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其人生可以说是充满戏剧性的。
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帝王,溥仪见证了清朝的没落、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新中国的建立……而他本人,也从权利的巅峰沦为一阶平民,相信其中滋味只有溥仪自己心里才明白。
纵观中国历史,在所有帝王当中,溥仪可以说是第一个被离婚的皇帝。
溥仪的一生先后有5任妻子,皇后郭布罗·婉蓉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位,剩余的四位分别是李玉琴、谭玉龄、文绣和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
婉蓉应该在我眼里是5人当中最漂亮和最具有气质的一个,但也是溥仪最不待见的一个。由于清朝的覆灭,加上溥仪生理方面的缺陷以及失宠,婉蓉逐渐沉沦甚至染上鸦片,后期更是被溥仪打入冷宫成了摆设。
为了表示对婉蓉的惩罚,1937年溥仪经亲属介绍相中了正在北京中学读书、年仅17岁的谭玉龄。随后谭玉龄放弃学业和溥仪结婚,被溥仪按祖制“册封”为“祥贵人”。
相比较婉蓉,谭玉龄可以说备受溥仪的宠爱,“进宫”以后,溥仪时常和谭玉龄相伴左右,就算自己没有空,也会要求侄媳女客陪她散心,生活上颇为照顾。
溥仪喜欢摄影,也留下不少的存世照片,这其中遗留下来的照片中,谭玉龄是最多的。其中有一张照片背后,还有溥仪亲笔所写“我的最亲爱的玉龄”八字。由此可见,溥仪对谭玉龄确实有着比较深的感情。
之所以溥仪对谭玉龄宠爱有加,这和谭玉龄聪明能干、聪颖贤惠、善解人意等诸多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满洲国”的皇帝,溥仪和日本人沆瀣一气是被世人所诟病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其实溥仪也并不想这样。对日本人,溥仪同样是知道其狼子野心的,但他也确实无奈,为了他的皇帝宝座,他除了依附于日本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在世人对其一片口诛笔伐的声中,谭玉龄却表现出难得的善解和贤惠,每次溥仪在日本人面前受气闷闷不乐时,她总会安慰溥仪:“现在身不由己,你需要忍耐……”
谭玉龄这些话,我想无疑是对溥仪心里最大的慰藉,至少他还有倾诉的对象。或许这就是溥仪一直对谭玉龄有很深感情的原因所在。
从17岁嫁给溥仪,5年的时间里,溥仪和谭玉龄一直相敬如宾、恩爱有加。但是这段时光却随着谭玉龄的突然离世划上了一个句号。
1942年8月13日,谭玉龄感觉身体不适,溥仪听闻以后立刻找了医生来为其诊治,服用药物以后,病情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本以为过个一两天会好,不想仅仅到8月14日,谭玉龄便直接撒手人寰。
谭玉龄的突然离世,对溥仪打击是非常大的,溥仪将自己关在屋内很长时间不见任何人,没人知道他在里面干了什么。
谭玉龄去世后,溥仪“追封”谭玉龄为“明贤贵妃”,并按照皇室的规格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当时整个长春市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的“皇帝”居然还有这样一个贵妃。
葬礼过后,关于谭玉龄因何离世在坊间可谓是众说纷纭,毕竟谭玉龄去世时才年仅22岁,而且去世得如此突然。
“有说是伤寒病;有说是感冒;有说是膀胱炎;也有说是用错药;还有说是被毒害身亡的。”
不过对于坊间的种种传闻,都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佐证,而溥仪也是对此事闭口不言,谭玉龄的死因一直悬而未解。
1945年8月21日,随着日本的投降,乘坐飞机出逃的溥仪也被苏军俘获成了阶下囚。
1946年8月,也就是事隔一年后,溥仪被当作证人出席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目的就是审判当年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战犯,诸如东条英机、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等人,这一次,溥仪可以说迎来人生最硬气的时刻。
在法庭上,溥仪不仅详细阐述了日军的累累罪行,更是痛斥日本对自己如何胁迫、如何监视等等。特别是提到自己的妻子谭玉龄时,溥仪的情绪开始失控,他在法院大声怒批:
“我的妻子当时只有23岁,我俩非常和睦,但她却被日本人给害死了。”
说到气愤处溥仪直接怒拍桌面指着对面的日本战犯们吼道:
“我知道她是被谁害死的,就是吉岗中将!”
溥仪此话一出,当时整个法庭上鸦雀无声,大家都十分震惊。虽然溥仪这样阐述,但日方却抵死不认,溥仪最后也没有直接证据只能作罢。
不过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却有这样的描述:
她的死因,对我至今还是一个谜。她的病,中医诊断只是说是伤寒,并不是个绝症。后来,我的医生黄子正介绍市立医院的日本医生来诊治。吉冈这时说要照顾,破例地搬到宫内府的勤民楼来了,就这样,在吉冈的监督下,日本医生给谭玉玲进行了医治,不料在进行治疗的第二天,她便突然死去。
可见,溥仪虽然当时什么都不说,但是对于谭玉龄的突然离世,却是一直耿耿于怀的。说归说,但就连溥仪自己也是没有一点证据证明谭玉龄就是被日本人害的。
所以时至今日,查遍资料,也没有任何关于谭玉龄到底因何身死的确切说法,谭玉龄的死也成了至今无法解开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