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比无知更可怕,看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对彼此的认识
迪丽瓦拉
2024-06-29 11:34:10
0

原标题:傲慢与偏见比无知更可怕,看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对彼此的认识

导论:

弱小与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与偏见

这句话用在人与人之间合适,用在国与国之间,同样合适。

要说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最能好好认识,增进理解的,莫过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然而这个过程中,透漏出的中英双方之间对彼此的认识,细品,处处不显示着傲慢、偏见。

关于这次访华,往往让我们扼腕叹息,总会认为是大清的傲慢让自己错失了这次与世界握手的机会。错失了学习西方的机会,并造成中英鸦片战争的苦果。而@历史沧澜认为,中英鸦片战争原因很多,不止是傲慢导致,还有偏见所致。也不止是大清对西方存在的傲慢与偏见。也有西方对大清存在的傲慢与偏见。原因如下:

大清对西方的傲慢

一、"天朝上国"的心理作怪。

中国的世界观是"天圆地方"的"天下观",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中国就是这大地的最中央。所谓"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这里的"天"是指整个宇宙。中国周围的都是四夷,因此根据不同的远近可分为"候服"、"甸服""绥服"、"要服"和"荒服"。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而皇帝(天子)就是上天的代表,"君权神授",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人间的所有人等和大小邦国,都要接受天子统御。而中国的这种心理优势,也并不是凭空想象,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比如,历代,我们周边都有很多的藩属国。

清朝最鼎盛的时候,有藩属国19个,也就是乾隆那时候,每年,乾隆都会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各个藩属国的代表。这些附属国有很多今天然就是亚洲主要的国家。比如朝鲜、越南、……

二、礼仪之争——还是傲慢的心理的表现

清朝政府想当然的以为英国使团是来朝贡的。要求英国使臣和其他使节一样,觐见皇帝时行三跪九叩之礼。但马戛尔尼认为这是一种屈辱而坚决拒绝。礼仪之争自天津,经北京,而继续到热河。乾隆帝闻讯,勃然动怒,下令降低接待规格,而在此之前,乾隆曾下令沿海官员以最高规格接待使团。

三、大清官员的傲慢,等级森严的观念

当时,乾隆曾让福长安带马戛尔尼参观热河行宫,马戛尔尼发现了一些英国制造的八音盒和考克斯博物馆的藏品。很感兴趣,福康安以为他从未见过。就傲慢地问,英国是否也有这些东西,但当他听说这些东西就是从英国制造的,就觉得十分扫兴(为什么不反思人家怎么制造出来的)

由于福长安的显赫地位,马戛尔尼很想和他拉近关系,邀请他观看英国使团警卫准备已久的操练,但被福康安拒绝了,当时的这个前装枪方阵能够保证射击的连续。因为中国当时用的火绳枪,打一枪,就要重新点火。不能连续射击,刚好前装枪方阵弥补了这一不足。但福长安对此这毫无兴趣。但却错失了见识先进武器的机会。马戛尔尼在当天的笔记里记道:

"真蠢!他一生中从未见过连发枪,中国军队还在用火绳引爆的枪。"

大清对等级、身份的执着,也让马戛尔尼等西方人叹为观止,具体就表现在一个礼物上——四轮马车。驾车人应该做前面驾车,皇帝坐在后面,但是皇帝觉得一个奴才比皇帝做的都高,屁股还冲着皇帝,这太有失体统,不行。但如果让皇帝坐在高处,那就只能是驾车的位置,让皇帝驾车,也不行,有失体统。所以这个四轮马车是很不得大清官员的喜欢。对马车座位的执着和纠结,实在是可笑,也正说明了中国森严的等级秩序和等级观念。

大清对英国的偏见

一、偏见——对周边地缘政治的感知

英国之所以派遣一个使节团访华,自然是为了商业目的。更主要的是,英国人明显感觉在和中国进行贸易时(广州留有一口通商,交十三行打理),英国人在中国的地位很低,甚至比不上欧洲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处境。这让英国百思不得其解(英国可是欧洲最强的),分析原因,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窥见端倪:

