想,并在魏国民众中招收弟子,于是一大批能贤聚集在他门下,这些人才有李俚、西门豹等经济人才,也有吴起、乐羊等军事人才。

实施变法改革振兴经济。魏文侯心里清楚,魏国虽然占有天然的地理环境,却没有好好利用,原因就在于经济发展阻碍了综合国力的提高,为此,他重用李俚进行变革,对魏国农业生产提出具体措施,全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促进了生产效能,同时,又对魏国的法制和体制管理进行变革,一举促使魏国经济繁荣,民生兴旺,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

在李俚改革图强的基础上,魏文侯又对魏国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治理,特别是在水利建设上,成为战国时期独有的创新。他重用西门豹治理漳河泛滥的水患,带动了魏国的经济建设。而西门豹在治理漳河的时候,不仅普及科学技术,让百姓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自然现象作斗争,还亲自出手将“河伯娶亲”这一封建迷信直接给扫除了。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一系列的科技进步也带动了魏国的整体经济,包括制造业的振兴,从矿产品的冶炼到兵器的制造都有质的发展。

实施强军战略,开疆拓土。魏文侯感到,要想不被人打击,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为此,他力排众议,重用吴起对军事进行改革。由于吴起出道之前,口碑一直不好,他不禁手上沾有多条人命官司,而且为了得到魏王信任,居然把自己的老婆也杀了。但魏文侯知人善任,他需要的是吴起的带兵能力,而吴起也正渴望得到一个能证明自己的平台。

吴起并没让魏文侯失望,他创建的魏武卒特种兵成为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创举。为了尽早打通河西要地,魏文侯采取大胆举措主动出击,一方面安排公叔痤全面负责军事工作,吴起专门对付西秦之敌,乐羊负责与北面中山国对阵。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吴起率领的魏武卒长驱直入,差不多打到了秦国的都城雍城,乐羊也击败中山国,解除了魏国的北面威胁。

实施灵活的外交政策,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占领河西地区以后,魏文侯迅速安排子夏到河西建立学堂,目的就是文化产业跟随军事同步推进,他的设想就是要以河西为跳板,进而向西持续发展。可惜他的伟大设想没能延续下去,他的几任继位者并没有他这样的雄才大略。

为了保持与秦国的对峙状态,也为了长久的巩固河西要地,魏文侯专门建立了河西郡,由吴起带魏武卒驻守在此,说明魏文侯对河西地区的重视程度。

在巩固内部政权的同时,魏文侯还加强与周边诸侯的外交联系。首先,他对赵韩两国持续的争斗保持克制,当赵国私底下要求魏国一起攻打韩国时,魏文侯当做没有听见,置之不理;而当韩国要求魏国一起制裁赵国时,魏文侯也是当做耳旁风。他这样做,最终确保了三家互不相扰,为魏国休养生息赢得了时间。其次,魏文侯加强了与周边大国和周王室的联系,齐国进攻赵国时,三晋联合击败了齐国,当齐国担心土地要不回来时,魏文侯及时把土地还了回去,为感谢三晋,在齐国的建议下,周王室也封三家为诸侯。

综上所述,魏国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一跃成为战国军事强国,主要在于魏文侯敢于创新,善用人才。而魏国能从众多诸侯强国中脱颖而出,也给齐楚秦等大国提出了挑战,随着魏文侯的离去,战国局势也发生着更大的变化。(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历史解读知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1653年,年仅14岁的佟佳氏进入皇宫,嫁给了年少的顺治皇帝。尽管她成为了皇帝的妻子,但在宫中她的身...
原创 周... 在我国先秦时期,天命思想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统治者们巧妙地利用这一思想,通过引导民众对天...
原创 清... 老照片是时光的切片,能让凝固的历史重新呼吸。一组清朝老照片,就像一扇斑驳的窗户,透过它,我们能窥见清...
原创 朱... 公元1424年到1425年,是明朝历史上波澜起伏的动荡时期。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明成祖朱棣去世,明...
原创 年... 当然,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改写版本,我在保持原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细节描写,字数也基本控制在原文...
原创 大... 好的,我帮你把这段文章重新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控制在原文附近。 ---...
原创 孙... 读《三国演义》,总觉得孙权偷袭荆州是临时起意。实际上,这事儿他们琢磨好久了,就差一个机会。关羽去打襄...
原创 朱...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朱元璋真的血洗过湖...
原创 三... 孙坚性格刚毅勇敢,历经艰辛而奋发向上,虽遭汉朝朝廷的不奖识,却在长沙展现出惊人的才能与宏伟的计谋。他...
原创 邓... 拓宽视野。1997年,中央政府经过广泛而细致的调研和综合规划,最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将重庆从四川省...
原创 诸... 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昔日的五虎上将中,已有四位先后去世。关羽英勇阵亡于麦城,张飞被部下杀害,黄忠在夷...
原创 诸... 谈起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刘禅,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那句广为流传的“扶不起的阿斗”。人们普遍认...
原创 解... 解读《书卷一梦》,总结人物关系,梳理情感纠葛。谁杀了楚皇后?是敌国?还是高长隐等人? 女主宋一梦/宋...
历史上的今天 | 奥地利作家卡...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男,奥匈帝国(奥地...
“逃逸式辞职”被盯上,意味着什... 有时候历史的进程会让人觉得很慢,慢到感受不到它在行进,但历史的进程从来没有停歇,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才会...
赵一曼:从巴蜀到东北的巾帼英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无数英雄为...
原创 给... 公元1232年正月,蒙古大将拖雷和速不台通过借道南宋领土,带领大军深入金国腹地,直逼邓州。这一举动标...
原创 金... 导读: 金国和辽国,这两个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金国由女真族(满族...
原创 朝... 在朝鲜甲午改革期间,关于官制改革的实施,首先需要理解这一改革的背景与动因。在分析朝鲜甲午改革中的官制...
原创 长...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一句诗写成了一本小说,这本小说又被拍成了电视剧。 而且是35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