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没有他还会有明治维新吗?为什么说朱舜水是日本的恩人?
迪丽瓦拉
2025-07-08 06:32:26
0

朱舜水在日本讲学处

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提到一个在日本的中国人朱舜水,称他为“明的遗民”。在今天的日本茨城县(历史上的水户藩),还矗立着朱舜水的铜像。一个流亡日本的中国人,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至今仍受日本纪念?那是因为朱舜水给日本明治维新埋下了种子。

一、朱舜水原本的目的

朱舜水,原名朱之瑜,浙江余姚人,明末五大学者之一。东渡日本后自号舜水,以示不忘故乡之水。崇祯十一年(1638年),朱舜水以文武全才第一被推荐到礼部。但朱舜水见世道崩坏、政治黑暗,即便入仕也不得有所作为,故辞官不做,专注于学问。

明朝士人

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5月南京弘光朝成立。为了拉拢江南人心,弘光朝征辟了大量江南才子,也包括朱舜水,但朱舜水仍不就任。1645年,南京、余姚皆沦陷,江南处处生灵涂炭,醉心于文化的朱舜水遂开始入世。他投奔在浙江东北抗清的鲁王监国。但鲁王和福建唐王互争正统,削弱了抗清统一战线的建立。此时的朱舜水想要仿照伍子胥借吴兵的故事,遂三渡安南、四渡日本以“乞师”。但此刻越南内乱,无力北上;日本的德川家则刚结束百年战乱,也无力对抗处于上升期的清朝。朱舜水所有的“乞师”活动全都宣告失败。

1659年,鲁监国北上反击清军,三度逼近南京,最后却因西南孙可望、福建郑成功不能配合而失败。朱舜水全程参与了鲁监国的反攻战略,在灭国危机面前,明朝官僚竟然还在内斗,这让朱舜水对反清复明之事感到极度失望。1659年战役失败后,朱舜水再抵日本,并希望留居。

江户时期的日本

二、给朱舜水开的后门

朱舜水以儒学、实学而闻名,加之他四次来日,和西部日本的地方官吏都有接触。在长期接触中,西日本统治阶层、儒学界深知朱舜水的本事和大名,对其十分敬佩。

此时的日本正在奉行锁国令,只有中国、朝鲜、荷兰人能来长崎贸易,但不得留居本土,只能集中在海外的出岛上。朱舜水来日寻求政治避难,这在日本是从未有过的。历史上的确有大量中国人来日,但多为活不下去的平民,中国名士大儒来日寻求政治避难,朱舜水还是第一位。日本长崎的官员和儒学学者们不愿放弃这位大儒。于是柳川藩儒学者安东守约将自己一半的俸禄送给朱舜水,帮其在日本过活;同时利用人脉给朱舜水造势,宣传朱舜水的学问,以求闻达于幕府。最后经幕府裁定特批,朱舜水获得了永久居留权。

明代士人

三、朱舜水的实学

朱舜水为什么精通、精于甚至是广泛宣传实学呢?因为历史开的一个玩笑。朱舜水幼时便精通古学,以《诗》《书》见长,青年时被称为余姚四贤。但他不擅长八股,至40岁仍屡试不中。过不了科举,就当不成官。他又不满足于皇帝特赏的官职,于是一怒之下,朱舜水开始反思体制问题,终于琢磨出了八股虚浮之弊,程朱理学之误。针对大明推崇的宋明理学,朱舜水最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反驳论,以经世致用为口号,以探求实学为武器,目的就是颠覆宋明理学。

而此时日本的思想界奉宋明文化为瑰宝,中央幕府建立了以理学家林氏为首的儒学体系。但日本千年来学习中华,地方社会已经出现了日本民族主义、日本本土文化的萌芽,开始探求脱离中国影响的办法。为了脱离中国影响,就需要从思想上颠覆中国理学。于是日本各路人马纷纷下场,可日本的这些文化工作者们本身就经历了理学教育,如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日本就陷入了逻辑怪圈。越反驳理学,越要用理学。在这个时刻,朱舜水带来了从根本上颠覆理学的新方法——实学。

明朝儒生

四、构建水户学成为日本国师

在反华的诸人中,最积极的就是德川亲族水户藩。此时的水户藩还不是御三家。原本德川家康定的御三家为纪州(领国规模56万石)、尾张(规模62万)、骏河(规模55万石)三藩。这三家的藩主可以作为将军后补,政府官职上都为正三品大纳言。而水户藩仅是纪州的分支,规模28万石,官职只能当从三品权中纳言。1634年,骏河藩绝嗣,水户藩才顶替成为御三家。但由于财政极度困难,水户藩不能和纪州、尾张相比。

为了提高水户藩的存在感,当时的藩主德川光圀(guó)便大玩民族主义,狂贬中国,将日本吹得是天上有地下无,以迎合日本愚民天选之子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解构中华学说,成了他最热心的事,根本目的就是从源头切断中华影响。于是德川光圀对朱舜水备加殷勤,极力邀请朱舜水来水户定居,以便早晚聆听他的教诲。