1、美国东亚史学家欧立德指出,乾隆不仅熟悉西方地理,同时也清楚欧洲法、俄两国内部的情势,他认为乾隆是故意展现他对远方的英国感到兴致缺缺,……清朝政府也认识到英国在印度(此时印度以沦为英国殖民地)与广州的势力,但受限于语言,和地理范围的遥远,清朝对英国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可以说在清朝的理解中,英国和自古以来的蛮夷差不多,只是武力值比较厉害,但并不能和泱泱中华相提并论。可见清朝对英国认识有限,但并非如过去所想的对外界一无所知。

二、邻国印度被英国殖民,大清有所了解

有史料表明,在马戛尔尼到访中国的同时,清朝逮捕了一个廓尔喀族间谍,从他那儿了解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打败法国,获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统治权,乾隆意识到英国对喜马拉雅山外造成的威胁。看大清的附属国地图,喜马拉雅山外,大清还有很多的附属国,而邻居印度发生的事,也让大清对英国拉响警铃。

三、乾隆的故意刁难,是对英国的一种防范

有学者指出,乾隆对英使的首次访华,一方面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统治有方,万邦来朝。但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了英国对清朝的威胁(还是源于喜马拉雅山外的形势),乾隆认为军事防御迫在眉睫,而非盲目自大,对于外交礼仪上斤斤计较,是乾隆故意找理由,回绝英使的各种对英国有利的通商要求而已。

同时,乾隆也担心他这封回信会触怒英国,导致对方开战,于是紧急部署沿边防御。从大清的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中可以看到,在马戛尔尼离开北京时,乾隆颁布了很多加强军事防御、防止英国袭击的旨意。还下旨广州沿海官员对英国商人的货物税款必选按规定,不得随意增加,不得歧视,说白了,避免一切能让英国人找到借口的事件发生。

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之前被忽视的因素,清朝对西方,尤其是英国,并非是一无所知,但是也没有了解详细。仅仅是通过表象(看印度被殖民,却没有认真分析印度为什么被殖民,英国的实力,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对自己认为最有效的防御。

但恰恰是这种一知半解的了解和想当然的偏见,让自己的国门关得更紧,结果豺狼没挡住,只是越来越把自己变成了瞎子聋子。

清朝对英只是感到军事上、地缘上可能会有的威胁,并未真正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从清朝对英国带来的礼物中并未感到英国科技和工业的实力就可见(英国带来了很多能代表工业革命的器械,都放在圆明园中蒙尘了,中国人认为那些先进的器械只是“奇技淫巧”而已)。

分析当时乾隆的心理,一方面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毕竟当时清朝还算和平富足,万国来朝(附属国、外蒙、回纥等)的繁荣假象让乾隆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盛世之下危机重重)。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过低的估计了敌人。

为什么说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过低的估计了敌人呢,我们看一下双方对比:

政治上:

大清: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绝对的集权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官僚机制迂腐堕落,对上谄媚,对下欺压,在马戛尔尼看来,大清政府和百姓的矛盾对立非常深。百姓没有什么国家观念,因为感觉不到国家对他们的保护和善意。小规模农民起义时有发生。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大革命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通过"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把王权锁进了笼子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让英国焕发勃勃生机,并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已经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经济上:

大清: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为维护小农经济而实行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都在极尽所能的阻碍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英国:从18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工业革命,1782年,瓦特已经改良出了万能蒸汽机。英国正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思想文化:

大清:儒家文化、科举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统治,不止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让知识分子除了读死书,读书为做官外。还让整个社会如一潭死水。百姓麻木。

英国:启蒙思想广泛流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意识、自由平等观念等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接受。

军事上:

大清:冷兵器时代,武器落后,军队管理松懈腐败。八旗兵,绿营兵日渐失去战斗力。几乎没有海上舰队防御力量。沿海炮台陈旧不堪,甚至有明朝时期的炮。海防形同虚设。

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叶,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叶,七年英法战争打败法国。建立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殖民霸权。拥有雄厚的海军力量,建立了海上霸权。

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还是军事,此时的英国,代表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中国在古时候很长时间是人类历史潮流的领路人。可惜现在角色换了,但大清茫然未知,在不知不觉中,和历史潮流背道而驰。孙中山先生有句话说的好:“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有所不同,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是刚好相反的。

西方对中国的偏见

中国古代的辉煌让西方人对中国充满了崇拜和向往,汉唐的风采,大宋的富庶、蒙古人的铁骑更是征服了半个欧洲,马可波罗描绘下元大都的富丽堂皇。在欧洲人眼中,中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是遍地黄金香料的天堂。欧洲的新航路开辟,就是因为传统的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土耳其割断之后,西方人在陆地军事突围又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不惜九死一生,也要从海上找到一条通往东方(中国,印度)的新路线。

新航路开辟的图片

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传说,中国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统治者充满了仁慈,百姓诚实守礼,整个国家就像个大家庭一样和睦友爱。传说……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这些西方对中国的传说,我们自己都不仅汗颜,天哪,这简直是把中国描绘成人间天堂了,估计让乾隆听了,都会脸红吧。

可是,人性中的一个通病是,当你把对方想象的过于美好时,往往会失望。就像一旦发现你想象里高贵美丽优雅的女神,现实却是一个又老又丑的老太婆。你会失望,进而恼恨。但你不会反思是你自己先入为主犯了错,而是恼恨地迁怒对方。

马戛尔尼对中国的态度转变,也反应了大多数西方人的一个缩影。

西方对中国的傲慢

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实质上是极其虚弱的,这样说,"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要击败它并不困难。从此,1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关于中国强盛富庶的看法开始改变,中国变成落后的,野蛮的代名词。斯通: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听得懂炮舰的语言。从此有了令中国屈辱不已的鸦片战争。其实,在18世纪的欧洲,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国际事务、国际争端靠国际法调节,表面上看是国与国之间平等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没有所谓的"主权国家外交平等"的理念,英国通过战争,从西班牙,荷兰,法国手里,不仅抢来海上霸权,还成了他们在北美,亚洲、非洲、澳洲的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体系。哪一件是平等的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国际事务原则

在欧洲对美洲、亚洲、非洲殖民侵略的过程中,又有哪一件是平等的呢。

英文资料大都对'磕头礼仪'进行了渲染。19世纪关于马戛尔尼出使的记载,讲的也是这样的故事

中国自高自大,不肯和英国平等相处,进行平等贸易。英国人自己不会讲英国是帝国主义,要侵略他国,卖鸦片给它们,于是,他们讲'我们打仗是有道理的在讲中国近代史时,英国人继续把马戛尔尼访华的事件放在前面,继续强调那时的中国自大愚昧,对别国不平等。继续讲这个能够为鸦片战争'自圆其说'的故事。只是为自己的侵略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之所以这样说,我们来看看马戛尔尼访华时提出的通商协议

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一样,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显而易见,这些要求一部分是属于希望改善贸易关系的正常要求,

另一部分则具有殖民主义侵略性,如割让岛屿一事,清政府决不能接受。

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错在不加分析,一概拒绝,而且没有留下谈判的机会。让马戛尔尼使团铩羽而归,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后来马戛尔尼穿越中国本土前往广州时,中国政府又没有保密意识,很多军事布防都被使团看到了,马戛尔尼看出那些宽衣大袖的国防军,并没有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用的又都是西洋早已抛弃了的刀枪弓箭之类落伍的武器,心理就已经暗自估量,用几门炮,就可以轻松拿下中国的一座炮台。

总结:

大清和英国对彼此认识的傲慢与偏见,拉开了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序幕,毫无悬念,英国,用它工业文明的傲慢与偏见,将大清的国门狠狠砸开,完虐中国。

直至以后,西方各国某些人,习惯了用他们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来看待现在已经崛起的中国。今年的疫情,西方一面求助于中国的抗疫物资,一面又各种对中国的甩锅和质疑,深究实质,他们何尝不是用惯常的傲慢和偏见,来掩盖自己的尴尬和无能。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参考文献: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2018年01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2014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1996年出版沈艾娣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从边疆政策到外交政策:印度问题与清代中国地缘政治的转变》美、马世嘉(MatthewMosca)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延误五天,廖耀湘能攻占黑山吗... 原标题:不延误五天,廖耀湘能攻占黑山吗?除了十纵还有五纵和六纵 由于蒋介石、卫...
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 原标题: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司令,至今都不知道是谁击毙的 1949年...
苏妲己天真可爱,究竟经历何事变... 原标题:苏妲己天真可爱,究竟经历何事变成“狐狸精”?答案你都不一定信 我们现在...
如果孙承宗与袁崇焕合力御边,明... 原标题:如果孙承宗与袁崇焕合力御边,明朝会晚亡多少年? 王在晋上任时,山海关...
无物不髹(xiū)漆!一起见识... 原标题:无物不髹(xiū)漆!一起见识包罗万象的楚国漆器 楚国的漆器制作非常发...
努尔哈赤的宠妃品行不端,此女揭... 原标题:努尔哈赤的宠妃品行不端,此女揭发后获得殊荣,最后的下场却很惨 让我们回...
红楼梦中三场暗恋故事,曹雪芹写... 原标题:红楼梦中三场暗恋故事,曹雪芹写尽暗恋的苦涩和人生的无常 第一、贾宝玉对...
唐玄宗万分痴迷杨贵妃,除贪图美... 原标题:唐玄宗万分痴迷杨贵妃,除贪图美貌外,还有一本领让他无法自拔 杨贵妃出生...
科好玩丨“CT”检查、“憋气”... 原标题:科好玩丨“CT”检查、“憋气”护宝……武王墩墓的这些考古“黑科技”快来了解一下 ...
浴血鏖战上甘岭:他一天内打退敌... 原标题:浴血鏖战上甘岭:他一天内打退敌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 他是著名作家...
预先埋伏,敌会从三条路上来,主... 原标题:预先埋伏,敌会从三条路上来,主帅拿定主意:就选这条路 1947年3月2...
鬼谷子:刘备的驭人哲学,以情相... 原标题:鬼谷子:刘备的驭人哲学,以情相契,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三国时...
《大秦赋》中的蒙骜一家,在荆轲... 原标题:《大秦赋》中的蒙骜一家,在荆轲刺秦王后,差点被秦始皇灭族 《大秦赋》持...
晚唐边塞诗为何繁荣昌盛?走入“... 原标题:晚唐边塞诗为何繁荣昌盛?走入“九华四俊”的视角,来一窥到底 【唐代边塞...
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终“团圆” 原标题: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终“团圆” 央广网西安4月18日消息(记者刘昱 实...
陕西出土西周浴缸,持宝人拼命保... 原标题:陕西出土西周浴缸,持宝人拼命保其周全,上交获5000斤大米奖励 陕西出...
在林则徐虎门销烟前,明朝末年之... 原标题:在林则徐虎门销烟前,明朝末年之时,在虎门发生了第一次中英海战 这场...
皓镧传:皓镧被劫持,吕不韦和异... 原标题:皓镧传:皓镧被劫持,吕不韦和异人表现各异,谁才真的爱皓镧 皓镧传:皓镧...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与八阿... 原标题:《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与八阿哥胤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日耀竹克《雍...
李文忠和朱文正同是朱元璋的亲戚... 原标题:李文忠和朱文正同是朱元璋的亲戚,为什么结局截然不同? 在朱元璋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