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百粤冠祠,感受陈家祠的百年岁月
迪丽瓦拉
2025-07-08 08:03:29
0

编者说:

陈家祠是岭南传统建筑的代表,也是广府文化中祠堂文化的具象体现。作为宗族祠堂,它在当年发挥着维系宗族关系,便利宗族子弟,加强宗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传统作用,如今,随着时代变迁,陈家祠的职能转变,作为市民公共文化空间,它正在发挥更大更广泛意义的作用,为岭南文化提供展示传承发展之地,为更多市民提供身心放松休憩的宁静之所。

7月18日,“瓷骨画心映百梅——吴茂英瓷板画展”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吴茂英的梅花主题瓷板画数十件,展览持续至今年9月。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广东地区最负盛名的清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为馆址,该馆已于2017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历经百余年风雨,是广东现存2万余座祠堂中首屈一指的存在;如今,陈家祠不仅入选“羊城八景”之一,还是广州市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是观众了解广州、了解广府传统建筑艺术的必备打卡地。

古祠留芳

岭南建筑艺术明珠

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十九年(1983年)落成。它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作为“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之后到1959年成立“广东民间工艺馆”,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几经风雨,光彩依旧。

走进陈家祠,大门匾额书写“陈氏书院”,厅堂轩昂,空间宽敞,廊庭秀美,庭院幽雅。据介绍,陈家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结构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

陈家祠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享有“百粤冠祠”“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等美誉。郭沫若都曾赋诗称赞:“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来陈家祠该关注什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黄海妍表示,陈家祠作为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者,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工艺,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陈家祠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AAAA级景区。“陈家祠凭借着‘三雕、二塑、一铸、一画’的岭南七绝建筑装饰特色,吸引了众多观众慕名前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黄海妍介绍,去年到陈家祠的观众参观量达到188万人次,“今年参观人数还会更高,因为今年1-6月的参观人数已经达到132万人次。为满足更多市民游客观赏需要,陈家祠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会延长开放时间,开馆时间延长到18时。”

肩负使命

修复保护百年古祠

作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陈家祠经历多次保护修复。黄海妍介绍,“从广东民间工艺馆成立开始,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肩负起保护陈家祠的重担,60多年来,我们对陈家祠的保护经历了抢救性保护、复原保护、科技保护三个阶段。”

记者在陈家祠了解到,陈家祠的抢救性保护进行了两次。一次是1958年,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迁出后,广州市文管会以保持不塌不漏为原则,对陈家祠组织实施了第一次复原;另一次是从1981年3月至1983年2月,陈家祠在16个施工单位和一大批工艺师、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22个维修项目,主体建筑基本恢复原貌,之后广东民间工艺馆复馆,陈家祠主体建筑再度正式对外开放。

“重新对外开放后,陈家祠的工作人员继续研究保护陈家祠,想方设法搜集历史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文物本体进行复原修缮,一点点寻找陈家祠的历史原状。”黄海妍说。

此外,陈家祠从新世纪开始,逐步完成了前广场地面降回历史标高;复原正门前石狮子基座;重竖旗杆、恢复旗杆基座;恢复祖堂神案构件等项目。今年1月,陈家祠灰塑保养维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该馆恢复开放以来,组织的第8次灰塑保养维护,维护面积达1285平方米。

为了保护这座百年古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建设了“古建筑安全动态监测系统”,形成“陈家祠文物预防性保护智能监测平台”,实现古建筑结构安全动态变化情况的信息化、实时化;针对白蚁危害问题,2017年底陈家祠引入白蚁病害监测系统,布置监测点122个,至2020年增加至160个监测点,成功将白蚁拦截在古建筑以外。

提升服务

让观众满意而归

陈家祠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尤以石湾陶器、广州彩瓷、广绣、潮绣、象牙雕刻、潮州木雕、端砚、剪纸等最为丰富,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

黄海妍介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常设《百粤冠祠——陈家祠及岭南建筑装饰艺术》《岭南民间百艺》等常设展览,常年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近些年,我们对陈家祠的展品进行梳理,举办各种展览,向观众介绍和展示了具有浓郁岭南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其中与深圳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金木交辉——岭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绘精品展’还获得2022年度的全国十大精品展览的优胜奖。”

