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辟谣!先秦古姓并非起源于母系社会,姓氏制度诞生于西周大分封
迪丽瓦拉
2025-07-04 16:32:32
0

今天的姓和氏是相同的,而周朝的姓和氏却是不同的,这个是公认的事实。近百年学术界一直流传一种观点,即认为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这种观点也为大众所接受,代表人物有梁启超、丁山等。张淑一先生在《先秦姓氏制度考索》阐述了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的理由:一是远古群婚状态下孩子只知晓母亲,所以世系只能从母系认定;二是《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因生以赐姓”;三是我国古姓姬、姜等多从“女”字旁。

笔者在母系社会并非父系社会发展必经阶段,中国上古没有证据存在母系制一文指出,近百年民族学研究认为,人类并没有经历“群婚制”社会,母系社会也并非人类社会发展必经阶段,“母系—父系社会先后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学者提出的观点,到今天已过时,兹不赘述。为了粉碎“古姓多从女字证明发源于母系社会”这个谣言,本文再从古文献、古文字角度谈谈,古姓究竟起源于何时,古姓多从“女”又究竟代表了什么。

前文我们提到,甲骨文有“羌”“羌方”,指商人西边一支名“羌”的部落,他们的族人经常被商人作为人牲,被称为“羌”“羌人”。甲骨文中又有各种“妇某”,“某”代表的是她们的族源,也可以用来作私名,其中就有“妇羌”和“妇姜”。羌姜为一字,故“妇羌”就是来源于羌方的女子。为什么一个字会形成两种写法?实际上从“羌”和“姜”的用法就可以看出,“羌”之所以被女化为“姜”,其实就是用来形容女性,而一直到周代还是“女称姓”。

受古文献的影响,我们往往认为古姓来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比如姬姓和姜姓的来源,在《国语·晋语》就指出“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那么周人的姬姓来源可以追溯到黄帝,而姜姓来源可以追溯到炎帝,《晋语》同时又提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吉、儇、依是也”,黄帝之后又十二姓。

按照这个说法,姬姓的来源是黄帝,但在《史记·周本纪》中,又说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那么周祖后稷的姬姓是帝舜所封,而不是从黄帝传承下来的,在《五帝本纪》中,也没有说颛顼和帝喾的姓,尧和舜倒是一个姓祁、一个姓姚,为何后稷作为帝喾未即位的儿子却被封姬姓?另外,周代的姓表示血缘,是不会变化的,那么黄帝后代为什么又不与黄帝同姓呢?如果说祁、姚这些是从母姓,后稷为什么又不从母姓姜呢?

以上的记录都出自周、汉的文献,可以视为对古姓来源的解释,但并非历史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只能到甲骨文中,看看最早的文字对于姓氏是如何记录的。如果在甲骨文里都没有明确的姓氏,那么在商朝以前又何来姓氏呢?学者往往喜欢以过时的西方理论,生搬硬套证明后世对上古的记录,这实际上仍然是一种信古思维作祟,既没有从商代甲骨文的实际出发,也忽视周代、汉代文献存在的矛盾之处。

回到甲骨文的“妇姜”,虽然商代和周代都有“妇姜”的称呼,而且周代的“妇姜”明确是“妇+姓”的结构,但是否可以反推商代也是“妇+姓”的结构?答案是不能的。因为周代文献记录的古姓非常少,而甲骨文的“妇某”却远超过这个数。比如“妇妌”的“妌”在周代就没有对应的姓,反而有对应的氏“井(邢)”。妇妌为商代井方之女,妇姜为商代羌方之女,虽然姜变成了周代的姓,但妌却变成了周代的氏,而羌变成的族称也可以视为氏。

由此可见,在商代其实是没有姓、氏区分的。先周没有文字,周人的文字系沿袭自商人。因为周人要制造一部分古姓,所以才从商代的字中找出一部分。姬姓是怎么来的呢?既不是从黄帝传承而来,也不是帝舜册封后稷,实际上就是周人自己的发明。因为在甲骨文中,“姬”主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代表女性神灵,一个是代表女性人牲。所以周人就找出这个“姬”字作为姬共同血缘的标志,而“姜”则成为姜姓血缘的标志。

