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水寇”的太平天国猛将,若听他的建议,太平天国可能灭清!
迪丽瓦拉
2024-06-29 11:35:01
0

原标题:出身“水寇”的太平天国猛将,若听他的建议,太平天国可能灭清!

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为信仰纽带,然而并非所有成员,尤其是高层都奉行这一信仰。太平天国的起源地是两广,这个地区一直是许多反清组织(如天地会)活跃的场所,江湖绿林好汉众多。太平天国兴起后,各路反清组织自然也纷纷附和,其中一些组织的领导并不信仰拜上帝教。然而,这并未影响他们对太平天国的忠诚度。在太平天国高层中,有一位将领就是这样的例子,他就是罗大纲。

罗大纲最初是岭南地区“三合会”的首领,属于江湖游侠的类型。尽管他并不信仰拜上帝教,但却怀有反清的思想。在1851年,当洪秀全等人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时,罗大纲率领手下的2000多人投入太平军。这支由罗大纲领导的队伍被清朝官方称为“水寇”,主要以舟船为运输工具的“水贼”。在广西,他们成为“水营”骨干,沿江河四处打击清军,做出了巨大贡献。

罗大纲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而且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作为太平天国内部的“少壮派”,罗大纲主张全力北进,灭清朝。然而,这一战略并未被太平天国高层采纳,特别是东王杨秀清未能接纳罗大纲的建议。这导致太平天国在后来陷入被动局面,由于忽视水师的建设,长江航道被湘军掌握,使得太平天国在多个要塞的防御战中陷入困境。

然而,罗大纲的贡献无法忽视。在九江湖口之战中,他配合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水师,使得曾国藩几乎投水自尽。1855年8月,罗大纲在芜湖战斗中受伤,10月回到天京,因伤重不治而逝。

综上所述,罗大纲虽然不信仰拜上帝教,但他在太平天国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提出的“灭清三策”也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由于太平天国整体保守的趋势,未能采纳罗大纲的战略建议,导致太平天国在后期面临一系列困难。在历史的长河中,罗大纲的战略是否可行,成为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草根皇帝朱元璋,作为历史上少有的能被冠以祖的开国皇帝,他建立大明朝的过程,让后人无比钦佩。但是每每提...
战争之歌:人类的历史与情感之颂 自古以来,战争一直都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场生与死的战场上,人类的勇气和牺牲、荣耀和失败共...
原创 朱... 一、 都城定在哪里,和一个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历史走向。 而都...
原创 1... 1979年邓小平访美,在与美国总统会谈时,幽默地撂下一句话,让苏联百万雄师不敢妄动...... 提起...
原创 八... 作者:武陟东旭 1939年初的一天,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早上起来,看见外面的窗台上有一封信。 ...
原创 考...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犹... 人们都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但有哪些杰出人物是犹太人呢?他们又为何被称为最聪明的民族呢? ...
原创 世...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是最多的,当英国先后承认这些殖民地独立之后,这些殖民地中有四个成了由英国的...
新时期秦文化创新发展座谈会在西... 2024年8月28日上午,西安西影大厦二楼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一场以“新时期秦文化创新发展”为主题...
秦始皇属什么生肖呢? 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的赵国都城邯郸,这一年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份。按照中国传统的生肖计算...
原创 古... 自秦朝建立之后,郡县制便被完整的确定下来,《史记》中记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并且“每四郡划为...
原创 战... 前言: 众所周知,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十分频繁,出现了秦、齐、楚、燕、赵、魏、韩七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原创 在...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在传世作品《乌衣巷》中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自新中国建立后,...
原创 曹... 我们在看三国时,目光重点永远都在那些名臣名将上,很少有人把目光看向那些没名气的人,然而,却有这么一个...
重磅纪录片|真实亲诚的朋友 非洲,富饶美丽、充满生机。这里蕴藏着人类起源的秘密,也是21世纪的希望热土。 政治互信持续深化 中...
原创 卧... 关羽和张飞古城相会后,派周仓回卧牛山接裴元绍入伙,自己去河北接回了大哥刘玄德,回古城的路上,遇到了浑...
原创 佳... 自古以来,皇帝爱江山更爱美人。皇帝喜欢的美女众多,可是宋仁宗有点特别,他是个痴情男子,他独宠张贵妃。...
原创 三... 三国中最狂的几句话,关羽两句,曹操两句,都不及此人一句! 三国中有很多狂人,如天下第一猛将吕布,第一...
原创 帝... 我们国家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在帝制时代(也就是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灭亡的这两千...
马拉维留学生库瓦莉:在中国田间... “中非科技小院”留学生库瓦莉(右二)在马拉维乡村和农民们一起讨论中国“大豆—玉米间作技术”(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