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没有尽全力镇压美国独立?
迪丽瓦拉
2024-06-29 18:35:03
0

原标题:英国为什么没有尽全力镇压美国独立?

其实美国爆发独立战争,很大程度上跟1756年到1763年的七年战争有关,七年战争时期,英国在全世界与法国和西班牙抢夺殖民地,战争的结果是英国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但从法国手上抢到了加拿大,还把法国从印度也彻底赶了出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殖民霸主。

不过英国也只是在七年战争中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实际上英国为此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首先是外交上的孤立:

法国人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夺去了加拿大和印度,自然不服气;

虽然英国在战争中与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结盟,但也仅限于借钱,根本就不出力,搞得腓特烈二世在欧洲大陆同时跟法国、奥地利和俄国这三大强国死磕,一度被打得差点崩溃,战争结束后普鲁士人就恨透了英国人;

西班牙割让了佛罗里达给英国,为这事就一直耿耿于怀。

其次是经济上的损失,其实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总共耗费了12亿英镑,刚开始的时候英国人觉得虽然花了这么多钱,但是得到了面积广阔的殖民地也值得,在英国人看来,殖民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会很快磨平他们在战争中的开销。

但事与愿违,因为英国人在北美殖民地根本就收不到税,当地的人们不但不会主动交税给英国政府,还会想方设法地逃税,征不到税也没办法,总不能挨家挨户地去强征吧,所以英国人也只能收点关税,每年只有24万英镑。

只有24万英镑也就算了,可为了统治北美,开销还很大,每年的开销竟然是税收的4倍以上,这就让英国人捉急了,早知道这是个亏本的买卖,之前还花那么多钱去打这场仗干嘛?脑子有病吧?

可仗也打完了,地也占了,总不能吐出去还给法国人吧,于是英国人就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税款征收,这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看来,就是英国在压迫他们了,于是在七年战争结束后的第13年,北美人民不堪压迫,奋起反抗,独立战争也就爆发了。

独立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75年到1777年,这段时期英国占据了主动权,战争主要在北方地区展开,美国人被英国打得节节败退,接连丢失了重要城市纽约和费城,好在1777年10月美国人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才勉强止住了英国人的攻势,但战争形势并没有扭转。

第二阶段从1778年到1781年,这个阶段是战争的转折阶段。眼看美国人被英国反复按在地上摩擦,而且军队也被打倒了缺衣少穿的地步,富兰克林、汉密尔顿(美国第一任财长)这些美国的开国元勋就跑到欧洲去拉起了赞助。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念,法国和西班牙很快就对富兰克林的风投产生了兴趣(富兰克林也是个非常富于人格魅力的人),这两个国家在七年战争中都被英国打得够呛,正愁气没地方撒,一看有人送枕头了,那有不接的道理?于是很快,法国和西班牙就加入了战争,正式对英国宣战。

这个时候英国人也急了,赶忙废除强制法令和茶税法,但这个时候大陆会议已经同意与法国缔约,字才刚签下,那有毁约的道理?到了1780年,英国又跟荷兰爆发了英荷战争,荷兰自然就加入了美国阵营,一起跟英国人干了起来。

随着法国的加入,战局就被彻底扭转了过来,法国前后出动了近10万军队帮美国人作战,有了法国的强力加盟,美国人也就打得越来越顺手了。

除了直接出兵,美国的盟友们还积极出钱,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向美国提供了800万美元的资助和各种贷款,西班牙援助了65万美元,荷兰向美国提供了180万美元贷款,此外,富兰克林等人还在欧洲募集了200万英镑的捐款,解决了独立战争三分之一的开销。此外,美国有90%的弹药由欧洲提供,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法国。

在法国这些欧洲强国的帮助下,美国人逐渐扭转了战局,英国人被逼到了海岸线的几座城市。

第三阶段从1871年到1783年,这个阶段是美国取得全面胜利的阶段。1781年4月,大陆军开始了战略反攻,当年8月,康瓦利斯率7000名英军死守约克镇,随后被美法联军包围,康瓦利斯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于10月17日投降,此战史称约克镇大捷,此后英国就放弃了对美国的镇压,虽然双方还有些战斗,但也只是些零星的战斗,战事大局至此结局。

其实纵观整个独立战争,虽然美国联合了法国、西班牙等国一度把英国打得够呛,但英国也并非无法扭转战局,当时英国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陆军总数在108000人左右,战斗在北美的陆军为48000余人,英国实际上还有很大的余力向北美投放兵力。

但英国人最终还是放弃了北美的战争,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问题。对于英国人来说,之前花了12亿英镑去打一场殖民地战争,之后殖民地也并没有给英国带来财富,反而成了累赘和负担,在1700年到1800年的100年间,英国政府的债务就从1420万英镑增加到了4.56亿英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七年战争和独立战争时期形成的。

为了殖民地,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打仗,打完了没有利益,闹起独立来还要为殖民去打仗,何苦来哉呢?

