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编撰人员王爵英在整理档案的时候,发现了一份无人查收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这份喜报的主人名为蒋诚,是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
那个时候有个惯例,所有在前线立功的将士们,都会被记功,并且要向战士所在家乡有关部门寄出《喜报》
可是为什么这份喜报会出现在邮政局中,而非在蒋诚家中?王爵英决定找出原因,最后在喜报后面发现了一行字:
“由八区退回,查无此人”
这让王爵英很是感兴趣,便开始分析起来,按照多年的经验分析后,王爵英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被退回的喜报找到了主人
这份喜报的地址是四川省合川县四区兴隆乡南亚村,但在他的脑海中,合川县除了一个兴隆乡之外,还有一个隆兴乡。
王爵英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当时有关部门写错了地址,所以才会出现查无此人,喜报被退回的情况。
在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王爵英没有声张,并且还是不确定的一件事,所以决定自己先去调查清楚。
作为合川师范学校退休校长,王爵英的学生遍布合川县,而在他的印象中,有一个叫做蒋启鹏的学生,巧的是,这个蒋启鹏是兴隆乡南亚村人
一个叫蒋启鹏,一个叫蒋诚,这两个人还在一个乡,说不准还真认识。
王爵英一拍脑袋,决定先与蒋启鹏取得联系,随后,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核实,最终确定了的确有蒋诚这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蒋启鹏的哥哥蒋诚。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曾经在抗美援朝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兵,居然在合川县隆兴乡蚕桑站苦干了整整33年。
在找到这位老人的时候,蒋诚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岁月将其雕饰成为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随后这个消息传开,所有人都非常震惊。为了补偿老人,《合川日报》在最为醒目的位置上,用最大的照片,刊登了这份喜报。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老人,在上甘岭战役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蒋诚
1952年上甘岭战役爆发,这场战役,是中国建国以后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当时,漫山遍野都是弹壳、以及炮弹的碎片,在这次战役之中,我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因此付出了很多。
敌军6万多人,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为先进的热兵器,包括300多门大炮以及超过170辆坦克
我国志愿军虽不是赤手空拳,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再加上当时为了打赢,联合国军队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去进行轰炸
一边是地面上大炮坦克的攻击,一边是空中飞机的轰炸,这使得我军面临着极大的难关。
在几个小时之内,美军向我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共计发动了190万颗炮弹,以及5000多枚航弹
但所有的战士无一退缩,勇往直前,即便是子弹如水银泻地一般涌来,依旧没有人愿意做逃兵。
当时战士们已经几天没有喝水吃东西,因为所带来的食物以及粮食都没了,但战士们依旧在坚持。
战士们一直坚信,胜利属于我们,支援队伍总会到来。经过是11天断水断粮的等待,战士们终于迎来了蒋诚等人带领的援军
有了援军,战士们重新鼓舞了士气,而作为副班长的蒋诚,在某一冲锋之中,歼灭敌人400多人,战士们在看到副班长蒋诚的骁勇善战,更是坚定了我军会胜利的想法。
很不幸的是,在这次守阵杀敌的过程之中,副班长蒋诚受伤了。敌人的轰炸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而刚好落在蒋诚身边的一颗炮弹,划破了他的肚皮。
一时间血流如注,顾不得疼痛,蒋诚架起机枪,对准了敌人的轰炸机。
“砰!”只见敌机冒着黑烟坠毁,眼看着敌机坠毁,一个巨大的蘑菇云升起,蒋诚被蘑菇云淹没,副班长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等到蘑菇云散去,战友们才发现已经倒在血泊中的蒋诚,将其送到了前线的医院,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之下,这位老兵被抢救了回来。
宁愿做临时工,也绝不给国家添麻烦!
1955年,蒋诚复员退伍,回到家的蒋诚很快就回归到了平淡的生活之中。27岁的蒋诚很快就结婚生子,并且成为隆兴乡茧丝绸生产基地的一名临时工,这一干就是33年
婚后不久,妻子就发现蒋诚肚皮上有一道很深的疤,再三追问之下,蒋诚才说出了实话
听完丈夫的回答,妻子满脸心疼,眼泪止不住地流。但蒋诚却安慰妻子到:哭啥子,这不是活着回来了嘛!后来蒋诚一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其妻子讲道:“每次看见那道疤,心里就不是滋味!”
