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是,周朝衰微后各自盘踞,成就了春秋五霸,后来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家,从这里开始正式进入了战国七雄的局面,一般国家林立,强弱有别的时候就会出现不断的攻伐和战乱,而乱世出英雄,因为战乱造就了很多名将,所以战国时期名将是最多的,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战国时期的十大名将,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呢?
第一个自然是战神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功勋最多的,他从公元前293年就开始担任秦军主将,之后的20年中先后攻打赵国、魏国、燕国、楚国等国,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败绩,是秦始皇统一路过的最大利器,歼灭的敌军将近百万人,特别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这让六国都为之胆寒,天下也为之胆寒,人们都称其为“死神”,他的攻伐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吴起,他是战国时期的名将,曾经效力过鲁、魏、楚三国,分别率领鲁国之兵击败秦军,率魏国之兵击败秦国、鲁国等,他是军事奇才,一生没有国败绩,不过最后因为在楚国变法得罪了贵族,最终在楚悼王去世后就被守旧的贵族射杀,结局也是让人唏嘘。
第三位是孙膑,他和庞涓是同窗好友,但是最后孙膑因为被庞涓嫉妒陷害,被魏王施以膑刑和黥刑。最终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回到了齐国,到齐国之后他开始复仇之路,他通过围魏救赵的方法救了赵国,后来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庞涓,在马陵之战中将庞涓逼到走投无路自杀。为后世留下了《孙膑兵法》,他的军事理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第四位是李牧,李牧年轻时候替赵国镇守边疆,多次打退匈奴,后来多次带兵击退了秦军的进犯,李牧成为了衰落的赵国的最后一根顶梁柱,但是赵王实在太昏庸,最终还是将李牧给杀了,而赵国也不可避免的被秦国所灭。
第五位是王翦,这位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是秦国名将,他替秦王灭了赵国、燕国、楚国三国,成为大秦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他的儿子王贲还为秦始皇灭掉了魏国和齐国,战功显赫,可以说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整个王家都功不可没,也是因为这样,王家成了历史传承千年的大家族,而且巅峰时期几乎可以改超还贷,朝中十之八九都是王家之人。
第六位是廉颇,大家应该还记得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是赵国四大名将之一,她曾经率兵讨伐齐国,长平之战前期,他通过防守策略,拖住了秦军,让秦军陷入了困境,但是赵王不成器,中了秦军的离间计,最后用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家伙换下了廉颇,这也导致了后来45万赵军被坑杀的悲剧。
第七位是田单,这位是齐国的名将,当时乐毅将齐国打的就剩下两座城池了,他通过离间计让燕王将乐毅换了,随后用计谋迷惑燕军,一句将燕军击败,齐国损失的70座城池,又再次回到了齐国手中。这位可以说是将灭国边缘的齐国硬生生拉了回来,还收复了大量失地。
第八位是乐毅,他是中山灵寿人,到燕国之后,被燕昭王拜为了上将军。燕昭王时期,齐国趁燕国内乱而攻打过燕国,这让燕昭王对齐恨之入骨,但是燕国实力太弱小,报不了仇。这个时候的齐国,是齐愍王时期,实力很强大,不过齐国接连攻打楚国、魏国、赵国、秦国等国,让他成了诸国的共同敌人。燕昭王敏锐地发现,他报仇的良机到来了,于是他联合韩、魏、燕等国攻打齐国。乐毅率领了赵、楚、韩、魏、燕5国联军,一举拿下齐国的70座城池,为彻底瓦解齐国,最后两座城池采取围而不攻策略,但是燕惠王登基后不信任他,将其换下,这也导致了功亏一篑,最后逃到了赵国。
第九位是蒙恬,他是秦国名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他跟随王贲攻打齐国。秦统一天下后他率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服了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但是秦始皇死后,赵高和胡亥篡改圣旨,一杯毒酒将其杀害。
第十位就是赵奢,他是赵括的父亲,虽说赵括是纸上谈兵,但是这位赵奢却是名副其实的名将,韩国弱小,挡不住秦军进攻,赵惠文王准备派人去救援韩国。秦惠文王开始问廉颇和乐乘,但两人都觉得路途遥远且艰险狭窄,没有胜算,而赵奢则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秦惠文王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韩国。随后,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胜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