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蒙古国多次申请加入苏联,为什么总被拒绝?苏联:做好缓冲地角色
迪丽瓦拉
2025-07-08 00:35:39
0

每当我们提到外蒙古,心中总是充满遗憾,因为在1945年以前,这片土地是我们固若金汤的领土一部分。外蒙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现在的蒙古国和当时的唐努乌梁海(现为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总面积接近180万平方公里。

在1945年,苏联对抗日本关东军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持外蒙古的现状不变,意即让蒙古国和唐努乌梁海继续独立存在。

事实上,早在1921年唐努乌梁海在苏俄的操控下已宣布独立,苏俄同时声明不将该地纳为己有。三年后的1924年,蒙古国在苏联的支援下也宣布独立。

这两个地区本应有相同的命运,但事实上却大不相同。从现状来看,图瓦共和国已经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而蒙古国则保持了独立国家的状态。这是因为什么呢?

唐努乌梁海有着坚实的俄族群众基础。

在沙俄时代,沙皇已经安排了许多俄族人迁移到唐努乌梁海。在1912年之前,这里的俄族人口已超过5000人。到了1917年沙俄崩溃之前,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了超过2万人。

这些俄族人在唐努乌梁海定居后,不仅购买了大量土地,还涉足采矿和商业,逐渐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居民。此外,沙俄还支持了一批当地贵族,提供各种利益,使他们支持沙俄。

最关键的是,由于当时北洋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不足,唐努乌梁海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依赖于沙俄的供给,久而久之,当地形成了对沙俄的依赖。

因此,尽管唐努乌梁海在当年没有正式成为苏联或俄联邦的一部分,但它们与俄国的联系十分紧密。

实际上,在1941年,唐努乌梁海已派军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

到了1944年,该地区主动请求加入苏联,苏联也同意了这一请求,只是没有公开报道而已。

蒙古国则更像是苏联的一个殖民地。

与唐努乌梁海相比,蒙古国的俄族移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时期,这里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俄族移民。

因此,这里没有像唐努乌梁海那样强烈的俄族群众基础。但是,代理人肯定是存在的,无论在沙俄还是苏联时期,都培养了大量的代理人。

这些代理人感恩苏联,让他们得以建立自己的国家。因此在二战期间,他们曾多次向苏联捐赠大量物资。要知道,当时的蒙古国人口只有60多万,几乎是一穷二白,他们几乎掏空了家底来支持苏联,这显示了代理人的重要性。

二战结束后,蒙古国像唐努乌梁海一样,多次申请加入苏联,但始终被拒绝。无论是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时代,都出于各种考虑拒绝了这一请求。

虽然这些请求没有成功,但蒙古国与苏联的关系却更像是殖民地。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蒙古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首先,苏联在蒙古国驻扎了15万大军,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又增派了大量兵力进驻蒙古。当时蒙古国总人口也就100万左右,但有数十万苏军在此驻扎。

其次,苏联在蒙古自由开采各种矿产,几乎没有任何阻碍。蒙古国地广人稀,矿产丰富,但苏联挖走了多少,根本无法统计。

再者,蒙古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只有苏联一家。当地的皮毛、肉制品只能出口到苏联,因此严重依赖苏联的经济支援。换句话说,一旦苏联不再购买,蒙古国立即就无钱可用,更难以购买所需的各种物资。

这种关系实际上可以用殖民和被殖民来形容,不难看出蒙古国为何被戏称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那么,为何苏联坚决不将蒙古国纳入自己的版图呢?

蒙古国的领导层曾多次申请加入苏联,无论是在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时代,都有记录显示。

但苏联每次都决定拒绝,这背后有何深意?难道不想多得一片1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吗?事实上,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苏联需要这片土地作为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区。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钟爱缓冲区。二战期间,为了建立东方前线的缓冲区,苏联曾占领了芬兰的部分地区、波罗的海三国、波兰部分地区和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等。

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因此,苏联必须防备,而缓冲区成了双方之间的必需品。

斯大林曾直言,俄国地域广阔,如果有军队从蒙古切断俄国东西方的联系,尤其是西伯利亚铁路,那么俄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蒙古国地大人稀,作为中苏两国的缓冲区再适合不过。虽然苏军可以自由进出,我们

却无法触及这片土地。

其次,苏联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战期间的谈判中,外蒙地区被决定保持现状。如果蒙古国在战后加入苏联,势必会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对。

从邻国友好的角度考虑,苏联无需制造更多麻烦。毕竟他们已实际控制了蒙古国,无需过分强调名义上的统治。这样做反而可能增加两国之间的矛盾,考虑到两国已有的多重矛盾,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再者,蒙古国的独立基础是雅尔塔协议。

