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愤青高拱:嘲笑严嵩怒骂徐阶,登上权力巅峰却败在太监手中
迪丽瓦拉
2025-07-05 18:03:39
0

按理来说,愤青在官场上往往走不远,但明朝的高拱却是一个另类,这位明朝“愤青”曾嘲笑过权力正盛的严嵩,怒骂过连严嵩都干掉了的徐阶,还挤走了继任徐阶的内阁首辅,一步步登上了权力巅峰。那么,高拱这位“愤青”,凭何能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的呢?

第一、高拱选对了领导。

高拱的最高领导当然是嘉靖皇帝,但他的直属领导是年幼的裕王朱载垕。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裕王朱载垕开邸受经,嘉靖皇帝从翰林院侍读中为裕王挑选老师,十七岁就以“礼经”闻名于乡的高拱自然是首选。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选对领导十分重要。不过,年轻的裕王这时还算不上是一颗大树,尽管他贵为皇子,但世宗更青睐于裕王的兄弟景王。

皇帝的心意让裕王府中的官员们十分心慌,选对靠山则可以立下从龙之功,选错则竹篮打水一场空。世宗的态度导致裕王府中人心浮动,很多官员都想趁机投靠景王。

高拱在这个关键时刻展现出了他的魄力,他大骂投机分子,并经常出入王府,安定府中人心,给予裕王很大的支持。这九年间,裕王府中的人换了几茬,唯独高拱对裕王始终不离不弃。

其实高拱明白,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更何况他是裕王的心腹,投靠景王也无法获得信任,还不如认准裕王,赌一次大的。事实证明高拱的选择是正确的,嘉靖四十年,皇帝让景王入藩,裕王则仍留在京城王府中。这实际上已经表明了嘉靖皇帝的态度:立裕王。

危难时刻见真情,得势后再投靠的人,自然不如艰难时共伴的益友。裕王打心底里感激高拱,也将他奉为自己良师,事事都要询问高拱。

第二、高拱拒绝站队

将裕王培养成太子,高拱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成为朝堂上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香饽饽”。这个时候,投靠权势熏天的严嵩或是后起之秀徐阶看上去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高拱却拒绝站队。

高拱当然不是不站队,在官场不站队的人往往走不远,高拱知道这一点,他不站的,只是斗争愈发激烈的严嵩与徐阶。

严嵩是过去的权臣,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徐阶则是皇帝新宠,红得发紫,两个人斗得十分激烈,都想把对方赶出朝堂。高拱是太子的首席老师,又对太子有恩,他自然成为严嵩和徐阶十分看重的拉拢对象。

高拱的头脑却十分清醒,不论是投靠严嵩还是徐阶,都将成为另一个人的死敌,而且依附于权臣,相当于放弃了太子党的天然优势。高拱的背后有太子,未来的大明皇帝,他没必要成为严嵩和徐阶的附庸。

不过,同时惹怒严嵩和徐阶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在两人中间虚以委蛇,两不得罪才是正解。想通了这一点的高拱开始放飞自我,他泰然往返于两人中间,既不厚此薄彼,也不得罪任何一个人。严嵩和徐阶都很看重身为太子老师的高拱,他们都极力地的拉拢高拱,所以,高拱才有资本去“愤青”。

严嵩倒台前是朝堂中的权臣,诸位大臣见到他莫不胆战心惊,就连严家的下人也敢对大臣趾高气昂。其他人不敢说,高拱却不忍这个气,他斜眼看了一眼群臣,然后在严嵩到来时突然高声说道:“大鸡昂然来,小鸡悚而待”。这是韩愈的诗句,高拱一句话将严嵩和在场的大臣们全都骂了。

