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盛世王朝,可是明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宫斗最激烈的王朝,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明朝的宫斗也随之开始,首先就是朱允炆的皇位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给推翻了,
然后就是朱登基成为了永乐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但是另朱棣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去世以后,他的二儿子朱高熙也想走自己的道路,可是朱高熙并没有复制成功,那么朱高熙为什么没有复制成功,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朱高熙为什么要争夺皇位】
要说朱高熙为什么要争夺皇位,这个完全怪朱棣,我们从朱高熙出生开始说起,朱高熙出生在北京燕王府,是朱棣原配所生,朱棣有四个儿子,我们不说朱棣的小儿子,其他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熙和三子朱高隧,比起长子朱高炽来说,朱棣更喜欢他的两个弟弟,
特别是次子朱高熙从小受到朱棣特别的教育,朱棣亲自教授朱高熙骑马射箭,在朱棣亲自的栽培下朱高熙练就一身的好武艺,在朱高熙十多岁的时候,朱棣就带着他亲征蒙古,朱高熙在他第一次征战蒙古的时候丝毫没有畏惧,而是放开手脚在朱棣面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朱棣在看到朱高熙骁勇无比,朱棣也是非常的欣慰,我们在看看朱高炽这边,由于太过于肥胖,从小就被朱棣嫌弃,你要说朱高炽是不是一个蠢材,那到不是,朱高炽不仅不是一个蠢材,而且其军事才能一点部属于朱棣,
比如说在朱允炆登基以后,开始了削弱各个藩王的实力,朱允炆派出十万兵力进攻北京,此时的朱棣和朱高熙正在征战蒙古,北京城里面只有朱高熙一个人在镇守,朱高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去硬碰硬,
于是朱高炽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冷水浇到北京的城墙上,因为那个时候正是寒冬腊月,把冷水浇到城墙上,城墙结冰,这样城墙变得光滑无比,让攻城的士兵没有办法攻城,朱高炽依靠这个办法坚守了了几天几夜直到朱棣从蒙古带兵回来,才把攻城的士兵打退,
尽管如此朱棣依然没有喜欢朱高炽,到了一四零零年朱棣被朱允炆逼的没有办法了只能起兵造反了,此时的朱棣依然选择朱高熙陪着自己一起出征,而朱高炽则是继续留守在北京城里面,不过朱棣的这个决定也是正确的,
在朱棣几次遇到危机的时候,朱高熙都在危险当中把朱棣给救回来,特别是在一场战役中,朱棣面临朱允炆几面保卫,此时的朱棣感觉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这个时候朱高熙从我们杀了进来救了朱棣,就在这个时候朱棣说了一句他不应该说的话,
朱棣说世子多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朱高熙你大哥有疾病活不了多长时间你等等说不定皇位就是你的,万万没有想到朱高熙居然信以为真了,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夺魁计划,你说这是不是因为朱棣,朱高熙才有了争夺皇位的想法,
【朱高熙的几次争夺都以失败告终】
朱高熙的几次夺魁都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我们先从朱棣登基开始说起,一四零四年朱棣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下落,朱棣随即称帝,史称永乐皇帝,朱棣登基以后,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立谁为太子,本应该是立朱高炽为太子,
但是朱棣有自己的想法,朱棣想立朱高熙为太子,因为朱高炽太过于肥胖朱棣害怕朱高炽的身体,而朱高熙在身体方面比较有优势,而且朱高熙比朱高炽能征善战,但是作为朱棣身边的老臣劝说朱棣立朱高炽为皇太子,
因为朱高炽不仅是朱棣的长子,而且朱元璋在世非常喜欢朱高炽,朱元璋反而不喜欢朱高熙,这样朱棣没有在由于,立马立朱高炽为太子,其实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这个儿子,
