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死前为啥放过了司马懿,却杀了最懂他的杨修?做过老板才会懂
迪丽瓦拉
2025-07-05 22:02:45
0

说到《三国》,就不得不提曹操这个枭雄。三国初期,曹操崛起之后就立刻开始招贤纳士,希望天下有才之人都能来投靠他,杨修就是其中之一。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不仅聪明过人,还有一个别人都不具备的特长,那就是特别懂曹操的心思。怎么个懂法呢?看看下面这几个例子你就懂了。

有一天,曹操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看到后立刻把曹操的门拆了,原来他看出来曹操是嫌门窄了,想要“阔”;还有一次曹操写了一个“一合酥”,杨修直接就把曹操的糕点吃了,原来这个“一合酥”就是“一人一口酥”。

杨修就是这样“善解人意”,以至于后来有一次,曹操在征伐汉中的时候遭到了刘备的顽强抵抗,面对这个一生的老对手,曹操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随口说出了“鸡肋”的口令,杨修听完就回去收拾行李准备走,结果这次终于惹怒了曹操,直接就把杨修杀掉了。

可见,作为主公,曹操是不喜欢被底下的人猜透自己心思的。也是啊,有哪个老板喜欢员工动不动就能看透自己意思呢?而且这个杨修,他不仅聪明能看透曹操心思,他还喜欢显摆。这样一来,曹操在杨修面前就等于失去了神秘感,失去了隐私,曹操自然容不下这种人。

曹操也担心啊,他怕有一天,杨修越来越能看透自己,结果底下的人做什么都要先去过问杨修,看是不是符合曹操的心思,这样日子久了可就要坏事了。所以,曹操才在自己去世几个月前,狠心杀掉了杨修。

说完了杨修,咱们再来看看曹操手下同样聪明的另一个谋士——司马懿。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却从不外露。在曹操面前,司马懿永远都是一副言听计从的样子,从来也不会违背曹操的意思。对于曹操,司马懿也只是在军事上出一些主意,从来不会在小事上过多纠缠。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曹操还是给他留了一命。

另外,杨修和司马懿所站的队也是不一样的。司马懿是曹丕一派的人,而杨修则站了曹植。二人在曹植曹丕的储君斗争中,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牵动。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即便曹植再怎么地,曹操也不会杀自己的亲儿子啊,所以杨修就成了曹植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替罪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高品彪,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国人名字,却是侵华日军将领的名字,此人曾担任高雄要塞司令官、第十五师团步兵第...
原创 朱...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走的很安心,留下年仅21岁、忧心忡忡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虽然即位称帝,但朱...
原创 此... 此人若非英年早逝,55年该是何军衔?继任者后来被授予元帅 湖南,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曾经出现了无数的...
原创 为... 时代之变:汉化与胡化之间进行完全融合地典范,当时的地缘政治环境已经不能复制了,特别是境内外的政治风向...
原创 冯... 一,西北国民军代总司令张之江 张之江是“五虎将”里面的老大,也是西北国民军中地位仅次于冯玉祥的,他和...
历史上遇刺的美国总统 美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总统遇刺事件,其中有4名总统在任期间遇刺身亡。 第16任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 1...
原创 从... 甲午战争,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历史教科书都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有时候一些通俗历史读物上...
原创 吴... 吴三桂为什么投降了满清,而没有投降李自成,没有继续忠于大明王朝 重点是辽东军事集团都是亲戚,吴三桂的...
原创 对... 明朝的皇权集中达到空前水平,早期的皇帝极度追求至高无上的权力,热衷直接操纵统治大权。在这种君主专制中...
甘肃推动简牍文化持续深入现代生... 中新网兰州7月16日电(王牧雨 高莹)对400余枚简牍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采集,为文物建立永久性、...
原创 虽... 上一篇文章中,曾说到‘三郤’(郤錡、郤至、郤犨)倚仗着家族的势力和自身的地位,在晋国国内骄纵跋扈、轻...
原创 第... 《长沙保卫战》剧中,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薛岳运筹帷幄,而真实历史中起了重要作用的第15集团军代总司令...
原创 起...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长... 前言 历史上对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其实是比较模糊的,而这场战争崛起的人物之一便是战神白起。而秦吞并六国...
原创 李... “孝恭(李孝恭)唐族,智勇无双。行循巴蜀,降者相望。众请坑戮,孝恭酌量。获降则杀,谁肯复降。进围萧铣...
原创 明...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从他采取的一些举措来看,明朝从一开始就走向覆没,属于制度性的自我毁灭。首先,从执...
原创 5... 在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多为身经百战、运筹帷幄的高级将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伟大人物,...
原创 为... 个人觉得先周时代的武器在中国古代武器装备史上绝对是很值得研究的。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军队的装备由纯石器...
原创 清... 清代的太监来路有4种,但李莲英不属于任一种,难怪能出人头地! 清代的太监,其来路有人归纳为四条: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