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再兴血战小商桥,14年后扛起反宋大旗,再战大宋“岳家军”
迪丽瓦拉
2025-07-05 14:33:05
0

杨再兴,是岳飞手下第一勇将,以300骑兵,杀敌2000,血战小商桥,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当然,我们都知道——杨再兴战死在了小商桥。但鲜有人知,14年后又有一位杨再兴,扛起了反宋大旗,并和“岳家军”交手了。因此,兴趣阅读之余,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这是两个杨再兴,我们谈的是“无巧不成书”中的“巧”,请不要混淆人物。杨再兴与岳飞,有“杀弟之仇”,是打出来的情谊,是一种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杨再兴,贼曹成将也。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第五将韩顺夫解鞍脱甲,以所虏妇人佐酒。再兴率众直入其营,官军却,杀顺夫,又杀飞弟翻。——《宋史.杨再兴传》

杨再兴,原本是曹成的部下,和岳飞等宋军是死对头。岳飞击败曹成大军后,攻克莫邪关。岳飞手下“第五大将”韩顺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命令大军下马卸甲,让俘虏的妇人跳舞,全军饮酒庆功。可“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杨再兴抓住了这个机会,杀了个回马枪,冲进宋军大营。杀得宋军四散溃逃,韩顺夫、岳飞之弟岳翻阵亡。可岳飞的伟大,正在于——为国事而舍私仇:

成败,再兴走跃入涧,张宪欲杀之,再兴曰:“愿执我见岳公。”遂受缚。飞见再兴,奇其貌,释之,曰:“吾不汝杀,汝当以忠义报国。”——《宋史.杨再兴传》

不久后,曹成大军惨败,张宪抓住了杨再兴,当场就想报仇。杨再兴对张宪说:“我想见岳飞元帅一面”。岳飞见到杨再兴后,一看就觉得这人是勇将,再加上杨再兴之前的“战绩”。岳飞放了杨再兴,说道:“我不杀你报仇,但今后你应当忠义报国”!岳飞和张宪的不同反应,就是“帅”和“将”的思维差异。正是岳飞的不计前嫌,才有了杨再兴的死心塌地,和之后的血战小商桥。

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

杨再兴之悍勇,可与项羽、关羽之流相提并论,都是正史中的“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金兀术是什么人?岳飞、韩世忠的劲敌,武力值并不差。但杨再兴胆敢,单枪匹马冲敌阵,意图生擒金兀术。并在失败后:斩敌数百,全身而退,这是怎样的豪情?

之后的血战小商桥,更是杨再兴名流千古的最后之战。杨再兴的300骑兵,在小商桥遭遇人数不明的金军,死战不降,杀敌2000,直至300英烈全部殉国。杨再兴寡不敌众,乱箭穿心而死。金人焚烧了杨再兴的尸体,仅仅是箭头,就有两升之重,这是怎样的意志力?因此,血战小商桥的杨再兴,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勇将。如果说:项羽强在战力;关羽强在战技;那杨再兴就是强在战心——一往无前,死战不休。

杨再兴的一生,短暂而曲折:初为寇、后为将、岳飞释、小商桥、血流干、为国亡、万古芳。更有意思的是:杨再兴血战小商桥,死后的第14个年头,一位同名同姓的杨再兴,再次扛起了反宋大旗,对阵的又是“岳家军”。这位同名同姓的杨再兴,也是流寇出身,活动范围也在湖南一带,两者大差不差。

这位杨再兴,是湖南武冈一带的瑶人首领,由于南宋赋税过重,扛起了反宋大旗。绍兴四年,也就是1134年,当地的湖南安抚使席益,就打败了杨再兴的瑶人反叛。如果,瑶人首领杨再兴,能多折腾几年,说不定还会出现:岳飞手下杨再兴,大战湖南瑶人杨再兴的戏剧性一幕,那该怎么记载……但瑶人首领杨再兴,只是受不了沉重的赋税,而反抗的民间团队,他们很显然没有那样的战力。

杨再兴带领的瑶人,一直都是小打小闹,并在1145年归顺了宋朝,这是岳飞死后的第三年。从性质上说:瑶人杨再兴是流民性质偏多,岳飞的杨再兴是武装性质更多;从身份上说:瑶人杨再兴是一直被宋军追着打,岳飞的杨再兴杀了“岳飞之弟岳翻”;可从结果来看:瑶人杨再兴不停反叛,岳飞的杨再兴血战小商桥。为何更“顽劣”、更“深仇大恨”的杨再兴,在岳飞手中成了大宋英雄,而更“温和”者,在其他大宋官员手中反反复复?