众人都以为严嵩将要暴怒发难,谁知严嵩却尴尬一笑,说了一句高拱兄你真幽默,给了高拱和自己台阶下。这种大度和宽容,很少能够在严嵩身上看到。

其实,怼严嵩高拱还是轻的,怼徐阶,高拱才是专业的。尽管徐阶一直很看重高拱,还在成为内阁首辅以后将他选入内阁,但高拱却半点不领情,处处与徐阶作对。

第三、高拱能力突出

高拱“怼天怼地第空气”,却能受到皇帝的重用,成为内阁首辅,凭借的不只是从龙之功,还有他出众的能力。

高拱执政期间,政绩斐然,在北方、西南等边事上均有建树。高拱的一大政绩是他促成了北方蒙古人和明朝的和谈,避免了战争,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鞑靼各部上百年的战争。然而,高拱又不是一位纯粹的主和派,他主张避免战争,但不可惧怕战争,边防兵备在他的主持下,愈发稳固。

除了北边的和谈,高拱还成功平定了南方两广的的边民叛乱,并在平定叛乱以后“多除制科,宽其荐额,勿拘成数”,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

第四、自负性格让高拱跌落神坛

高拱的成功不是偶然,他有能力,有魄力,有决心,所以能选对领导,站对队伍,干出政绩,得到皇帝的器重;然而同样的,高拱的落幕也不是偶然。高拱性格自负,《明史》说他“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

严嵩和徐阶当权时,高拱这位愤青为群臣出了一口恶气,但是当他成为当权者时,诸位臣工却无法忍受这样一位自负、专横的领导。很多大臣都对高拱很有意见,高拱过去在裕王府的同僚殷士儋甚至挥拳打向高拱,与他互殴,可见高拱与同僚关系之差。

高拱树敌太多,倒台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当张居正与冯保联合以后,高拱被逐出朝堂,也就一点不意外了。

参考资料:

《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界历史上十大盛世,中国占三个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时期因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备受瞩目。这些时期被称为“盛世”,它...
原创 黄... 黄百韬,在蒋系部队将领中算得上是个另类。每逢作战,既不保存实力,又奋勇当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攻则...
原创 卧... 《三国演义》中有刘备跃马过檀溪的故事,这道数丈宽的檀溪,就像刘备事业转折的分水岭,在跃马檀溪前,刘备...
原创 溥...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贤亲王...
原创 朱... 朱元璋去拜佛,问:朕要下跪吗?方丈说一句话,救回全寺性命 今天小编跟大家聊一聊"皇帝"的那点事,其实...
原创 现... 20年前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播出让清朝宫廷喜剧风靡全国,出演《还珠格格》的演员如今大部分已经成为了明...
原创 若... 都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除了某些浓妆艳抹的妖艳货实在看不清本来面目,历史这面照妖镜可是向来不分...
原创 小... 自古以来人们对饮食都十分重视,毕竟这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任何一种爱,都不如对美食的热爱真切。 ...
重庆学子三下乡:感知忠州历史,... 碧空如洗,骄阳似火。2024年7月7日上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擘画秀丽基层,彩绘乡...
原创 晚... 溥仪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皇帝。他从三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名义上的皇帝。但是他继位以来,大权...
原创 吕... 说起三国猛将吕布将军,他一生都生活在一片沙地里。在单打比赛中,世界上没有对手。连关羽和张飞将军的三个...
原创 他... 如果有人问起三国演义中谁是最厉害的武将,毫无疑问是吕布。《三国演义》中夸吕布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原创 武... 提到水浒中武功高强的好汉,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林冲、鲁智深、武松这三个人。林冲、鲁智深、武松都是施耐...
原创 晚... 随着生活的安逸,很多人平常都会学点什么修身养性。在老年人中,现象尤甚,他们都希望晚年能身体健康,活得...
原创 为... 上一文,咱们说到韩信在北方战场的进展非常顺利,他一鼓作气攻下了魏、赵、燕三国。接下来,我们把镜头再拉...
原创 汤... 汤和作为一位明朝开国名将,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他就跟随在左右为他南征北战,而且他们两个人还是发小...
原创 慈... “君臣名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两江总督刘坤一发给慈禧这份奏折里的话传诵一时,这里面既有维护封建纲常...
原创 李...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踏步不前或安逸度日的国家,往往都走向了灭亡。古...
原创 李... 南唐后主李煜,实在是一位传奇人物!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才华横溢、潇洒风雅,却可惜身在帝王...
原创 总... 明朝建国时期朱元璋之所以建都南京,主要是因为在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北方还没有收复,当时的北元朝廷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