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受门第所累的东晋名将,杨佺期为何难抒雄心壮志?
迪丽瓦拉
2025-07-07 11:34:07
0

“偓佺”,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以此为名,寄托对孩子长寿、拥有非凡能力和智慧的期望,杨佺期不负弘农杨氏之荣和父亲的期许,从戎半生抗外敌,累迁荆州司马、南郡相、龙骧将军、雍州刺史。然而这位外战无敌的名将却被卷入一场政治动乱中,死于野心家之手,自己的雄心壮志未得抒发,所效命的国家也最终灭亡,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郡望名族,自负盛名

弘农杨氏最鼎盛的时期是在东汉中末期,“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东汉虽然灭亡,弘农杨氏依然是顶级世家,杨骏与弟杨珧、杨济三人把控西晋朝政,包括杨佺期的祖父杨林,具以名望德行知名。

本该继续沐浴在家族的荣光之下,一生平步青云的杨佺期却并没有先祖那般好运,祖父杨林遭逢战乱死于乱华的胡人之手,其父杨亮并未在司马王族南渡时选择追随,就是晚了这一步导致不仅没能瓜分到东晋王朝的权柄,而且还因为先祖的名望过大导致被排挤,杨亮在梁州刺史一职上干到死都没能再把弘农杨氏带成东晋内的顶级世家。

杨佺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光复家族昔日的荣光,当时的人把他与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王珣对比,他都看不上,甚至“犹恚恨”,面对其他世家大族的排挤,“慷慨切齿,欲因事际以逞其志”。怎样才能更快复兴家族呢?杨佺期找到一条“捷径”——从戎。

但这条路却是十分曲折,因为从东晋始建起,把权的王公大臣们想的从来不是收回故土,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南渡的他们宁愿偏安一隅,与南方各级士族争斗,也不敢和不愿言北伐。司马王室与南北士族间重心都在内斗上,甚至坐视北方陷入混乱,有这样的皇帝和权臣,杨佺期复兴家族的雄心又怎么实现呢?

二、屡立战功,身陷囹圄

可天下局势并没有因为东晋的内斗便陷入停滞,前秦第三位君王苻坚素有大志,“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在他的带领下,前秦用了十余年时间便成功统一北方,只剩下据有江南地区的东晋,可惜的是大败于淝水,给了东晋喘息之际。

尽管苻坚没有因为淝水大败就心灰意冷,依然试图卷土重来,但北方难得的和平局面却因为这一大败分崩离析,不仅此前降于前秦的鲜卑、羌等部族酋豪纷纷举兵反叛,就连东晋也来“趁火打劫”,杨佺期率军北上,一度打到洛阳和长安,屡战屡胜,并得到了荆州刺史殷仲堪的招揽,至此杨佺期被卷入一场持续数年的政治内斗之中。

淝水之战的大胜,不仅延续了东晋王朝的统治,也让陈郡谢氏的声望达到鼎盛,但由于此战的最大功臣谢安、谢玄皆在不久后去世,晋孝武帝司马曜与弟弟司马道子成功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司马氏皇权,不过兄弟和睦的局面未能持续多久,二人都认为对方不是明君贤臣而互相争斗,殷仲堪正是孝武帝的心腹,被派往荆州掌握此形胜之地,以拱卫晋室。

殷仲堪虽然善于清谈和著文,但并不知兵,要来杨佺期可以说是补全自己的短板,杨佺期有个背景强悍的上司,可以说是未来可期。然而天公不美,原本在争斗中占据上风的孝武帝竟然死了,司马道子掌握实权,这引发了孝武帝心腹们的不满,孝武帝的内兄、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先是强逼司马道子杀了其心腹王国宝,后又联合殷仲堪及豫州刺史庾楷、广州刺史桓玄等人共同向京师开拔。

三、各退一步,兵败身亡

殷仲堪命杨佺期率军驰援王恭,可没想到的是王恭遭到了北府军首领刘牢之的背叛导致被杀,庾楷也被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击败,一时间杨佺期和桓玄等人进退两难。然而朝廷亦不知“叛军”虚实,只得慰抚他们,请求和解,但为了引起这些人的内斗,便以重利许诺杨佺期等人,只贬殷仲堪为广州刺史。

