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提到外蒙古,心中总是充满遗憾,因为在1945年以前,这片土地是我们固若金汤的领土一部分。外蒙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现在的蒙古国和当时的唐努乌梁海(现为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总面积接近180万平方公里。
在1945年,苏联对抗日本关东军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持外蒙古的现状不变,意即让蒙古国和唐努乌梁海继续独立存在。
事实上,早在1921年唐努乌梁海在苏俄的操控下已宣布独立,苏俄同时声明不将该地纳为己有。三年后的1924年,蒙古国在苏联的支援下也宣布独立。
这两个地区本应有相同的命运,但事实上却大不相同。从现状来看,图瓦共和国已经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而蒙古国则保持了独立国家的状态。这是因为什么呢?
唐努乌梁海有着坚实的俄族群众基础。
在沙俄时代,沙皇已经安排了许多俄族人迁移到唐努乌梁海。在1912年之前,这里的俄族人口已超过5000人。到了1917年沙俄崩溃之前,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了超过2万人。
这些俄族人在唐努乌梁海定居后,不仅购买了大量土地,还涉足采矿和商业,逐渐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居民。此外,沙俄还支持了一批当地贵族,提供各种利益,使他们支持沙俄。
最关键的是,由于当时北洋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不足,唐努乌梁海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依赖于沙俄的供给,久而久之,当地形成了对沙俄的依赖。
因此,尽管唐努乌梁海在当年没有正式成为苏联或俄联邦的一部分,但它们与俄国的联系十分紧密。
实际上,在1941年,唐努乌梁海已派军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
到了1944年,该地区主动请求加入苏联,苏联也同意了这一请求,只是没有公开报道而已。
蒙古国则更像是苏联的一个殖民地。
与唐努乌梁海相比,蒙古国的俄族移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时期,这里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俄族移民。
因此,这里没有像唐努乌梁海那样强烈的俄族群众基础。但是,代理人肯定是存在的,无论在沙俄还是苏联时期,都培养了大量的代理人。
这些代理人感恩苏联,让他们得以建立自己的国家。因此在二战期间,他们曾多次向苏联捐赠大量物资。要知道,当时的蒙古国人口只有60多万,几乎是一穷二白,他们几乎掏空了家底来支持苏联,这显示了代理人的重要性。
二战结束后,蒙古国像唐努乌梁海一样,多次申请加入苏联,但始终被拒绝。无论是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时代,都出于各种考虑拒绝了这一请求。
虽然这些请求没有成功,但蒙古国与苏联的关系却更像是殖民地。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蒙古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首先,苏联在蒙古国驻扎了15万大军,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又增派了大量兵力进驻蒙古。当时蒙古国总人口也就100万左右,但有数十万苏军在此驻扎。
其次,苏联在蒙古自由开采各种矿产,几乎没有任何阻碍。蒙古国地广人稀,矿产丰富,但苏联挖走了多少,根本无法统计。
再者,蒙古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只有苏联一家。当地的皮毛、肉制品只能出口到苏联,因此严重依赖苏联的经济支援。换句话说,一旦苏联不再购买,蒙古国立即就无钱可用,更难以购买所需的各种物资。
这种关系实际上可以用殖民和被殖民来形容,不难看出蒙古国为何被戏称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那么,为何苏联坚决不将蒙古国纳入自己的版图呢?
蒙古国的领导层曾多次申请加入苏联,无论是在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时代,都有记录显示。
但苏联每次都决定拒绝,这背后有何深意?难道不想多得一片1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吗?事实上,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苏联需要这片土地作为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区。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钟爱缓冲区。二战期间,为了建立东方前线的缓冲区,苏联曾占领了芬兰的部分地区、波罗的海三国、波兰部分地区和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等。
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因此,苏联必须防备,而缓冲区成了双方之间的必需品。
斯大林曾直言,俄国地域广阔,如果有军队从蒙古切断俄国东西方的联系,尤其是西伯利亚铁路,那么俄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蒙古国地大人稀,作为中苏两国的缓冲区再适合不过。虽然苏军可以自由进出,我们
却无法触及这片土地。
其次,苏联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战期间的谈判中,外蒙地区被决定保持现状。如果蒙古国在战后加入苏联,势必会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对。
从邻国友好的角度考虑,苏联无需制造更多麻烦。毕竟他们已实际控制了蒙古国,无需过分强调名义上的统治。这样做反而可能增加两国之间的矛盾,考虑到两国已有的多重矛盾,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再者,蒙古国的独立基础是雅尔塔协议。
当年在雅尔塔协议中,苏联已要求保持外蒙地区的现状,即唐努乌梁海归属苏联,而蒙古国继续独立。
事实上,1945年蒙古国通过全民公投正式走向独立,这一决定当时的中国也是认可的。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基于雅尔塔协议。
如果苏联擅自将蒙古国并入自己的领土,那就等于公开撕毁了雅尔塔协议,后续的麻烦将不胜枚举。这样做会使任何一方都可以不遵守规则。
此外,苏联认为蒙古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蒙古国地广人稀,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和矿产。但苏联地大物博,对蒙古的这些资源并不感兴趣。
如果苏联接管这样的地区,反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去开发,对苏联而言,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既然可以随意索取,为何还要主动承担责任?
还有,苏联当时在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
二战前的世界历史是一段殖民历史的悲剧。当时的世界基本上是英法西葡荷等列强的天下。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各种殖民地,英国甚至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随着二战的爆发,这些老牌殖民帝国逐渐退场,失去了霸主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大霸权。
虽然美苏存在对立,但在推动第三世界殖民地独立上,他们却意外地达成了共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的霸权。因此,苏联也承担了推动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自主的责任。
如果苏联公然将蒙古国这个已独立的国家并入自己的领土,那么第三世界国家会如何看待苏联呢?
1961年,蒙古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按理说,这已经确定了其独立国家的地位,蒙古国再想加入苏联基本是不可能的。但蒙古国的领导人依然在不懈地申请加入苏联。
这种情况怎么解释呢?可以视为一种表达忠诚的行为,也可能是他们真心希望加入苏联。
如果不表达忠诚,这些领导人可能就无法继续执政了。他们真心希望加入苏联吗?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加入苏联后,他们可以获得苏联的大量支持,有了这样的靠山,生活肯定会更好。#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