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绝招解放农奴为何在俄国效果不大两个原因让他吃瘪
迪丽瓦拉
2024-06-29 18:35:34
0

原标题:拿破仑的绝招解放农奴为何在俄国效果不大两个原因让他吃瘪

拿破仑战争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就是解放农奴,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解放了大量农奴,因此拿破仑在欧洲大陆赢得了大量粉丝和带路党。1812拿破仑进攻农奴最多的俄国自然也是出了这个大招,但是效果很差劲,主动投奔拿破仑的农奴少得可怜,相反大量农奴而拿起武器和拿破仑对抗,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就是俄国的农奴还是信奉东正教的农奴,他们普遍把沙皇当作是东正教的救世主。这就是沙俄的特殊国情了,俄国的农奴从来都是东正教的虔诚信徒,对沙皇的感情很深厚,因为沙皇真的会在他们被抢走时充当救苦救难的救世主。东欧是一片充满杀戮和掠夺的土地,从16世纪到18世纪晚期两个多世纪的战争中一共有两百多斯拉夫民众被抢到了克里米亚和中亚的奴隶市场,而沙皇按照东正教传统是有救助所有东正教信徒的义务,沙皇的小金库每年都出钱从奥斯曼帝国、克里米亚汗国那里赎人。黑海、中亚的奴隶贸易禁绝后,沙皇还经常救助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各国民众,今天克里米亚出身的某网红检察官祖上就是被沙皇救助的一战塞尔维亚难民,在斯拉夫民众眼中沙皇还真就有这个光环。

沙皇俄国是欧洲文化水平最低的国家,到拿破仑战争结束八十年后的1897年沙俄的识字率也只有24%,拿破仑战争时期大部分农奴都不识字(注意是大部分,极少部分识字的农奴可是人生赢家),他们都是听着东正教的宣传长大的。

沙俄东正教和皇室就是一家人,罗曼罗夫王朝的开国太祖米哈伊尔的父亲就是东正教的牧首,这是罗曼罗夫家族最能拿得出手的“官位”,罗曼诺夫家族祖上并不是公爵,在贵族中并不是最顶流,他们因此加强了沙皇等于救世主的宣传。因此造成了沙俄历史上的奇景,那就是沙俄农民起义也要找到若干个冒牌沙皇,比如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几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以她死鬼老公的名义发动的,彼得三世没啥治国安邦的本事,但凭着沙皇的金字招牌照样在民间有惊人的号召力。罗曼诺夫满朝灭亡后,农奴之子邓尼金也积极为沙皇家族复仇起兵。沙皇在俄国民众心中等于救世主,也是率领他们和异教徒、异端开战的最高领袖,在宗教加成下大部分农奴真不会背叛沙皇,在拿破仑入侵时民族和宗教矛盾是大于阶级矛盾的。

其次沙俄的农奴阶层很复杂,土豪的农奴还真不欢迎拿破仑的解放。你没看错,确实有土豪农奴存在,这还是欧洲古已有之的现象,不是沙俄的专利。在德意志历史上有农奴骑士阶层,这个阶层在查理曼大帝时期就有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组织的地方就有腐败,贵族庄园的管家们经常在主人看不见的时候给自己多要些费用,中世纪有文化、能算账的人才很少,贵族们迫不得已也认同了这种现象,一来二去德意志地区不少农奴管家也有了丰厚的身价,可以置办起全套骑士装备。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情景在中世纪并不少见,法国国王甚至认命了一个农奴管家充当宫廷总管,英国贵族还经常收取土豪农奴管家的赎身钱。德意志皇帝们的庄园最多,手下的农奴骑士也最多,德意志皇帝甚至用农奴骑士参与战争、充当官吏,农奴骑士是德意志皇帝和贵族争斗有利的工具。

沙皇俄国地广人稀,贵族们大多在彼得堡、莫斯科混圈子,或者正在军中服役,俄国农村识字阶层又少,因此贵族庄园中也有了土豪农奴。在沙俄农奴之间也有不少官方认可的阶层,武装奴仆(贵族参军时带的私人奴仆,地位甚至高于一般自由民,是16、17世纪俄国重要的武装力量,他们也有官方认可的土地)、契约农奴、国有土地农奴(主人就是沙皇本人,沙皇拥有俄国近四成的农奴)、纳税农奴等阶层都是农奴身价和地位却差得很远。1812年拿破仑进攻时,大贵族夏洛塔·利芬手下就有一个名叫瓦西里·沃罗宁的土豪农奴,这个农奴拥有很多驳船,是科斯特罗马省最富有的商人(沙俄贵族理论上是不能直接经商的,所以这个农奴有多少股份是主人的实在说不清,这和古罗马时代类似)。瓦西里·沃罗宁还有一个名叫彼得·波诺马廖夫的女婿,他的女婿自然也是农奴,彼得是方圆数百里唯一精通文字的农奴,当上了沙俄政府农奴社区政府办事员(按照沙俄法律农奴在杜马中也是有代表的)。瓦西里·沃罗宁和女婿彼得都是农奴中的土豪和能人,一般的沙俄官吏都奈何不了他们。

