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究竟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你分得清吗?
迪丽瓦拉
2025-07-04 17:02:32
0

提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一统七国的秦王嬴政、爱恨互杀的孙斌庞涓,纸上谈兵的赵括,以及那负荆请罪的廉颇。

那个时期,人才辈出,谋略者以天下为棋盘,各国为棋子,相互算计,军事家以战场厮杀,战术谋略,纵马饮血为荣,当真是一幅天下争雄的宏伟壮阔场景,数不尽的英雄事迹。

但是对于那些英雄事迹,许多人都熟记于心,而对于春秋与战国的划分,却两头一懵,甚至有的人,连这两个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也不清楚。

那么春秋、战国究竟怎么划分,为什么又会使用这样的名字?

春秋、战国的由来以及区别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战国这两个时期,实际上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叫做东周。

“春秋”一词,来源于鲁国史书《春秋》,这本书上记载了鲁隐公到鲁哀公之间两百多年的历史。

虽然在这其中,并没有当时官方认证的社会变迁名称,但是经过后世史学家们研究,最终将三家分晋之前,作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周王朝式微,诸侯国各自为政的事情,这期间的战争,统一不大,士兵也都是由贵族士兵组成,战争次数少,战斗时间短,各国之间的伤亡人数有限。

另外就是春秋时期特别重视礼仪,比如两国交战必须先下战帖,两国答应开战之后,约定战场位置,然后各自进行准备,类似于约群架。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打仗之前必须拿一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否则就会遭到谴责。

在开战之后,如果一方溃败,那么另一方的士兵只会追杀50步远,超过这个距离就此放弃。

而若是双方正在交战,打累了,那么还可以申请中场休息。

晋楚交战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个十分可笑的场景,当时晋国战败,楚国军队正在追击,但是追着追着,晋国的战车坏了,只能停下来。

楚国士兵一看晋国士兵战车坏了,还专门停了下来,帮助晋国士兵修好战车之后,才继续追赶,跑了50步,双方一示意,不追了。

还有一次在宋国,当时花豹与公子城相遇,两方当即打了起来,花豹当即拿出弓箭向公子城射了一箭,不过没有射中,当他举起弓箭打算第二次拉弓时,公子城叫停了。

公子城的意思是,你射过我了一箭,现在轮到我射你了,谁料花豹真的接受了这个建议,被公子城一箭射死。

这样的奇葩事件,在春秋时期数不胜数。

而“战国”一词,来源于刘向所编撰的《战国策》一书,这一时期,周王朝已经彻底废除,各国交战不休,战争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色彩。

并且,战国的战争与春秋的战争有着质的差距,战国的战争,都是抱着置对方于死地的态度开战,不仅贵族兵上战场,就连老百姓,都拉了上来。

这注定是残酷的,比如水淹、火烧等,他们为了胜利几乎是不择手段,不把人命当回事,白起坑杀的40万俘虏,基本都是平民百姓。

所以战国时期,礼仪、排场已经成为了过去,谁的拳头硬,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当初为何有人称:“《孙子兵法》中的孙子两字,可能不是作者本名,而是被当时的人赋予”的笑称。

当然,造成这样的局势,“孙子”有关系,但是关系并不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以及制度的变更。

造成这样的原因

史学家之所以将春秋与战国这两个时期分开,并不单单是两个时期战争残酷、以及周王室覆灭的原因,其中还有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铸造业的进步等方方面面。

先说铸造行业,在春秋时期,青铜依然是各国制造器皿、武器的重要材料,他们社会的生产力远远不足,这造就了农业发展的缓慢。

农业发展缓慢,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农民种田,这样才能保持国家的粮草充足,所以在那个时候,登上战场的,多数是不耕田的贵族子弟,农民则还是在安心种田。

至于为何战争不残酷,是因为春秋时期,各国仍然没有完全敢抛弃周朝臣子这个身份,相互之间互相制衡,所以他们当时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持强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让别人欺负就行。