这一下子让殷仲堪极为愤怒,于是又命众人跟随自己,并言“若不各散而归,大军至江陵,当悉戮余口”,众人重新结盟,共推桓玄为盟主,又继续威逼朝廷。无奈之下,朝廷只得恢复殷仲堪的官职,并命他安抚所部。可就是这次出兵,让朝廷看出众人的势大想要逐个击破,杨佺期、殷仲堪的死期将至。

虽然将军队交给杨佺期统领,但殷仲堪十分忌惮他,尤其是此次在出兵与朝廷对抗后,杨佺期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从他的手下一跃而上成为与他平起平坐的存在,担心有朝一日会被其杀害。而桓玄之父桓温曾经营荆州多年,早已是此地的“土皇帝”,殷仲堪也不敢得罪,可就在这时,杨佺期与桓玄开战了。

原来,桓玄早已视荆州为囊中之物,于是垂涎其雍州刺史之位,在被杨佺期夺走后极为不满,而杨佺期自诩华夏贵胄之后,根本看不起桓玄等人,加上东晋朝廷的挑拨,两人随即爆发大战。殷仲堪选择与杨佺期站在一边而遭到桓玄的进攻,杨佺期邀请他与自己共守襄阳,可没想到殷仲堪却因为担心自己的地盘和军队被杨佺期吞并,诓骗杨佺期与自己合兵,两人被桓玄双双击败斩杀。

以家族为傲的杨佺期一生为门第所累,虽然身在门阀政治发展鼎盛的东晋,但既失根基,又因为先祖名望过于显赫而遭排挤,杨佺期根本没有机会施展报复,好不容易身居高位,随后却陷入一场内斗之中,最终遗憾退场,至此再也无人能够挽救东晋政权,大亨元年(403),桓玄篡位称帝,一年后被北府旧将刘裕等义军击败,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东汉这个战乱不断,群雄并起的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勇猛过人的武将:像邢道荣、典韦、吕布等人,可他作为三...
家族荣光: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 在河南省兰考县的一个幽静庭院中,鲍先生悉心珍藏着一枚珍贵的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这枚铜币是他祖父...
原创 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昔日三顾之 礼 得卧龙出山相助,而卧龙不负所望几经...
原创 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原创 若... 关于陈塘关被屠城,小时候的我们会认为是,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三太子,因此东海龙王一怒之下就淹了陈塘关。...
原创 明... 从古至今,县这个地儿划分一直都是个挺重要的单位。不管是知县还是县令,都是管这个县的最大的官。 知县与...
原创 怛... 怛罗斯之战的战败,真的是唐朝退出中亚、丢失西域的原因吗? 唐军 网络历史圈有这么一种唱衰唐朝的声音,...
四川启动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专...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加强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工...
原创 第... 公元前122年冬,汉武帝刘彻在陕西凤翔县南的雍城举行祭祀,实则是前所未有的狩猎活动,年号由此改为“元...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我国古代杀戮功臣最多的开国皇帝。他称帝之后,制造胡惟庸案、蓝玉等大案,将很多开国功臣杀掉了,...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烽火:五卅...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 第七期 烽火: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的抗争岁月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
诸葛亮是否架空刘禅导致其无能化... 一、白帝城托孤:权力交接的千古谜题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前将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原创 整... 整个明朝,倭寇的肆虐如同一片乌云,始终笼罩在东南沿海的天空。 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患”到万历年间的“...
原创 军... 1949年7月中旬,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三九师四一四团奉上级命令自宜昌渡过长江西进,进入长阳丹水一线。...
原创 留... 引言 鬼谷子,此人在我国历史上只闻其人未见其自身,但他仍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南朝文学家刘...
原创 周... 1928年3月,正在井冈山上的毛主席忧心忡忡。 部队刚刚上井冈山不久,斗争形势还是非常严峻,这块刚刚...
原创 各... 古人曾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360”这个行业数目。 只...
旧石器时代重要见证 揭秘吉林和... 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坐落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与红旗河交汇的玄武岩熔岩台地之上,分布范围超过4...
原创 诸... 诸葛亮是古代人物中智慧的象征,无论是正史中的表现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表现,都是那么的震撼人心,让...
原创 王... 一、理想主义者的致命天真 王安石变法,堪称中国史上最“网红”的改革。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