德川家

1665年,在德川光圀极力请求下,朱舜水进入江户的水户藩宅,光圀执弟子之礼迎接,晨昏定省,早晚问安,殷勤备至。在水户藩宅的会见,使二人快速达成默契,光圀给朱舜水提供薪水,帮助其在日本生存,朱舜水则用名声来带动光圀地位的提高。二人的关系颇像今天网络大V带小弟,帮小弟涨粉;小弟给大V报酬。当然二人的关系不能这么简单地庸俗化。水户藩编写过《舜水先生文集》,里面提到朱舜水给光圀写过许多如何当明君的建议,所以在水户藩看来,舜水和光圀二人完全就是一副臣忠主贤的模样。自此朱舜水成了水户藩顾问,又被誉为日本宾师。

德川亲藩

文史君说

与朱舜水活跃于日本传播学问不同,中国方面因明清鼎革,反而出现了对中华习俗的反动。因此日本大肆宣传中国已经由夏变夷了,称之为华夷变态。而日本因为朱舜水等人传播了真正的汉学,所以日本由夷变夏,自称小中华,是中华文明的正统传人。自此日本对中国再无仰视和尊重,反而认为中国是“藩”。水户藩编写的《大日本史》,赫然将中国列在“藩部”上。

近代社会,日本也遭到列强入侵,也沦为了双半社会,但日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第一,它地方小、人口少,其社会能快速变革。治理一个村的难度肯定比治理一个国家简单,这就是日本能快速调头西化,中国却艰难挣扎的重要原因。第二,就是朱舜水给日本传播了实学。日本因水户实学的传播,在幕末掀起了尊王斥霸思潮,最终演化为倒幕运动。而日本的宫崎市定在《中国史》中说因为满清是异族,所以就要刻意维护汉族传统,以证明自己的正统和继承性,避免违和感,因此清朝特别注重宋明理学的巩固,结果使得宋明理学、八股取士等空谈之风在中国更加顽强。从这里来看,朱舜水来日对近代日本影响极大,可以说没有朱舜水,倒幕维新不会如此顺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5个月之后,赵国战败。 赵国曾经赖以为长城的草原飞骑在秦国的打击之下全军...
原创 有... 《水浒传》中,我们最熟悉的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玉麒麟卢俊义几乎承包了梁山众好汉的武功担当,而如此武...
原创 南... 背景 之前《齐明帝是如何诛杀先帝子孙的?杀得一个都不剩了吗?》说到,旁支篡位的齐明帝在生前惦记着自己...
原创 蒋... 1975年4月5日,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士林官邸中,年近九旬的蒋介石在睡梦中停止了心跳。 虽然身边的医...
原创 外... 秦朝地处西陲,虽然有山川之利,易守难攻,但却也因为国土促狭,人口稀少,没有太多杰出人才。但历代秦王励...
原创 黄... #优质作者榜# 黄埔军校曾走出来许多出色的将领,比如说陈赓、罗瑞强,还有国军的胡宗南、王耀武等等,他...
国际学生在盘龙城参与暑期田野考... 近期,在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9名国内外学员将在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接受为期五周的课堂专...
原创 民... 都说“民以食为天”,“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熟人见面打招呼,第一句一定是“吃了没”,“吃好”也是...
原创 关... 关羽是前三国真正主角,诸葛亮是后三国真正主角,何为主角? 曹老板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他虽然常年给人印...
原创 雍... 《百官行述》这是一部足以要挟百官制约朝政的书册,由前吏部主事任伯安搜集整理他用了十年记录了三百多位清...
原创 蒋... 杨虎,曾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1959年,杨虎却因涉嫌叛国被毛主席下令逮捕。这究竟...
原创 彭... 前言 1953年7月27日上午9点,彭德怀、李克农等人步履稳健,仪态盎然的走进了朝鲜板门店的谈判大厅...
原创 她... 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女子,她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在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清新的风。 鲁迅先生称她为“仙女”...
原创 《... 《亮剑》:中国看起来这么弱,为什么总是打不死,还越打越强 在电视剧《亮剑》中,旅长说过一段很让人震撼...
原创 三... 三国最强的4支军队,一支大败魏延,一支围困赵云,一支打怂张郃。 在三国时期除了有万人敌战将之外,还...
原创 金... 在任何时代“落后就要挨打”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宋朝时期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中原王朝的内部趋于团结...
原创 没... 古往今来,瘟疫就是一种令人发指的传染性疾病。因为瘟疫对于人们来说,远比战争更可怕。战争是可以看得见的...
原创 1... 1959年,毛主席对曾志说:趁江青未至,速将贺子珍迎来。 时隔22年,两人再次相见。毛主席为什么提出...
原创 诸... 东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混乱时期,朝廷因为皇位更替频繁导致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管理,当连年天灾降临...
原创 手... 朝鲜金领袖视察军队时,身边总有一个人形影不离。他就是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朴在京大将。关于朴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