至于战争上的诸多礼仪,毕竟春秋时期并不以杀人为主,而是收缴武器。

青铜武器制作困难,且耗时长久,一场战争,对方战败,那么为了跑快一点好保命,士兵们多数会将武器扔下。

战胜国将武器收缴,那么战败国至少得好几年都发动不了战争,毕竟战场没有武器,就是送死。

但是随着铸造业的进步,铁器的出现,农民有了好的工具,耕田所投入的人力减少,导致了农民大规模参军。

外加铁质武器的制作迅速,不仅让战争的杀伤力更大,还让战争的频率变得更快。

农民能够上战场,武器还不缺,那么战争的人数必然增多,战争的规模也就越大。

外加周王朝的彻底覆灭,各国都撕下了“仁”的假面目,都想要朝着那一个“一”去,战争自然更加的残酷。

到了此时,扩张土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也造成了在春秋时期活的好好的小国,在战国早期便迅速覆灭的原因。

而史学家之所以以三家分晋为春秋战国分界线,是因为三家分晋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大国灭亡案件,与大国使用绝对实力抢占小国土地、灭掉小国不是一个层次。

在三家分晋以后,灭国战争便已经成为了主流,周王朝仅剩的一点影响力,完全的消失。

结语:

总而言之,春秋时期,就是各国都不下死手的小打小闹,各国以自保为主,战争只是收缴对方武器,使对方短时间内不能战争而已,最为过分的就是对国家的打压。

但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完全就是下死手,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在通俗一点就是,春秋时期是各国参战前的过渡准备期,战国则是彻底的战争状态。

对于这两个时期,你们怎么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前言 在唐朝的辉煌篇章中,有一段历史被深深铭记——一位皇帝的统治,不仅改变了帝国的命运,更在历史长河...
原创 及... 侵华日军将领及川源七中将,与中村正雄是陆大第32期同学,在昆仑关战役期间,曾任第五师团步兵第9旅团长...
原创 1... 宋希濂与胡宗南在汉中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长达六小时的密谈。这次会面对于两位国共内战中的重要人物来说,具...
原创 6... 引言 1951年春,一个冰雪消融的季节,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刚刚做好志愿军回国代表团接待等工作,准备...
原创 蒋... 1949年4月25日,浙江奉化溪口。 第三次“下野”的蒋介石臂挂拐杖,呆呆站立在母亲墓前,沉默不语。...
原创 晚... 1885年9月5日,原本是很平常的一天,但是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让很多人都陷入悲伤之中。作为晚晴第一硬...
原创 红... 徐海东指挥的红25军在当时是真的富得流油,正儿八经的德械军团!区区不到3000人的部队,不到20岁的...
原创 他... 他是北洋水师的英雄,为何半个世纪来,一直被认定是民族败类? 1962年,国内上映了一部名叫《甲午风云...
原创 九...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白在侠客行中用这两句话赞扬侠客的仗义,这句话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经典之所以...
原创 刘... 刘璋为什么不听谋士的劝告非要迎刘备入川呢? 人人都知道刘璋不行,周瑜打赢赤壁之战后,就开始惦记着要直...
原创 许... 毛主席让卫士修补拖鞋 1969年6月的一天,刚睡了几个小时的毛主席从床上醒来。 他先是看来一眼外面已...
原创 唐... 唐诗中最巧妙的一首“洞房”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一时成千古佳话 闺意诗,一般是写少女、少妇在闺阁中...
原创 何... 他是民国上将之一,他是黄埔军校的教官之一,他是蒋介石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但也曾多次与蒋介石不和,这位传...
原创 1... 寺庙是古代劳动人民信仰的象征,一直到了近代,人们对于寺庙仍然保持着崇高的敬仰,就连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
原创 徐...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死后的世界有过无数的猜测,正是因为未知,所以人们只能将生前最珍贵的东西一同埋葬,希...
原创 在... 高品彪,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国人名字,却是侵华日军将领的名字,此人曾担任高雄要塞司令官、第十五师团步兵第...
原创 朱...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走的很安心,留下年仅21岁、忧心忡忡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虽然即位称帝,但朱...
原创 此... 此人若非英年早逝,55年该是何军衔?继任者后来被授予元帅 湖南,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曾经出现了无数的...
原创 为... 时代之变:汉化与胡化之间进行完全融合地典范,当时的地缘政治环境已经不能复制了,特别是境内外的政治风向...
原创 冯... 一,西北国民军代总司令张之江 张之江是“五虎将”里面的老大,也是西北国民军中地位仅次于冯玉祥的,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