回归到平淡生活之中的蒋诚与妻儿过着贫苦的生活,但在这些年间,蒋诚从未想过要麻烦任何人,也从未向除了妻子任何人提及这段过往。
直到蒋诚的长子蒋仁军当了兵,蒋诚才向自己的儿女们讲出了这件事情,并且严肃地叮嘱大儿子,要记住三点:
一、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二、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三、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蒋仁军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踏踏实实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
1984年,蒋诚所在的村里要修一条路,但是在修到一半的时候,却发现资金不够,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件事情暂时搁置
而蒋诚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二话不说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并且还向当地的信用社借贷了2400元。
因为这件事情,蒋诚受到了全村人的爱戴,但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乐善好施的老人,居然是一位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
一日兵,一世情!
1988年9月,这份喜报再次回到了蒋诚的手中,彼时的蒋诚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随后在政府的帮助下,老人再次回归到了岗位上,并且有了正式工人的身份
其工资也被定为工人五级,并且能够拿到80元的工资,在1988年,一个月能够拿到80元的补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而他的孩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想过找政府帮忙呢?他回答道:国家还穷,不要给国家添负担
在这位老人心中,国家永远高于一切,作为一名退伍的老兵,蒋诚老人一直铭记党的教诲,任何时候都会以国家为先
2014年,彼时村里正在引进油橄榄扶持种植业,当时提倡土地流转,很多村民因为担心土地没了以后的日子没法过,所以一直都有反抗情绪
这让当地的村委会十分为难,但就在这个时候,蒋诚挺身而出,作为表率,将自家的3亩多地流转了出去,并且还帮助村委会向村民们阐述土地流转的好处。
后来这个村子的土地得以流转,当地经济也改善了不少。
2019年,合川区人武部慰问蒋诚,走进门就看见已经91岁高龄的蒋诚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蒋诚身上穿的还是当年的旧军装,头发几乎已经掉光,脸上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看见慰问人群,蒋诚连忙起身。
慰问者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向前搀扶住这位老人,在老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这个说不上富有的家。
在提到当年的上甘岭战役时,蒋诚老人眼中似乎充满了光,虽然口齿不伶俐,但是却依旧在一板一眼地讲述着那段艰苦的日子。
英雄迟暮,但灵魂不息!
众人默不作声,听着老人吐字不清却又铿锵有力的声音,众人满是心酸。有人问老人,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愿意找政府帮忙
老人摇摇头笑着说,国家要做的事情多得很!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
一众人更是非常感动,临走之前,慰问员握着老人的手告诉老人:老人家,咱们国家现在已经富啦,有困难随时找政府,您不要怕麻烦!
老人满眼笑意,嘴上应着:好好好!国家富了就好,国家富人民才能富!
步入晚年之后的蒋诚,经常会受邀来到县上以及镇上的学校去讲课。每次看到祖国的这些花骨朵,蒋诚都会喜笑颜开
跟孩子们在一起,蒋诚老人总是会笑得特别开心,他说:看到现在的孩子生活得这么幸福,自己跟战友当初那么拼命也算是值得了!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有记者来到合川去看望这位战斗英雄。此时的蒋诚已经是93岁高龄
这时的蒋诚已经失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就连自己的家人都认不出来,众人尝试与其沟通都无果
但在听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时候,蒋诚的面部开始颤动,并且还能够听到他硬生生挤出的6个字--雄赳赳气昂昂
随后,在记者询问:这一辈子后悔过参军的时候,老人语气坚定地说:不后悔!
记者接着询问:这么多年没人知道你就是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有遗憾吗
老人回答:没啥子遗憾,我为国家和人民,现在国家和人民也给了我不少!
虽然没有办法对众人的话做出回应,但是在回忆起这段历史的时候,老人依旧记忆清晰。
没有办法生活自理,也没有办法与人交流,老人却能够清楚地记得那战火纷飞的场景,记得自己的使命,这样的一位老人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因为相关部门的疏忽,使得这位老人在过了36年清苦日子后才得以正名,但老人从不后悔也从未埋怨过任何人。
老人年事已高,但腹部留下的疤痕还在,战友们拼尽全力的样子也还在,那场无比惨烈但大获全胜的战斗也依旧在老人的心中,这是一个中国老兵对国家的惦记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