当年在雅尔塔协议中,苏联已要求保持外蒙地区的现状,即唐努乌梁海归属苏联,而蒙古国继续独立。

事实上,1945年蒙古国通过全民公投正式走向独立,这一决定当时的中国也是认可的。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基于雅尔塔协议。

如果苏联擅自将蒙古国并入自己的领土,那就等于公开撕毁了雅尔塔协议,后续的麻烦将不胜枚举。这样做会使任何一方都可以不遵守规则。

此外,苏联认为蒙古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蒙古国地广人稀,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和矿产。但苏联地大物博,对蒙古的这些资源并不感兴趣。

如果苏联接管这样的地区,反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去开发,对苏联而言,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既然可以随意索取,为何还要主动承担责任?

还有,苏联当时在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

二战前的世界历史是一段殖民历史的悲剧。当时的世界基本上是英法西葡荷等列强的天下。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各种殖民地,英国甚至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随着二战的爆发,这些老牌殖民帝国逐渐退场,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大霸权。

虽然美苏存在对立,但在推动第三世界殖民地独立上,他们却意外地达成了共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的霸权。因此,苏联也承担了推动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自主的责任。

如果苏联公然将蒙古国这个已独立的国家并入自己的领土,那么第三世界国家会如何看待苏联呢?

1961年,蒙古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按理说,这已经确定了其独立国家的地位,蒙古国再想加入苏联基本是不可能的。但蒙古国的领导人依然在不懈地申请加入苏联。

这种情况怎么解释呢?可以视为一种表达忠诚的行为,也可能是他们真心希望加入苏联。

如果不表达忠诚,这些领导人可能就无法继续执政了。他们真心希望加入苏联吗?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加入苏联后,他们可以获得苏联的大量支持,有了这样的靠山,生活肯定会更好。#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身为业余爱好者,我们尝试着假设一下,如果太子朱标还活着,并且成继位当上了皇帝后,...
原创 为...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时,清朝的同治皇帝载淳去世,年仅19岁,他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八位皇帝,他也是...
原创 抗... 西湖三杰指的是死后安葬在杭州西湖边的三座民族英雄墓:岳飞、于谦和张煌言。 岳飞和于谦的大名如雷贯耳,...
原创 他... 他是华老的接班人,是在“浮夸风”盛行时期不跟风,实实在在的领导人,是相当出色的父母官。 他曾推广科学...
原创 曹... 蜀汉被灭时,东吴为什么不出手救援? 可别说人家没救。 东吴那边真的派人过来帮忙了。 《三国志》当中...
一个词概括宋代饮食风尚,你想到... [宋]佚名《春宴图卷》 宋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繁荣的时期,在中国饮食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一时...
原创 它... 它是秦国两大工程之一,被誉为镇川之宝,其伟大程度比肩长城! "水旱从人,不知,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原创 陈... 陈以勤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四川南充,他小时候十分聪明,伯父陈大道对其十分器重,表示::“我们...
原创 为... 对于封建专制王朝来讲,杀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是常规操作。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被...
原创 西... 引言 去年暑假,电影《封神:朝歌风云》的上映,殷商和西周的历史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片中“八百...
烟台发现一处古墓群,年代包括战... 大皂许家村墓地位于烟台市蓬莱区新港街道,是在推行考古前置工作中新发现的一处墓葬区。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原创 从... "选人用人"在我国古代就是选官,或者选吏。官吏在古代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除了最高的皇权、相权外,各级...
原创 朱... 朱英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湖南郴州桂阳县,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他在年仅五岁的时候就...
原创 战... 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风云变幻的纪元,诸侯争霸,英雄辈出。在这个时代,秦国和赵国的对决尤为激烈,...
原创 八... 司马懿没有想到,自己10年努力,为子孙打下江山,却败给了一个叫司马越的侄孙。司马越,两次带走晋朝中兴...
原创 郭... 众所周知,朱元璋为了让其皇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登上皇位,可谓煞费苦心,将胡惟庸、蓝玉、冯胜、傅友德、王弼...
原创 为...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深受两人喜爱。在武则天一朝时,她权柄极重,仅次于太子李显与梁王武...
原创 为... 文:正史漫谈 图:来自网络 前言 中国封建历史上,每当新的王朝建立,由于权利的排他性,曾经休戚与共的...
原创 三... 一部《三国演义》蕴涵的铁血豪情、智珠对决、儿女烟云,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味,无穷的遐想。但是,细思之...
原创 范... 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不仅是政界的佼佼者,更是文坛上的一颗耀眼之星。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但他始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