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军阀欲破坏孙中山灵柩,守墓人拼死守护,重要时刻张学良帮了大忙
迪丽瓦拉
2025-07-05 06:02:43
0

1927年初,为了应对北伐的革命军,张作霖动员了大量军队南下与革命军作战。

此时,奉系的形势非常不利,他的盟友吴佩孚与孙传芳都已经被北伐军打垮,盘踞在东北与华北的奉系,已经成为革命军最后要解决的目标。

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张作霖陷入了纠结,他的战意已经不是那么坚决。9月,张作霖召集了奉系各路将领,在北京召开了军事会议。

在这之前,奉系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防线一再后撤。张作霖想要挽回局面,他幻想着能通过会议总结,找到革命军的弱点。然而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商讨了很久都没有结论,突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的一番话让在场的其他人哭笑不得。

此人就是张宗昌,张宗昌起身说道:“诸位,我们为什么总是打败仗,国民党为啥总是打胜仗?我已研究过了,国民党之所以总打胜仗,是孙中山在冥冥之中暗助了他们,孙中山是他们的福星呀!”

这种有些离谱的话,让许多人当场就忍不住乐了,一旁的杨宇霆也不忘了拿他打趣。要知道孙中山先生早已去世,如今张宗昌居然又把他搬了出来。谁知张宗昌面对旁人的嘲讽却不以为然,他提出了一个更令人惊讶的观点。

张宗昌表示,孙中山先生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灵柩占据了好风水。正是他利用停灵的风水,冥冥之中协助了革命军,若要打败革命军,就必须要破坏孙中山灵柩的风水,否则奉军是打不赢的。

这种无厘头的观点,自然不会引起杨宇霆这些奉系要员们的注意,可有一个人却动心了,此人就是张作霖。作为旧时代的军阀,张作霖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他对于古代这些风水学是深信不疑。

如今,张宗昌指出了这个问题,张作霖就真觉得孙中山的灵柩占据好风水,给革命军带来了帮助。于是,这场军事会议最终的结果令人更加意外,奉系军阀们研究了半天,最终张作霖得出的结论却是孙中山在天上作祟,他给张宗昌下了一道命令,让张宗昌立即去捣毁孙中山的灵柩。

1925年3月12日,一生为革命而不断努力的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在他离去后,葬礼的筹办就显得格外重要。孙中山在生前已经看中了一块地方,此前他在南京的时候,就看到紫金山是一块很不错的地方,他便想自己百年之后能葬在这里就好了。

如今他去世,人们自然要尊重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南京紫金山。可这又涉及到许多的事情,比如陵墓的建造是需要时间的,中山陵从设计到修筑,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此外,列宁去世后,他的遗体被特殊处理过,从棺椁的选择到安置,都是为了方便人们能瞻仰他的遗容。孙中山先生作为国父,也是中国革命的导师,大家希望按照列宁等人那样的方法,让民众能瞻仰先生的仪容。为此,操办丧礼的时候还专门向苏联订购了水晶棺材,不过随后围绕棺材的选择,又产生了很多的争论。

抛开这些事情不谈,当时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中山陵短时间没有修好,全国各地来到北京的人们都要瞻仰孙中山先生的仪容,祭拜先生。因此,来自协和等地的医学专家们就只能先在北京对先生的遗体做一些处理,避免遗体由于停放时间过长出现问题。

最终,孙中山先生的遗体被放在了棺椁中,暂时停放在北京的碧云寺。这里是一处风水极佳的地方,更是古代著名的旅游圣地。等中山陵完工,一切都准备好了,再从碧云寺一路运送先生的遗体到南京。

可没想到,随着战争的爆发,很多事情就这样被耽误了。张作霖进入北京后,忙着与革命军作战,又在城内大肆搜捕革命党。北京的局势非常复杂,人们都在忙着眼下的事情,停放在碧云寺的棺椁就暂时被忽略了。

奉系虽然十分痛恨革命党,但他们也清楚孙中山在国内的影响,因此入主北京很长时间,他们也不敢对孙中山的棺椁动手,甚至还有很多人前去祭拜。如今,张作霖一声令下,张宗昌就要去捣毁中山先生的棺椁,此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当时,治丧委员会的成员们都在忙着葬礼的各项事务,中山先生的灵柩只有几个卫兵守护。他们一路追随中山先生,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内心都极为忠诚,因此愿意誓死守在这里。可这几个卫兵,根本无法阻挡张宗昌的军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作霖虽然下了命令,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是很不光彩的,于是他让张宗昌悄悄去办,不要惊动外界。原本这是一次秘密的会议,可参加会议的很多人,并不赞成张作霖的做法,杨宇霆就是其中之一。

