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马鸿逵以“治病”为由把四姨太刘慕侠送到香港,不久发来电报称病危,以此请假离台赴港,接着马鸿逵以“赴美就医”为由,携带3个姨太太和自己的8吨黄金从香港飞往美国旧金山,此后长期居留洛杉矶。
1970年,身处洛杉矶的马鸿逵已到弥离之际,身卧病床的他此时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回到祖国。如果没有达成心愿,死后遗体也要运回大陆,落叶归根。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提议多次被拒绝,直到去世马鸿逵仍然没有完成心愿。
一、军阀混战左右逢源
祖父马千龄,在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时,因劝说马占鳌(马千龄的同族侄女婿)降清,被左宗棠称之为“良回”。叔叔马福禄本是当时的武举人、武进士,后八国联军来袭时为国牺牲,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继承了职务和部队。后来马鸿逵的父亲多次利用职权为其保驾护航。
马鸿逵年轻时成为同盟会的一员,18岁在陆军学堂学习,受许多学生影响,学习期间参加反清活动,被清军逮捕入狱。经马福祥奔走,保释出狱。后参军阻敌有功,袁世凯任命他为陆军少将。袁世凯去世后,又跟随段祺瑞升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前途一片光明。
1924年随着混乱爆发,马鸿逵带领部队追随冯玉祥,继任队伍师长。期间,积极整顿队伍,扩充兵员,加上董恭等人带团投奔他,马鸿逵实力大增。后来又参加一次次战役,收缴武器装备,部队力量再次得到提升,马鸿逵的野心昭然若揭。
1929年,随着冯玉祥的实力衰败,马鸿逵等人联合通电蒋介石反冯拥蒋。蒋介石任马鸿逵为军长兼六十四师师长、郑州警备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员。中原大战后,马鸿逵同意唐生智等人密谋反蒋的意见,但中途改变主意,向蒋介石告密,得到老蒋信任。
二、搜刮民脂无恶不作
1932年,因为抗敌不力,贻误军机,蒋介石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负责人。因宁夏地区荒凉偏僻,用人谨慎的蒋介石对马鸿逵在宁夏的一切事务管制比较放松,要求除宁夏教育厅厅长一职外,马鸿逵可以自行推荐安排其他的官员的任职。
于是,秉持“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钱”信念的马鸿逵,不再掩盖自己的贪婪之心。他玩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官场伎俩,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宁夏的一些关键部门,将宁夏的政权力量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成为宁夏的“土皇帝”,开始了他在宁夏的敛财之路。
马鸿逵在职期间不仅大力增加税收,搜刮人民财产,且在宁夏银行私自印刷纸币345万元,强令百姓用手中旧的纸币兑换新纸币,还是以半额数量换取。同时,作战时期以“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方式大量抓壮丁充兵,只剩下些老弱病残耕地交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马鸿逵对宁夏残酷统治长达17年,期间大肆敛财,财富竟高达8吨黄金。同时,他还有3大爱好,一是爱听戏,二是爱赚钱,三是爱娶姨太太。马鸿逵光姨太太就有6个,且大多都是戏子,多由他甜言蜜语,财银相送哄骗过来的。
三、落荒而逃家庭破碎
1949年10月14日,马鸿逵放弃守护西北,和其妻妾儿子飞到了台湾,马鸿逵当时就受到郭寄峤及马步芳父子的指控,要他对西北败局负责。后来,台湾当局发表给予他“撤职查办”的处分。加上他的8吨黄金引起了周围人的广泛注意,马鸿逵心生计策,决定带钱逃跑。
1953年,马鸿逵带着自己最美丽的3个姨太太伪装身份从香港飞往美国旧金山。在美国,马鸿逵不能像在宁夏一样大肆敛财,充足的黄金在他们挥霍的生活中日益减少,于是在旧金山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搬到了洛杉矶郊区,经营了一家牧场,以养马为业。
本以为搬到美国后的生活是舒适自在的,谁承想家中后院起火。马鸿逵的几个姨太太常常因为家中琐事,针锋相对,争吵不止。当时的马鸿逵已年近六旬,又身患糖尿病,身处一宅,他根本无暇处理宅斗之事,只能装聋作哑。
因四姨太刘慕侠和六姨太都是唱戏出身,两人较为交好,只剩五姨太邹德一似被孤立。加上邹德一大学生出身,思想活跃,在美国时,外出活动频繁,于是暗度陈仓和一位美籍华人教授相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强,马鸿逵得知了此事,于是五姨太向他提出要离婚改嫁。
本以为没有了宅斗的烦恼,自己的后半生能够过得舒坦些,但是让马鸿逵没想到的是,之前信任的四姨太刘慕侠,会背叛自己,带着交由她管理的钱财跑路。因此姨太多次逃跑被马鸿逵抓回。
晚年的马鸿逵婚姻上不仅不如意,而且儿孙之间不和气。儿子马敦厚、马敦静因为争夺家产,闹上了法庭。马鸿逵不愿两兄弟因财心生间隙,出言相劝,却被冠上偏心二儿子的名头,闹得马敦厚之子,孙子马家骅要断绝祖孙关系。
因为儿子马敦厚和马敦静一家长期不在马鸿逵身边生活,所以只有马家骅的女儿马爱玲从八九岁开始就跟着马鸿逵长大,马爱玲的陪伴是马鸿逵和赵兰香晚年孤独生活中唯一的安慰。但因马家骅要断绝祖孙关系,于是和马鸿逵对簿公堂,争夺马爱玲的抚养权。
晚年的马鸿逵糖尿病加重,身体上不仅受疾病的折磨,心理上也孤独寂寞,使得马鸿逵的思乡之情越发浓郁,临到晚年时他还时常希望能够回到大陆,死后能够落叶归根。但是马鸿逵在宁夏的残酷统治,注定了他此生不能达成心愿。
四、总结
回望马鸿逵的一生,有功有过,曾有过一系列大兴教育,禁吸纸烟的功绩,但也有令人一段咒骂的“土皇帝”生活。他在宁夏是一个分量不轻的符号,这个符号或者时不时被咒骂、被批判,或者被挖苦嘲笑,有时也会在某些方面被评功摆好。
马鸿逵可能在中原,人们知之甚少,但在宁夏则大名鼎鼎,尽人皆知。宁夏人被马鸿逵残酷统治了17年,往日的伤痕,当年的血泪,前辈的遭遇,当代人的好奇,无不如烙印一般,刻在宁夏人民的记忆里。即使晚年马鸿逵心生悔意,想要重返故乡,人们也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