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许世友的两个秘书,一个当上了中将,一个跟他一样也是上将军衔!
迪丽瓦拉
2025-07-07 03:03:39
0

前言:

我国的上将军许世友虽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却很是中意那些文化人,许世友将军曾经说道,自己选秘书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文化,二是忠诚有担当,如果这些都符合,那在此基础上会优先选择山东人。

能在许世友手下工作的,都是能力出众的人物,而许世友的两个秘书,一个当了中将,一个跟他一样,直接当上了上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位当上了上将的许世友秘书—李文卿。

进入许世友麾下办事

李文卿将军,原名李云岫,1930年出生于山东牟平,山东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盛行之地,李家虽然家境贫寒,却是节衣缩食,倾尽所能,供着李文卿读书,而李文卿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很快就考上了本地的一所高中,并且成绩十分优异。

1945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李文卿本以为从此能够安安静静的读书,可是没想到,国民党的暴行与日军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李文卿便弃笔从戎,15岁时便投身到了革命之中。

1948年,18岁的李文卿召集了270位爱国青年,一同加入了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随后第7纵队被编入了新成立的山东兵团,由许世友指挥。后因自身的出色表现,李文卿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政治部直属大队三中队排长,自此一条崭新的革命之路在李文卿的脚下闪耀。

李文卿是个很有见识的人,所以他一直都是宣传工作的负责人,跟随着部队进行过许多激烈的战役,比如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解放战争等等,在上海解放战役期间,李文卿跟随部队来到上海,本着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原则,他和他的战友们晚上就睡在大街上,从来没有干过什么让老百姓失望的事情。

朝鲜战场的英勇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李文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加入了60军,因能力出众,李文卿很快在60军当上了一名军部秘书,而60军180师在朝鲜作战时,在第5次战役中,被敌军包围,可以说是死伤惨重,身为军部秘书的李文卿,亲眼目睹了180师在朝鲜作战的全过程,这对他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1955年,南京军区直辖政治部的干部处,需要招聘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统计和调剂文件,这份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必须要有一颗细心的心,同时也要有一个灵活头脑。当时的李文卿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成为了一名连队的副官,第一天来到工作岗位的李文卿工作很努力,也很认真,对这一职责也很上心。

在他的努力下,300多名军官的信息以及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哪怕是上级只是问他一个人的姓名,他也能随口说出对方的学历,家庭背景,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文卿“活字典”的称号在部队里流传开来,并深受上级的喜爱和重用,随后被中央授予上尉军衔。

成为许世友秘书

1967年,许世友的私人秘书纪光被调走,这让没什么文化的许世友很难完成一些文书工作,因此必须重新寻找一个秘书来协助自己的工作,而许世友选择机要秘书的标准如下:第一,要有一个清白的家庭背景,二是能随时随地上战场,并且能够吃苦耐劳,三是要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帮助自己,四是要山东籍,最好是胶东的。

其实许世友特意挑选山东人,理由很简单,他自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末,都是在山东打的仗,特别是在胶东的那场战役,让许世友对胶东人的豪迈性格和忠厚老实的形象印象很深,也很合他的心意,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秘书和警卫必须优先挑选山东人,特别是胶东人。

李元在许世友的吩咐下,和王蕴瑞的参谋官商议了一番,把许司令需要的人都写了一份清单,他们商议了很久,最后符合这些标准的最好人选,就是李文卿,李文卿虽然不是胶东人,但在胶东生活过一段时间,随后又在胶东服役,可以说是这一职位的最好人选,早就听说过许世友传奇的李文卿,在知道自己要当许世友的秘书的时候很是激动,许世友是自己的上级,更是自幼仰慕之人,李文卿没想到自己能够被选上。

不过激动之余,更多的却是不安,首先,能够做许司令的秘书,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只是,他害怕自己会办不好,让许世友不高兴,要知道,他做办公室秘书的这段时间,李文卿可是不止一次看到许世友那火爆的性格和火爆的性格,因此心里对这份工作很是忐忑。

李元见他如此,便劝道:

“文卿,许司令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你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许司令生气,多半是办事不利,你好好办事,他又怎么会生气呢?而且,许司令虽然性子暴躁,但对属下却很好,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再做决定。”李文卿想着也是,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之后李文卿为许世友做了七年的秘书,这七年里,他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不过他收获了很多,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他曾经说过:“跟许司令在一起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用心去体会,去仔细聆听,认真去看,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些经历都会在我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让我永生难忘”