对于这个问题,后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不要尝试着去控制殖民地,而是去跟殖民地搞贸易,因为贸易能产生财富,一旦打起仗来,贸易没法搞,反而要支出大量的军费,所以北美要独立的话就让他独立好了,独立出去了也就没了负担,就能专心搞贸易了。当然,北美刚闹独立的时候,英国还是舍不得的,毕竟那么大一块地丢了,换了是谁都会心疼,可到后来,为了北美殖民地,还先后跟欧洲几大强国干了起来,就实在得不偿失了。

其实不仅是独立战争后期,即便是美国建国以后,英国也有的是机会灭了美国,到1803年的时候,英国的陆军就达到了80万人的规模,而当时美国的人口也才500多万,后来在1812年到1815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人很轻松地就占领了美国的首都,火烧了美国总统府(白宫是在哪之后建的),可以说如果英国人真的下了决心去占领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全是有机会的。

但问题就在于,一旦占领了就会陷入之前的困境,美国人会成天跟你对着干,你就要在当地大量驻军,统治成本就会很高,而在一片动乱的情况下,你又能收到多少税呢?赔本的买卖之前做了,之后还要再来一次吗?

所以后来英国人也是想明白了这点,就索性让美国独立算了,承认美国的独立反而卖了美国的人情,以后也好跟美国做生意,通过贸易,反而还能从美国那里赚到钱,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身为业余爱好者,我们尝试着假设一下,如果太子朱标还活着,并且成继位当上了皇帝后,...
原创 为...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时,清朝的同治皇帝载淳去世,年仅19岁,他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八位皇帝,他也是...
原创 抗... 西湖三杰指的是死后安葬在杭州西湖边的三座民族英雄墓:岳飞、于谦和张煌言。 岳飞和于谦的大名如雷贯耳,...
原创 他... 他是华老的接班人,是在“浮夸风”盛行时期不跟风,实实在在的领导人,是相当出色的父母官。 他曾推广科学...
原创 曹... 蜀汉被灭时,东吴为什么不出手救援? 可别说人家没救。 东吴那边真的派人过来帮忙了。 《三国志》当中...
一个词概括宋代饮食风尚,你想到... [宋]佚名《春宴图卷》 宋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繁荣的时期,在中国饮食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一时...
原创 它... 它是秦国两大工程之一,被誉为镇川之宝,其伟大程度比肩长城! "水旱从人,不知,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原创 陈... 陈以勤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四川南充,他小时候十分聪明,伯父陈大道对其十分器重,表示::“我们...
原创 为... 对于封建专制王朝来讲,杀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是常规操作。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被...
原创 西... 引言 去年暑假,电影《封神:朝歌风云》的上映,殷商和西周的历史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片中“八百...
烟台发现一处古墓群,年代包括战... 大皂许家村墓地位于烟台市蓬莱区新港街道,是在推行考古前置工作中新发现的一处墓葬区。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原创 从... "选人用人"在我国古代就是选官,或者选吏。官吏在古代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除了最高的皇权、相权外,各级...
原创 朱... 朱英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湖南郴州桂阳县,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他在年仅五岁的时候就...
原创 战... 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风云变幻的纪元,诸侯争霸,英雄辈出。在这个时代,秦国和赵国的对决尤为激烈,...
原创 八... 司马懿没有想到,自己10年努力,为子孙打下江山,却败给了一个叫司马越的侄孙。司马越,两次带走晋朝中兴...
原创 郭... 众所周知,朱元璋为了让其皇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登上皇位,可谓煞费苦心,将胡惟庸、蓝玉、冯胜、傅友德、王弼...
原创 为...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深受两人喜爱。在武则天一朝时,她权柄极重,仅次于太子李显与梁王武...
原创 为... 文:正史漫谈 图:来自网络 前言 中国封建历史上,每当新的王朝建立,由于权利的排他性,曾经休戚与共的...
原创 三... 一部《三国演义》蕴涵的铁血豪情、智珠对决、儿女烟云,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味,无穷的遐想。但是,细思之...
原创 范... 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不仅是政界的佼佼者,更是文坛上的一颗耀眼之星。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但他始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