但是他非常喜欢朱瞻基这个孙子,在朱棣眼中,朱瞻基这个孙子非常的优秀,他天资聪明非常受朱棣爷爷的喜爱,我们回到朱高熙的身上,刚才说了朱棣立朱高炽为皇太子,随即立朱高熙为汉王,并且把朱高熙的藩属地在云南,
按理来说朱高熙应该马上去云南任职,但是此时的朱高熙却在南京城里面不走了,此时的朱高熙以云南太远为理由不走,朱棣也是没有办法,他回来也是觉得自己对不住朱高熙,自己本来答应朱高熙的事情没有办到,于是朱棣不让朱高熙去云南了,让朱高熙留在青州,距离南京非常近,
尽管如此朱高熙也不愿意,朱棣没有办法只好将朱高熙留在京城,但是朱高熙留在京城也是非常的不老实,在朱棣把皇宫迁都北京以后,朱棣安排朱高熙担任东厂爵士,此时的朱高熙开始膨胀自己,因为曾经李世民就担任过这个角色,他因为自己是当代的李世民,
于是在永乐十三年的时候,朱高熙在京城阻止了几千人开始发动当代的李世民,但是这个计划很快被朱棣身边的大臣们发现了,被朱棣朱棣了,此时的朱棣还在外面巡视听到这个消息的朱棣勃然大怒,朱棣立即下令逮捕朱高熙,等到朱棣回到北京,朱高熙已经被控制了,朱棣来到朱高熙的面前,差一点吐出来血来,
朱棣对着朱高熙说,你这个逆子居然把我比喻成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你真是气死我了,说完朱棣想把朱高熙废为庶人,此时朱高炽站了出来,朱高熙劝说朱棣不要这样做,不要把朱高熙废为庶人,那么朱高炽为什么这样做,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朱高炽本来就是一个仁义之人,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兄弟受委屈。
第二就是做给朱棣看的,因为朱棣喜欢朱高熙,如果自己这个时候把出来为朱高熙求情,那么即使朱高熙被废为庶人,然后自己的父亲会揪住这个事情不放。
第三就是为自己而考虑,如果自己看着自己的兄弟见死不救,那么自己会给后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自己为弟弟求情,朱棣也采纳了朱高炽的意见,只是把朱高熙赶出京城,这是朱高熙第一次谋反以失败告终。朱高熙的第二次谋反,发生在朱棣去世以后,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征战北方的时候,不幸感染上病不久就去世了,此时配在朱棣身边的只有朱瞻基,当朱瞻基得知他爷爷去世的消息他根本来不及难过因为,他知道此时应该封锁这个消息因为一旦让朱高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朱瞻基让人把自己的爷爷用一个竹筒装起来,让太监照样一天三次往里面送饭了迷惑某些人,朱瞻基则是快马加鞭的回到了北京城告诉朱高炽准备登基,等到在青州的朱高熙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登基了,
此时的朱高熙只能回去送自己的父亲,在回京的路上朱高熙都是提心吊胆的,但令朱高熙没有想到的是,回京以后朱高熙并没有受到朱高炽的任何惩罚,反而是对朱高熙进行了嘉奖,朱高炽对朱高熙嘉奖以后朱高熙满意的回到了青州,
那么为什么朱高炽不对朱高熙下手,是不是朱高熙没有察觉朱高熙要篡位,不是的朱高炽当然是察觉了朱高熙的行为,那为什么没有动手,是因为朱高炽答应过父亲要照顾弟弟,再加上朱高熙没有做出行动,所以朱高炽也没有计较了,
朱高熙的第三次谋反是在朱高炽去世以后,朱高炽因为身体非常的不好所以只在皇位十个月就去世了,此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当朱高熙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他决定在半路上劫杀朱瞻基,当朱高熙埋伏以后,朱瞻基的车队就过来了,朱高熙就开始进攻,朱高熙很快就拿下了朱瞻基的车队,
但是当朱高熙看到车队里面的朱瞻基是假的的时候,朱高熙就明白自己又失败了,果然朱瞻基平安的回到了京城,此时的朱瞻基也是没有立即惩罚朱高熙,和父亲一样给叔叔嘉奖,朱高熙再次回到了青州,这一次朱高熙心想自己的侄子软弱无能,
于是就又一次起兵谋反,但是这一次朱瞻基再也没有让这朱高熙,而是把朱高熙的军队一网打尽,把朱高熙幽禁在宫里面。朱高熙的结局是非常惨的,朱瞻基把朱高熙幽禁在宫里面以后朱瞻基有一次去看望朱高熙,已经是阶下囚的朱高熙还是不死心,在朱瞻基走到朱高熙跟前朱高熙还想在绊朱瞻基一脚,
此时的朱瞻基没有在心慈手软,而是用一口钢把朱瞻基扣在里面,朱高熙此时还是不死心,他竟然把钢举起了,朱瞻基看到这里让人拿来一些柴火把朱高熙烧死在钢里面,并且把朱高熙的家人全部屠杀了,至此朱高熙结束自己的一生。
结语;
朱高熙本应该有着非常好的一生,正因为朱棣的一句话毁了朱高熙的一生,所以人的一生不要去追求什么权力,把自己普普通通的生活过的好也是完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