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湖北出土失传古籍,翻译成书后惊动考古界,西方专家:假的
文物是我们考证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往往也是最重要的资料,史书毕竟是人来编写的,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多少有些偏离历史真相的嫌疑,只有埋在土里的文物永远不会骗人。正因如此,考古工作看似非常枯燥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就像上个世纪在湖北出土了几卷古籍,翻译过来之后让西方专家连连摇头、直呼不可能。
说起这件蹊跷事还要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萌芽期,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搞建设,各行各业焕然一新,就连考古界也不例外。在近现代的考古作业中,国家倡导的是保护性发掘,并不提倡见墓就挖、急功近利的做法。
因为专家们都知道我们的科技还不足够发达,还不足以保护出土的文物不受各种各样的损害,所以近些年的发掘工作都是在不得不挖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建筑工地偶然挖到了古墓,或者古迹已经有被盗迹象等。
湖北江陵自西周时期就是战略要地,数千年间王朝兴起衰落留下了不少痕迹,因此这一带多见古墓群。对于这些古墓,文物保护部门的意见仍旧是不着急发掘,研究历史固然重要但保护历史文物更为重要。
在这些墓葬中张家山古墓是比较有代表性也比较大的一个,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专家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古墓,但当时考古队并没有立即挖掘。直到八十年代,墓葬附近的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墓葬中有渗水的可能,专家才着手保护性发掘。
张家山古墓已经被确定是战国时期的古墓,历史算是相当悠久。一般来说这样的墓里肯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文物,说不定就能填补某些历史空白。
事实上,考古工作者在墓中除了一些竹简外就没发现啥有价值的东西,不过竹简上的字迹倒还能依稀辨认,这让专家们非常兴奋。对于盗墓贼来说,文物越漂亮、越豪华越有价值,而对于考古专家来说,字越多越有价值,毫无疑问这将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果然,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后相关人员终于修复并破译了这些竹简,其实这些竹简全属于两本古籍,一个叫《引书》另一个叫《算数书》。
所谓的《引书》通俗来说就是本讲养生的书,然而书中内容之前卫实在让人不敢相信,例如其中记载的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术和叩齿术,直接改写了世界医学史。另一本《算数书》则改写了世界数学史,它比当时已知最早的《九章算术》还要早数百年。
正是因为这两本书的内容太过前卫,翻译成书后,西方专家们都不敢相信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在医学、数学方面达到了这样高的成就。
不过这两本书就摆在那,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和历史,谁也无法改变,而且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是全世界公认的,所以我们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