战争爆发后,夏洛塔·利芬作战很积极,表示自家的农奴愿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沙俄战争部长巴克莱的秘书亲自到自家庄园来挑人,结果却是他的庄园里一共有40名新兵(按照百分之一的人口比例征兵)不愿意上战场,他们情愿交钱。夏洛塔·利芬很通情达理,就让自家庄园内17户土豪农奴代为交款,这17户农奴平均每户出资2000卢布,2000卢布大约是一个俄国少将的年收入,总数34000卢布也是一笔巨款,它相当于沙俄在1814年前线部队三个月后勤支出的三十分之一。

这笔钱土豪农奴们交的很痛快,让当时的莫斯科贵族们目瞪口呆。贵族和富有、中产的农奴之间有复杂的关系,拿破仑战争期间贵族们愿意保护自己名下的农奴,让他们在自己的旗帜下作战,不用像一般农民那样被强制当兵25年。

沙俄的农奴制度很复杂,拿破仑一个政治正确的口号还真的解决不了全部问题,遭遇沙俄农奴抵抗也在情理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在古代,女子一般很早就要出嫁,通常十三四岁左右就结婚了。如果到了十八岁还未出嫁,往往会被人戏称为“大...
原创 原...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故事广为人知。勾践在越国被吴王夫差打败、国破家亡后,经历了二十...
原创 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中原腹地的洛阳城,曾是繁华帝都,如今却残破不堪,街道上随...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当中原王朝强盛,总会重视西域的治理,把西域牢牢掌控在手中。但许多人会好奇:西域大...
原创 如... 谈到华佗,许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神医”二字。确实,他堪称古代医学的传奇人物:外科手术的先驱、麻沸散...
原创 北... 在北洋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草莽江湖逐渐变得成熟,但其命运却早已被“宿命”所决定。正如古话所说,“前因决...
林徽因致费慰梅:“我们的《边城... 1935年,林徽因(右四)与金岳霖(左一)、费慰梅(右二)、费正清(右一)等在北平天坛交谈 沈从文的...
“五星出东方”,它在说什么? 本文转自【石榴云/新疆日报】; 2025年10月,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出土30周年。30年前...
每一位妇女都是破晓的光与逐梦的... 历史的长卷中,女性的名字从未缺席。从花木兰“万里赴戎机”的飒爽,到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壮;从张...
原创 恽... 1931年,恽代英在狱中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他的死震动了许多人,连狱中的同伴也纷纷为他组织悼念...
原创 犹... 谁是哈同?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了解犹太人往往是通过民国时期上海哈同夫妇的发家史。哈同先生的经历就像...
原创 清... 好的,我将原文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改写,增加细节描述,提高可读性,同时保持原意: --- 这组老照...
【潮课】烽火岁月里的浙南“重要... 古鳌头海关的历史,是鳌江作为浙南重要通商口岸的“活档案”。早在唐代,这里就已成为对外交流的节点,历经...
原创 吏... 如果您有机会穿越回中国古代,在朝廷里当个大官,有三个顶级职位摆在您面前: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两岸观察丨台湾光复的历史昭示:... “10月25号,日本代表在台北中山堂签字投降。沦陷五十年的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万千的台湾同胞,再见天...
永乐店镇高杰:用果实见证播种与... 星河长明,人间有光。总有一些身影,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不凡;总有一种力量,于无声中叩击心灵。他们或许是...
原创 大... 在古代,近亲结婚和高子女夭折率的问题非常突出。可以说,如果现代父母不经过学习就成为父母已经够可怕了,...
原创 曹... 曹操去世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称帝,按照传统,曹丕也追尊父亲为武皇帝,并设立了曹魏的太庙。为了表彰那些...
原创 从...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匈奴”是一个古代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在我国北方的广袤草原上。西汉时期,匈奴的势...
原创 明...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追求美丽和时尚,这种爱美之心从未改变。古代女性对鞋子的关注也由汉朝开始萌芽,到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