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真宗,曾经开创咸平之治让国强民富,但为何没能善始善终呢
迪丽瓦拉
2025-07-08 13:33:00
0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而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宋真宗赵恒,就没有做到毛主席所说的“一辈子做好事”。

宋真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咸平之治”,让当时的宋朝国强民富,但是到后期他居功自傲,整天沉溺于封禅之事,还广建宫观,造成劳民伤财,将前期创下的国力、财力消耗殆尽,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他也没能善始善终,最终前功尽弃。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宋真宗的不平凡经历。

一。即位初励精图治,开创了“咸平之治”

宋真宗即位初期,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贤臣打理政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励精图治,做出了许多壮举,出现了政治清明、国强民富的良好局面。

在政治方面,宋真宗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他所颁布的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清心、奉公、修德、务实、明察、勤课、革弊),成为一个传诸后世的良好廉政理念。

在宋真宗看来,“清心”、“修德”就是廉政的源头,就能实现“德治”。 而“德治”就是以道德教育,来启迪官吏的道德良知,使之不去越轨,但它必须与“法治”相结合:以法律约束,令其奉公守法,不敢贪污。

除此而外,他还建立了《官员选拔任用制度》,主要内容有:官员有试用期,试用官员转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员保举;建立官员档案,凡犯贪污罪者都记录在案,后期不得录用。

以及《渎职惩处制度》:是一套监察官员的渎职惩处制度、选拔的标准和职务回避制度。目的是加强监察官员自身的廉政建设。制度规定对监察官员台官(御史)的选拔,有严格的标准:首先要廉洁无私,纠弹不避权贵;其次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从政的实践经验。

该制度还规定实行官亲回避制度:凡宰执所荐之人,以及宰执子弟,亲戚和属官,一概不得充任台官。以防止宰相奏举御史,御史必然与宰相结党营私,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的不良现象出现。

这些廉政举措,让宋真宗执政初期,实现了确实的政治清明,并且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宋真宗朝廷还采取减免赋役、重视农业技术、平抑粮价、引进高产作物“占城稻”等促进农业的各项措施。使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蓬勃发展,而且贸易盛况空前。

在文化建设方面,宋真宗为推动消费,增加社会消费时间,及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丰富老百姓的业余生活,自创了五个节日(天庆节、先天节、降圣节、承天节、天贶节等),并规定在这些节日期间,不得用刑,禁止施行死刑。

真宗把国家政治生活中大事的日子新设为节日,并制定详细的活动内容,还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划拨大量经费以保证节日活动的开展,这对官员休假制度等都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乃至当代官方节日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的休假还是拜真宗之所赐)。

宋真宗还特别重视文化教育,脍炙人口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出自他的名篇《励学篇》。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应天府书院”也正是宋真宗赐名的。

综上所述,宋真宗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勤政治国,较清明的政治和日趋繁荣的经济,使北宋社会出现了“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让宋朝成为了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朝代,经济总量占世界比率最大的朝代,中国封建王朝生活水准最高、最繁荣的时代。

二。后期弱点显现,让前功尽弃

当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国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威胁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时,宋真宗软弱的缺点显现无疑,他惊慌地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

妥协派们主张迁都避战,宋真宗拿不定主意,幸亏这时新上任的宰相寇准挺身而出,他坚决主张出兵抵抗来犯之敌,并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鼓舞前线将士斗志。真宗只得同意亲征。

看见皇上御驾亲征,宋军部队士气大振,他们乘机大败辽军。辽军立即陷入被动,被迫请求议和。寇准等主战派建议真宗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辽军。

可宋真宗却畏惧辽军的声势,并考虑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便决定同意双方议和。毕竟他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也算情有可原吧。于是,宋、辽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从而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的战争。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起初认为自己,创立了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后来在权臣王钦若的挑拨下,竟然错怪寇准让他签了个城下之盟。于是,他罢免了寇准,任命王钦若、丁谓为相。

宋真宗从此之后,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反而致力于封祀之事,粉饰太平,广建宫观,劳民伤财,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

由于他装神弄鬼的折腾,几乎把前期的积蓄挥霍殆尽,到其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三。老wu评说

宋真宗后期的拙劣行为,是他先天软弱,缺乏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等性格决定的,加上他缺乏宋太祖、宋太宗二位前任皇帝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战争经历与经验。因此错失了大好形势下,收复“燕雲十六州”、统一祖国的机会,后期他又因弃良臣、用奸臣,不思进取而走入下坡通道。

总之,宋真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咸平之治”,让当时的宋朝国强民富,但是到后期他居功自傲,整天沉溺于封禅之事,还广建宫观,造成劳民伤财,将前期创下的国力、财力消耗殆尽,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他也没能善始善终,最终前功尽弃。他前期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值得称赞,但后期软弱无能、居功自傲的不良性格与作风应予批评及批判。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蒙...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秦始皇最重视的将军蒙恬是怎么被迫害致死的,赵高假传圣诏赐死扶苏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弄死...
原创 敬... 周总理是我党我军的领袖人物,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位,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当了26年的...
原创 当... 综述 在历史上,每个朝代在建立后,都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都城,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国家壮大起来。都城的选址...
原创 孙... 孙权是汉末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他继承父兄的基业,最终鼎足江东,建立了东吴政权,和曹操、刘备争夺天...
原创 为... 前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此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奋勇南下,追歼残...
原创 清... 所谓文字狱,就是因文字的缘故而引发的罪案。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专制政策的一部分,文字狱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
原创 当...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朱... 朱元璋的一生可谓坎坷传奇。他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小时候因家境贫困无法接受教育,只能为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原创 七... 汉初几代统治者,多不重视文学。高祖马上得天下,对文学不肩一顾;惠帝、吕后以黄老思想为主,不甚重视文学...
原创 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义熙元年十一月,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职位上,经过八十五天的“煎熬”...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 原标题:三星堆考古又“上新”,新出土文物有玉石器坯料、废料、成品、半成品等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
原创 《... 《唐朝诡事录》原著同名小说是魏风华所著,这部剧是在小说基础上进行原创改编的。剧中涉及到的许多案子都是...
原创 日... 要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简直罄竹难书,它们在中国强大的时候派出国家里最优秀的人才来唐朝学习汉文化以...
原创 粟... 粟裕为何仅授大将?并非谦让,与陈毅另一副手相比还差一点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粟裕被授予开国大将...
原创 回... 前言 1980年冬,梁兴初和爱人任桂兰搬到了北京军区赵家楼招待所。在女主人的布置下,新家的装饰虽然朴...
原创 此...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当中,有一个十分特殊的职业,那就是皇宫当中的太监。 要成...
原创 梁... 前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一位书生看不下去了,他非常生气,想我泱泱大国竟然被一个弹丸小国给欺负至此,简...
原创 长... 1951年1月的朝鲜战场上,刚刚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紧张的进行休整。 而此时的作战...
原创 拥... 就国民党落败原因,蒋介石在临别之际给出答案! 提起蒋介石的名字,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民国时期那也是叱...
原创 国... 1949年9月19日,担任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中将,联合地方政府领导包尔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