他清楚意识到此举会给奉系带来多大的灾难,在会议结束后,他就立即找到了张学良,把此事告诉给张学良。得知父亲要做这样的事情,张学良心里非常着急,当天晚上他就接到了孙科打来的电话。

孙科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他立即和好友张学良通话,质问张学良是否真的要这么做?张学良十分敬佩孙中山先生的为人,尽管立场有所不同,但他并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他在电话里对孙科保证,会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保护中山先生的灵柩。

当时,中山先生的遗体被移入碧云寺的时候,张学良也参加了葬礼。他与孙科的关系一直很不错,在葬礼上,张学良见到了宋庆龄先生。考虑到奉系在华北的影响力,孙科等人都希望张学良能帮忙照看,不要让中山先生的灵柩发生什么问题。想到自己那时候所作的保证,张学良决定要采取行动。

这件事确实比较难办,父亲张作霖的性格他是非常了解的,很多事情自己作为儿子也无法违背。张宗昌作为奉系的老人,此人的品性张学良也十分了解,张宗昌可不是什么善茬,没那么好糊弄。

就在张学良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人找到了他,此人就是守灵处主任李荣。由于葬礼的缘故,他与李荣打过交道,孙科在离开的时候,把很多事情都交给李荣去办,平日里李荣经常与张学良联系。

深夜,李荣急着跑来,就是要告诉张学良一个坏消息。原来,就在这天晚上,张宗昌就带了两个连的士兵来到了碧云寺。一开始张宗昌还装模作样地跑到灵前磕头,可转眼他就变脸,表示要为了战局,毁掉灵柩。

李荣赶紧上前劝阻,没想到张宗昌完全不吃这一套,他甚至掏出枪威胁李荣。他没想到守灵的士兵虽然人少,但各个都不怕死,他们当场就与张宗昌对峙,这让张宗昌也有些难办。

他是不想把事情闹大的,眼下跟这些士兵火并不明智,于是张宗昌带兵离开了碧云寺。李荣则赶紧找到张学良,得知张宗昌已经采取行动,张学良意识到事情不能再拖了,他赶紧跑去找张宗昌,想先劝他不要乱搞。可由于张宗昌跑去嫖妓,张学良根本就找不到他,只能通知他的卫兵尽快找到张宗昌。没想到张宗昌忙活了一晚,出来就被张作霖叫到了会议室。

张作霖是要跟他商议毁掉灵柩的事情,他们决定利用挖地道的方式,悄悄潜入把灵柩拖到地道内,然后用炸弹炸掉。守灵的李荣等人,就采用暗杀的方式处理掉,这样外界就不知道是谁做的。

没想到会议刚结束,张宗昌一出来就碰到了张学良,好不容易找到他,张学良上前就威胁张宗昌,让他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张宗昌自然清楚张学良的地位,他虽然不敢公开反对,但他立即搬出了张作霖压住张学良。

没想到张学良不吃这一套,反过来威胁他,说要是孙中山的灵柩出问题,就会枪毙张宗昌。最终,张学良逼着张宗昌写下了保证书,不过张宗昌这种人本来就是没有信誉的。他压根就没打算遵守约定,张学良也清楚张宗昌的德行,暂时压住他根本没用。

于是张学良立即回去,想要找父亲张作霖说明此事。张作霖心里对做这种事情还是有些纠结的,他比谁都清楚孙中山在国内的影响力。张学良出面劝阻,张作霖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但还是动摇了。

好不容易说动父亲的张学良,又得知张宗昌已经拿到了临时授权,可以不用请示就自己处理。这下张学良又着急了,他赶紧派了一个加强连去碧云寺保护灵柩,并嘱咐只要是可疑的人,都可以立即枪毙。

随后,他就找到了李荣,一直这么拖着肯定不是事,张宗昌是不会放弃的。如今,只有尽早将孙中山的灵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不让张宗昌找到。可转移遗体,不能破坏了先生的遗体,张学良又派人找来了协和医院的医生。

医生听说是此事,自然要积极协助,他对张学良分析说遗体眼下已经有部分腐烂,停灵用的棺椁又非常大。这样转移是不行的,要改用小棺材,还要在移动遗体的过程中做好防腐的工作。

医生很快就搞来了大量的福尔马林,用这种溶液就能做好防腐的处理。张学良与李荣商议了之后,决定利用挖地道的方式,悄悄把先生的遗体转移出来,送到安全的地方。

于是,他立即让人购买了一个美式的小棺材,随后又派人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山里,派人去山中挖了一个山洞,用来停放棺椁。为了掩人耳目,张学良觉得转移走遗体后,还要制造遗体仍然在这里的假象。