出于对陈家祠建筑本体保护的需要,陈家祠建筑上没有照明装置,黄海妍介绍,为了让市民游客在夜间也能观赏陈家祠建筑装饰之美,该馆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正立面夜间景观展示项目”(即“陈家祠光影秀”)。该项目综合运用灯光照明、投影和虚拟展示等技术制作,全方位展现陈家祠作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魅力。据了解,“陈家祠光影秀”于2023年9月27日启动,标志着陈家祠正式进入全新的光影时代。自今年春节开始,这个光影秀在法定节假日每天19时30分、20时30分各上演一场。

对于近期广州多家文博场馆实行免预约进馆,黄海妍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便民措施,但是这个措施还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免预约进馆,一般来说,针对的是观众体量不是很大的文博场馆,而陈家祠这种每天参观人数过万人的场馆,如果取消预约机制,可能会在参观秩序上造成一些混乱,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

现在正值暑期,预约到陈家祠参观的观众不断增加,黄海妍说,“我们一直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提供高质量服务作为我们的宗旨,除了做好对观众的开放工作,还开展各种展览教育活动,开发特色的文创产品等,随着暑期的来临,我们会全力以赴,让来到陈家祠的观众都能满意而归。”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海报设计 武君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5个月之后,赵国战败。 赵国曾经赖以为长城的草原飞骑在秦国的打击之下全军...
原创 有... 《水浒传》中,我们最熟悉的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玉麒麟卢俊义几乎承包了梁山众好汉的武功担当,而如此武...
原创 南... 背景 之前《齐明帝是如何诛杀先帝子孙的?杀得一个都不剩了吗?》说到,旁支篡位的齐明帝在生前惦记着自己...
原创 蒋... 1975年4月5日,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士林官邸中,年近九旬的蒋介石在睡梦中停止了心跳。 虽然身边的医...
原创 外... 秦朝地处西陲,虽然有山川之利,易守难攻,但却也因为国土促狭,人口稀少,没有太多杰出人才。但历代秦王励...
原创 黄... #优质作者榜# 黄埔军校曾走出来许多出色的将领,比如说陈赓、罗瑞强,还有国军的胡宗南、王耀武等等,他...
国际学生在盘龙城参与暑期田野考... 近期,在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9名国内外学员将在盘龙城国际田野考古暑期学校接受为期五周的课堂专...
原创 民... 都说“民以食为天”,“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熟人见面打招呼,第一句一定是“吃了没”,“吃好”也是...
原创 关... 关羽是前三国真正主角,诸葛亮是后三国真正主角,何为主角? 曹老板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他虽然常年给人印...
原创 雍... 《百官行述》这是一部足以要挟百官制约朝政的书册,由前吏部主事任伯安搜集整理他用了十年记录了三百多位清...
原创 蒋... 杨虎,曾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1959年,杨虎却因涉嫌叛国被毛主席下令逮捕。这究竟...
原创 彭... 前言 1953年7月27日上午9点,彭德怀、李克农等人步履稳健,仪态盎然的走进了朝鲜板门店的谈判大厅...
原创 她... 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女子,她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在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清新的风。 鲁迅先生称她为“仙女”...
原创 《... 《亮剑》:中国看起来这么弱,为什么总是打不死,还越打越强 在电视剧《亮剑》中,旅长说过一段很让人震撼...
原创 三... 三国最强的4支军队,一支大败魏延,一支围困赵云,一支打怂张郃。 在三国时期除了有万人敌战将之外,还...
原创 金... 在任何时代“落后就要挨打”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宋朝时期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中原王朝的内部趋于团结...
原创 没... 古往今来,瘟疫就是一种令人发指的传染性疾病。因为瘟疫对于人们来说,远比战争更可怕。战争是可以看得见的...
原创 1... 1959年,毛主席对曾志说:趁江青未至,速将贺子珍迎来。 时隔22年,两人再次相见。毛主席为什么提出...
原创 诸... 东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混乱时期,朝廷因为皇位更替频繁导致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管理,当连年天灾降临...
原创 手... 朝鲜金领袖视察军队时,身边总有一个人形影不离。他就是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朴在京大将。关于朴在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