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是大王汉朝的建立者,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王朝,也是一个让周边邻国畏服的强大王朝,今天我们汉族的得名,也是因为这个王朝。汉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很长的王朝,东西两汉加在一起延续了四百多年。并且汉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不是既不是亡于农民起义,也不是亡于外族入侵的大一统的王朝,另一就是李唐王朝。刘邦建立了一个如此伟大的王朝,在世人眼里刘邦应该也是一个伟大的帝王,我认同刘邦的成就,但不觉得他伟大。为什么呢?
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为人太绝情,没人情味。比如有一次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的全军覆没,刘邦见势不妙落荒而逃,坐上夏侯婴的马车,夏侯婴放在今天来讲就是刘邦的专属司机,这位老兄因为马车赶的好,跑的快,救过刘邦父子的命,刘邦得天下后还被封了,看来当司机只要当的好也是前途无量。言归正传,刘邦坐上夏侯婴的马车,但后面项羽的楚军穷追不舍,情况很危急,当时车上除了刘邦和夏侯婴还有刘邦的儿子、女儿,就是后来的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人多嘛,当然马拉起来吃力,影响马的奔跑速度,眼看追兵要追上来了,刘邦很着急,为了保命就什么都不管了,自己的骨肉也不打算要了,几次把自己的两个孩子踢下马车,这样马就能快点跑,才能把追兵甩掉,保住老命。可能赶车的夏侯婴都看不下去刘邦这种绝情绝意的样子,几次下车又把孩子抱上马车,最后两个孩子算拣了条命。后来刘盈非常感激夏侯婴的救命之恩。
第二,为人没诚信,背信弃义。两件事来看,一件事就是刘邦与项羽地订了盟约,双方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项羽遵守双方盟约,撤兵了,但刘邦背信弃义突然去攻击项羽,项羽猝不及防,最后10万楚军被60万汉军围于垓下,楚军被围歼,项羽突围后乌江自刎。而且项羽绝对是一个比刘邦有情意的人,垓下之围时,项羽唱了一首歌,其中有一句“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就是骏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现在无路可走身陷重围,又该把你怎么安置?项羽在人生最艰难绝望的时刻,仍然还想着身边人的命运,而不是一味的只想着如何自己逃命,比起刘邦把亲生儿女踹下马车丟下不管,可谓天壤之别。还有一件事,就是韩信因灭楚的战功被刘邦封为楚王,但有人告其谋反,刘邦打算拿下韩信,其实就算没人告韩信谋反,刘邦也会收拾韩信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韩信作为异姓王,有军队有地盘又有能力,刘邦岂能容他。但又不敢直接派兵去捉拿韩信,因为韩信是军事奇才,刘邦差不多一半的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帮刘邦打下四国,直接率兵去打吧,刘邦还真不一定打得赢韩信。后来刘邦就用了卑鄙的办法,说自己出外巡视会见各路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云梦泽。”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韩信还蒙在鼓里,傻乎乎的去陈地见刘邦,结果被刘邦当即拿下,押送到长安。此后一举一动都处在刘邦的控制下,后被吕后诛杀,解除了自己一个心腹大患。韩信的下场让人觉得很可悲,也可见刘邦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以上就是我对刘邦的看法,我本人不喜欢冷酷绝情不讲信义之人,所以我不觉得刘邦伟大。当然有的人推崇为达目的尔虞我诈不择手段的做法,那就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