他安排人日夜守卫在碧云寺,还架设了机枪等武器,又设置了许多暗哨。通过这种防备,张宗昌派来打探消息的探子始终没办法靠近。张学良和李荣则暗中让人将中山先生的遗体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这件事还是走漏了消息。

张宗昌的侄子知道了此事,他立即跑出去跟张宗昌汇报。讽刺的是,此人虽然知道转移遗体的事情,但他就知道一个模糊的消息,遗体怎么转移,转移到哪里去了,他是完全不知道。因此他报告后,张宗昌一头雾水,反而不敢行动了。因为他不知道遗体去哪里了,贸然行动就很危险了,想来想去他只能放弃了行动。

很快,张宗昌就彻底失去下手的机会了,前线的战事越来越不利,张宗昌被派到了山东等地与革命军作战。他一直忙着应对各方的力量,已经没功夫去管灵柩的事情了。张作霖此时也没功夫去管这种事情,因为前线战事越来越不顺,后方又出现了大问题。

日本人利用奉系的困境,不断逼迫张作霖出卖更多的国家主权。眼下张作霖被革命军与日本人夹在中间,北洋的其他军阀又都失败了,他陷入了死局。

后来,张作霖遭到暗杀,奉系由张学良接管。此事就再没人敢提了,张学良上台后,张宗昌担心自己会被少帅处理,赶紧就找个机会跑路了。至此,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才彻底安全,张学良让人将棺椁重新放置在碧云寺,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加强了安保工作。

1929年6月,中山陵修筑完成。中山先生的灵柩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陪伴下,从碧云寺出发一路南下到南京。6月1日,先生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国民党当局为先生举行了国葬。

至此遗体的保护工作才终于结束,尽管张学良与南京政府的立场仍然不同,但此事还是拉近了两边的关系。虽然整个事情,张宗昌等人的行为看起来非常离谱,但或许某种程度上,他们说得也没有错。中山先生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来的思想与著作,一直在影响着无数的革命者。正是这种革命理念的传承,才有了革命军的强大。#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在那个年代,外交官基本都是男士,而有这么一位女士在中国外交史的长河中占有一席地位她的名字就是王海容。...
原创 罕... 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袭来,包括日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困扰,在这种情况...
原创 司... 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分别建立政权,各自为政。在三国鼎立的情况下,魏国的国力为最盛。众所周知,西...
侵华日军731部队老兵将赴哈尔... 当地时间7月5日,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清水英男在长野县饭田市和平祈念馆召开记者会,他表...
原创 亚...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从古至今,社会对于女性都有一些傲慢的偏见,比如认...
原创 慈... 引言旌去题新谥,宫存锁素帏。重泉应不恨,生见太平时——《恭禧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从明朝中叶开始,我国...
原创 纪... 作者:徐运民/彭宇昭/汪转户/杜华 纪念“七七事变” 勿忘国耻 徐运民(河南商丘) 七七卢沟桥事变...
原创 在... 纵观中国古代史,那真是一本宝库全书啊,吸引着无数外国人前来感受。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华民族的先辈...
原创 赵... 大秦灭东方六国,北征匈奴,南讨百越,开疆拓土,强盛一时无比,但随着秦始皇沙丘病死,大秦帝国三年内灰飞...
原创 方... 梁山108将为何会在征讨方腊时损失惨重?不是因为他们这边太弱,而是方腊阵营中都是精兵强将。 今天,...
原创 贾... 贾元春:一个被皇权牺牲的宫廷女子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它描绘了清代乾隆时期的四大家族...
原创 雍... 一、雍正的第一个发明 雍正这一辈子,能用两个字概括:奋斗!当皇子时为了争皇位跟其他兄弟,尤其是老八奋...
142件文物带你走进三千年前的... 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赓续中华历史文脉,7月8日,“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该展览...
原创 白...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公元前260...
原创 对... 欢迎大家点击上方关注历史小蛀虫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古代帝王身为统治者,要很好地统驭下属,讲求策略至关重...
重庆学子三下乡:走进忠州博物馆... 为了探寻忠县历史,7 月 7 日“擘画秀丽基层,彩绘乡村宏图”乡村教育实践团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原创 抗... 抗战初期的中国,有四万万同胞,为什么真正上得了战场的只有不到百万人呢?原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募兵制...
原创 他... 他受老蒋器重,曾在四平挫败四野,为了让家人过好日子,选择起义 抗战胜利后,为了中国未来的命运,国共两...
原创 为... 为什么职权更高的高育良不受重视,反而比他职位低的受到重视?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人民的名义》这个电视...
原创 溥... 清朝最后的一个皇帝,在民国时期强行生存,为了自己的复辟更是委身于日本人,当起了伪满洲国的傀儡,但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