至于商人的子姓和夏人的姒姓,当然也是周人制造的。商人有“子某”的称呼,是商人贵族的通称,这个“子”不应理解为姓,而是类似“妇某”的“妇”,所以在周朝就以“子”作为商人的姓;至于夏人的姒姓则是来源于商人的“司妇”,也就是“司母戊鼎”的“司()”,代表长妇的意思,在周代写作“始”或“姒”,“不以妾为姒”,还保留了长妇之义。周文王的配偶叫太姒,或许宣传其出身有夏朝有关,所以周人以“姒”作为夏人的姓。

这样一来,再去读传世文献就很好理解了。姓本身起源于西周时期,古文献说法都是错误的。只因战国人对姓氏起源不了解,所以制造了所谓“古帝赐姓说”,原型是是周朝的册封氏族;又因为当时是周天子,黄帝又被追溯为始祖,所以黄帝最适合的是姬姓;但各姓都纷纷把世系附会到黄帝之下,所以也就有了“黄帝十二姓”的说法。至于姜姓为什么附会炎帝?大约姜姓到战国已经式微,于是被学者系于黄帝的兄弟、同时也是手下败将的炎帝之下。

至于周人为什么要区分姓氏呢?这与周朝设计的分封制有关。在商朝没有分封制,“子某”封地都集中在商王都一带,而且属于自然分裂,居住仍以血缘氏族为主。而周朝的分封则将周人子弟分散各地,为了加强周人的血缘联系,并且巩固扩大势力范围,所以才根据血缘制定出姓氏制度并确定“同姓不婚”的规则。总之,姓氏制度与分封制度、宗法制度都是周朝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并非起源于茫昧无稽的上古时代。关于周朝古姓的使用规则后文再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1950年7月7日,中南海居仁堂,朱德、聂荣臻、林彪、罗荣桓、萧劲光、刘亚楼等解放军高级将领陆续走进...
原创 美...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一职务,直到1976年1月8日病逝。作为毛主席的主要帮手,周恩来...
原创 陈... “我这个人一辈子没干过外交,不知如何下手。我看,还是换个懂外交的同志去吧。陈司令员,我觉得你就很合适...
原创 曾... 1960年,一男子走出牢狱,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由心生感慨,他曾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中将,人称“头号杀手...
原创 北... 在近期的分享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发表了引人注目的看法,直言:“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我完全没有...
原创 毛... 1976年9月9日,零点十分。 在经过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抢救无效后,毛主席永久地闭上了双目。 毛主席的...
原创 有... 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历代皇帝为了维系统治,消灭、镇压敌对势力,抵御外敌入侵,对于军事人才都极为看重...
原创 诗... 在我国诗歌史上,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八个字来评价诗仙李白,应该还是比较公允的。 李白的存在在很多人...
原创 朱... 古代有作为的皇帝出生必有异象,缔造“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出生时同样也有异象,只不过这个异象出现在...
原创 正... 《三国演义》虽然尊敬刘备,但却削弱了刘备的武功,因此刘备看起来忠厚仁义,但又有点窝囊。没有哪个战将能...
原创 毛... 组建人民海军 人民海军的组建,可以追溯到渡江战役前。 那是1949年3月25日,刚从大连赶到华东前线...
原创 为... 在楚汉战争当中,如果光论个人能力,那么项羽毫无疑问要甩刘邦一大截。 诸侯们却做出了让人意外的选择,很...
原创 5... 彭德怀是我党我军优秀的军事家、革命家,但也是一位脾气暴躁的领导,在他手下干活的同志多少都挨过他的骂,...
原创 当... 在不灭的共产主义理想当中,我们看到祖国的美好未来!向着祖国光荣的红色旗帜,我们将永远保持无私的忠诚!...
原创 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宫廷政变次数最多的大一统朝代,其中最知名就当属“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
原创 “... 读书观史,谈古论今,传承人文,守望正义。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清朝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封建王朝,...
原创 大...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几十万大军步步紧逼,无奈之下,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5月份,中央主...
天水市博物馆参加黄河流域博物馆... 夏天 / summer 7月25日下午,陕西历史博物馆“长青论坛”青年学术沙龙邀请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
在这里,“拼”出2500年前的... 每天给上千块的陶瓷瓦片“拼图”是什么感觉? 7月23日,小布走进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看见了如此场景...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草根出身,在位31年,治国勤奋,严惩贪官,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