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功臣集团这个词,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就是西汉初年,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是因为功臣这个群体,在国家建立后,都会被开国皇帝以各种理由架空。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无论做法为何,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国功臣皆为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人物。他们自然也有能力篡夺皇帝的天下,开国皇帝活着或许能压得住他们,一旦开国皇帝死去,那他们就会对新皇帝产生极大威胁。有鉴于此,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如此行事。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西汉的建立者汉高祖刘邦,就没有压制功臣集团。除了被他封为异姓诸侯王的功臣之外,像萧何曹参这种跟随在刘邦身边的功臣,就没有受到刘邦的清算。而正是因为刘邦没有清算这些功臣,所以他们在日后铲除诸吕的过程中。
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功臣集团完全压制了刘姓诸侯王,自行选择了皇帝人选。这在后世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西汉初年的诸侯王是掌握实权的,不像后世王朝君权高度集中,诸侯王被架空,所以朝中重臣可以自行选择皇帝。
当时的诸侯王如果不满,完全可以起兵夺位。那么为什么功臣集团能够压制刘姓诸侯王呢?这里面大概有两点原因,首先自然是刘邦留下的遗言,除了非刘姓不王,这句保护刘姓诸侯王的话之外,还有一句特别重要的话。那就是不义者背天子起兵,天下共击之。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诸侯王私自起兵是重罪,会被天下共击之。而这个许可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就掌握在掌控中央实权的功臣集团手中。作为刘姓诸侯王,如果反对功臣集团,那功臣集团就可以拿出这条遗言对付反对他们的诸侯王。
这是诸侯王的第一点顾虑,其次功臣集团也掌握着中央政府的所有军队,军事实力并不弱。而反观诸侯王这边,或许他们的军事实力加总起来可以超过中央政府。但问题在于,所有诸侯王都想当皇帝。他们能不能妥协出一个当皇帝的人选来保证团结呢?
如果不能,那么他们就是一盘散沙。而功臣集团因为有了共识,所以内部团结一致。加之他们也有试探性的怀柔手段,比如齐王刘襄有头功,但没有当上皇帝。那不要紧,我封你的兄弟当王。本来你家只能有一个齐王世袭罔替,现在我给你两个王,你高兴不?
综上所述,功臣集团能够压制诸侯王的原因,就是刘邦的遗言,加上手中掌握的军事实力。以及自己的怀柔和分化手段,还有诸侯王内部无法团结一致。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