虽然之后李文卿已经不是许世友的秘书了,但许世友还是经常跟自己的下属说:“李文卿是一个很好的人,工作很努力,很可靠,大家要多向他学习”。

1992年,李文卿接替张震,成为了国防大学的新政委,两年后,已经64岁的李文卿在1994年被提拔为上将军。退伍后,李文卿为了缅怀许世友,而做了一本名为《近看许世友》的一本传记。

要说为何会出这本书,大概是在那个时候,许世友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莽夫,就像是“李逵”一样,因此当时有很多人把许世友的故事,写得十分的荒唐,简直就是在诋毁这名开国功臣。

为了更好地向世人展示许世友的历史,李文卿在退伍后,在没有使用电脑、没有秘书协助的情况下,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近看许世友》一书,他说:

“这是我能为首长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也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李文卿曾经说过:“有人说,许司令是个大老粗。他到底是不是个粗人?我说,他是细中有粗,粗中有细。他看地图,一看就是半天,能直接把地图印在脑子里,你说他细不细?”

小结:

2009年,李文卿因病去世,享年79岁,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惊险的战役,看过了数不清的风景,在许世友麾下做事期间,李文卿见证了这位将军的英勇豪迈,这也为他之后的上将军晋升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正因如此,李文卿才会著作那本传记,因为他了解许世友将军,他知道对方究竟是再怎样的一个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刘裕灭南燕后,原本准备“留镇下邳,经营司(州治在今洛阳东北)、雍(州治在今陕西西安西北》”,紧接着就...
别被电视剧骗了,宋代的圣旨其实... (上图是个闹剧!) 我们看古装影视作品,往往会觉得以前的君主金口玉言,口出为敕,口含天宪,是吧?皇帝...
原创 湘... 与南昌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相比,湘南起义的名声要小得多,但是这场由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发展而来,由朱...
原创 毛... 1955年,毛主席吃羊肉泡馍,结账时却发现没钱,解决方式尽显伟人风采。毛主席参加会议之后坐车返回中南...
原创 恩... 1897年,湖南维新派人士江标在长沙的湘水校经堂设立“实学会”,聘请专人为会员讲解数学、英文、地理等...
原创 黄... 黄埔军校是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所军校,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蒋介石更是把黄埔出身的将领们看...
原创 张... 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日,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这是...
原创 张...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早在23岁就高中状元;且善诗文,尤工于词。可惜这位才子佳人,却于38岁...
原创 丁... 引言 1989年的一天夜晚,日本北海道某处的街道角落里的一群青年紧张地东张西望,在确定四下无人后,迅...
原创 清... 爱新觉罗·载抒(1880年—1943年),乃“铁帽子王”奕劻之女。生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被后人誉为...
原创 正... 历史爱好者们在说起中国历代王朝的时候,经常用暴秦、强汉、盛唐、弱宋等词汇来形容一个朝代的主要表现。说...
原创 山... 大家看这个字你认识吗?昃zè,你身边要是有这个姓氏的朋友,那你可得留神了,据说这个姓氏还是明朝皇帝的...
原创 英... 引言 作为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英国的马丁·雅克教授,他认为中国拥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质,那就是历史的延...
原创 第...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我国东北不断蚕食,激起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愤慨,为了转移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日...
原创 毛... 一代伟人毛主席和开国上将许世友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咱今天就来聊上几句。 给许世友改名字 许世友本来...
原创 1... “老朋友,有幸又在这里和你重逢了!” 1949年12月25日,在四川省德阳市的孝泉镇,满脸和气的贺龙...
原创 2...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之后,美国伙同一些其他国家发动了朝鲜战争,甚至把战火烧到了我们的国土上。在这种情...
诸葛亮和庞统就荆州看法明明一致... 诸葛亮和庞统就荆州看法明明一致,却人为制造分岐分高下 其实荆州的战略地位要看实力。对于实力雄厚的曹魏...
原创 中...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掘之墓。从夏朝到清朝,历时4000年,期间产生了约500位帝王,他们...
原创 池... 日军侵华将领池谷半二郎少将,曾以运输参谋和作战参谋之职,在第十军、华中方面军、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