这就是岳飞的伟大之处——他是封建王朝,最早重视平民,在战争中作用的伟人。在恩师宗泽的启蒙下,岳飞组织了1支由正规军人、山贼、流寇、义士、平民,多成分的“岳家军”。岳飞北伐之际,整个河北、河东,民间掀起“反金”的浪潮,这就是岳飞“直捣黄龙府”的底气所在。整个南宋,前有宗泽,后有岳飞:不论出身、团结一切、抗金有成、爱民民爱。登高一呼,河北耸动,唯此二人!

但岳飞死后的第3年,也就是1145年,瑶人首领杨再兴降宋,却无人能使之归心。之后杨再兴多次反叛,于1154年,被“岳家军”大将李道讨平(跟随岳飞收复荆襄六郡的统制之一)。此后,天下再无“岳家军”,这支曾经光芒万丈的精锐,在丧失主帅岳飞后的第12个年头,沦为普通宋军之流。从岳飞放下杀弟之仇,再到杨再兴血战小商桥,一切的光辉,由十数年后另一个,名为杨再兴的叛军之亡,消弭于无形。一切正是如此因缘际会,失去了岳飞的南宋,走向了不归路,那条路上写着——沐猴而冠、人心尽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郭... 这篇文章深刻探讨了“感恩”与“报答”的主题,通过历史人物郭子仪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真正的强者如何在群...
原创 逼... 在清朝初期,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被逼死一事,成为了历史中的一大谜团。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也是...
原创 文... 《三国志》没有给孟达立传,这应该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如果三国时期真的有脑生反骨之人,孟达肯定要算是其...
董志塬十八大营:左宗棠平定甘陕... 小编在之前的文章中董志塬之战中捎带提了一下董志塬十八大营的故事,今天就索性单开一篇,专门讲述一下这个...
原创 和...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和珅。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初入仕途的起点便...
2024年公基常识考点汇总40...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 17–18 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
原创 “... “安乐书院”辨伪及其它 文/董昭武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一代奇人”邵雍思想文化的研究异军突起,热度...
原创 你... (宋 白茶花图页 局部) 北宋太宗时期,有一号奇人,名字叫做李飞雄。 这个李飞雄啊,出身名门,爷爷是...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小女:新城公主... 她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唐高宗李治最疼爱的妹妹,然而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最后郁郁而终,去世后却按皇后之...
原创 秦... 在秦汉时期,边境军队广泛种植榆树是为了对付匈奴的进攻。使用榆树作为防御手段是一个巧妙而高明的策略,它...
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活82岁,... 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活了82岁,历经八朝七帝,其母是高丽人,这位便是含山公主。天顺三年,含山公主来到...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专题...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今天下午1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
原创 李... 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650-683年),唐朝国力达到了鼎盛。然而,对于他的评价,历史学家...
各地举行活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7日),全国各地举行多种活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 铭记...
张九龄的凉茶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但有一个人却把两者都做到了,他就是盛唐的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 ...
震撼!9 名英国逃兵在孤岛联合... 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和相互影响。从船长的私心到部落间的争斗,故事扑朔迷离,让人不禁想要探寻更...
原创 明... 按理来说,愤青在官场上往往走不远,但明朝的高拱却是一个另类,这位明朝“愤青”曾嘲笑过权力正盛的严嵩,...
原创 诸... 其实,这件事在历史上倒也确实发生过,但主角不是庞统,而是另有其人。《三国演义》来了个移花接木,把别人...
三国乱世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能... 很多人认为子午谷奇谋可行的原因在于,魏国大将邓艾曾偷渡阴平成功,所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有可能成功。然...
阳泉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沧桑岁月 阳泉,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然而在五代十国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