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关大桥:跨越时光的传奇
迪丽瓦拉
2025-07-07 03:02:57
0

在陇南有一座桥

它不仅是交通的纽带

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玉垒关大桥

这座桥

从古代的阴平桥演变而来

历经战火与重建

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承载着陇南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玉垒关大桥新姿。

古代,玉垒关称阴平桥,位于白水江与白龙江交汇处的两崖之间,是江上唯一的渡口关津。其险要的位置,让无数英雄豪杰为之驻足,留下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传奇。三国时期,邓艾与姜维在此对峙,最终姜维退守剑阁。阴平桥也多次毁于战火,又不断重建,直至明末被匪寇焚毁。

清代,阴平桥再次重建,并改名为玉垒关铁索桥。桥上的木板,见证了无数行人的足迹,也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好景不长,1949年解放碧口时,国民党部队为了阻止解放军南下,再次焚毁了这座古老的桥梁。

在桥梁被焚毁后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只能依靠渡船。江水滔滔,波涛汹涌,每一次过江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解放后,陇南的交通仍不够发达,尤其是深沟峡谷地带,交通十分闭塞,当地有些山民一生不能过江河而出山。“对岸能叫喘,见面得半天”,“隔山绕道走,隔河两眼瞅,南北不相遇,亲戚也难走”等民间歌谣,正是陇南山区交通不便的真实写照。

然而,陇南人民并未屈服于大自然的挑战,他们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开始探索新的过河方式。在原来的溜索、竹索桥、藤索桥及铁索桥继续使用的同时,政府又修建了大量的铁索钢索混合式索桥。

新中国成立以后,陇南人民凭借在索桥建造技术上的独特优势,在这片地形复杂、河流纵横的西北内陆秦巴山区,建造了众多索桥。至上世纪末,陇南3760条大小河流中,共拥有索桥244座,总长度达1.6万米,其中白龙江干流上就有53座,平均每8公里便有一座索桥。这些索桥在陇南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陇南最著名的索桥,当属玉垒关大桥。1968年,甘川公路马家沟至石土地段重建通车后,线路跨越白龙江,一直用滚装船摆渡汽车和行人。1984年,因为江中泥沙淤积量不断增加,甘肃省交通厅开始筹备建造玉垒关大桥,1985年6月正式开工。

终于,在1988年8月,一座新的大桥——玉垒关大桥(又称关头坝大桥)在旧址上崛起。这座大桥是当时甘肃承载量最大的双链式索桥,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加劲桁梁双车道公路大桥,全长218米,宽7.5米,跨度为180米。

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过江难的问题,更成为甘、川、陕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桥下江水滔滔,一幅繁荣新景尽收眼底。

玉垒关大桥的历史变迁不仅见证了交通方式的进步,也反映了陇南地区乃至中国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自1988年起,甘肃省开始建设并启用收费公路,以筹集资金用于公路建设和养护。关头坝大桥便是甘肃省的第一条收费公路,它代表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在甘肃省的初步实践,为后续的公路建设和养护融资模式奠定了基础。

通过收取通行费用,为甘肃省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促进了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并在全省物流运输中承载了重要使命。

如今,当我们站在这座大桥上,回望过去,不禁感慨万千。从古代的阴平桥到现代的玉垒关大桥,从渡船到汽车,从艰难跋涉到畅通无阻,这一切的变化都见证了陇南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

同时,这座大桥也见证了陇南索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最初的溜索到竹索桥、藤索桥再到铁索桥和现代的钢索桥,每一种桥型都体现了陇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些索桥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见证了陇南的历史变迁也展现了陇南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站在玉垒关大桥上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陇南的交通事业将会更加发达,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一 上世纪70年代,陇南武都县白龙江上,人们乘坐溜索。这是全村人出山过江的唯一通道和交通工具。

图二 1963年,甘川公路通车后,玉垒关改为木船汽车渡口。

图三 1988年8月,玉垒关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大桥是当时甘肃承载量最大的双链式索桥,也是当时全亚洲最长的悬索桥。

图四 甘肃省首条收费公路关头坝大桥收费站(第一批收费员)于九十年代初成立。

图五 关头坝大桥收费员参加劳动。

图六 由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管养的关头坝大桥 工人们对路缘带刷新。

图七 、八 工人们对大桥进行维护保养。

来源:陇南发布

监制:岳文斌 审核:王海翔

编辑:陈 琼 校对:欧志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展黑水文脉 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图... 金源文化标志性器物“铜坐龙”、中国现存唯一一方渤海官印“天门军之印”、小南山玉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玦”...
洪水来袭,古人如何防洪救灾? 中国自古多水灾,防洪救灾是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的问题。因此,古人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完备的防洪治洪机制,谱...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其在明朝建立后,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因其杀戮过重,民间甚至有了火烧庆功楼的...
原创 隐... 对于苏德战争,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所耳闻的,无论是通过游戏,还是影视作品或是相关书籍。对于这场战争的...
原创 曾... 如果问一位日本人,让他选择一位心中最为著名的“维新运动”领袖的话,有一个人的名字绝对是不能被忽略的,...
原创 陈... 在战争中,陈树湘师长腹部受了重伤,被敌人俘虏,他趁敌不备,伸出双手,摸到了温热的肠子,用力一扯…… ...
山河已无恙!“打响第一枪”的先...   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迎来一次特殊的“归队”,公布了8位新增南昌起义参加者,至此,南昌起义...
原创 华...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起初指挥打仗时,曾经吃过败仗,但是,他的威望不仅没有因...
原创 多... 多尔衮去世之后,才揭穿了初清皇家的一个习俗 文/百家聊史 清朝历史中有一位王公猛将多尔衮,当时大清很...
原创 面... 明初那些威名赫赫、身经百战的开国名将,为何在面对朱元璋血腥残忍的屠戮时,完全没有半点有效的反抗? 在...
刘邦是如何通过理解人性超越竞争...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聊聊从平民起家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我看完刘邦的传记后,我发现他的成功不光单单是历史...
原创 康... 历代皇帝都有出巡的情况,原因也是众多,远的如秦始皇,一生东巡五次,最后甚至都死在东巡的路上,而近代皇...
原创 彭... 提起彭德怀元帅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政工搭档是谁,或许是由于彭老总名气太大,以至于他的搭档鲜为人知...
原创 民... 1945年,一个中国教授写的书被苏联译成俄文出版,后来,中国人要查阅还需翻译成中文?这种奇葩的事情就...
原创 封...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68期:齐太公世家(二) 文/王事情 写在前面:上一篇被狂怼,强调一下,我没...
原创 晚... 在战争年代,粟裕将军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以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
原创 宋... 1948年8月25日,粟裕以华东野战军前委书记的身份,在曲阜主持召开了各纵队司令、政委参加的华野前委...
原创 九... 1708年,太子胤礽被废,大阿哥胤禔对康熙说:胤礽失人心,如若杀他,不必皇父出手。康熙阴沉着脸问道:...
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一堂主题为“学...
原创 都...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朝第一任太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