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重回故宫,看到画像摆错了,专家却不屑一顾,溥仪:那是我爹
历史发展的轨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这个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小吏,这一切都与身份无关。在大时代洪流的冲击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事物应运而生,而那些不适应新时代的旧事物就只能被冲垮。政权被颠覆也正是如此,大家都知道近代是我国封建专制与民主相互轮替的时期,随着1911年的第一声枪响,皇帝这个称谓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生在这个不合时宜的年代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注定是悲惨的。
溥仪虽然是皇帝,但是他的人生没有过多的选择权,就连成为皇帝这件事情上也同样是如此,溥仪两岁的时候,光绪帝驾崩后继无人。慈禧抱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想法,把立储君的念头放在了溥仪身上。就这样溥仪被强制性带入了紫禁城,又在懵懵懂懂间继位,成了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时间过去了四年,也就是1911年,6岁的溥仪这一年,军阀浩浩荡荡地打入了北京,在他们的逼迫下裕隆太后代年幼的溥仪发出退位声明。和继位时一样溥仪迷迷糊糊间退了位。
随后便是长达6年的囚禁生活,溥仪慢慢的长大他明白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清朝已经成为过去时了,1917年被赶出宫后,溥仪漂迫了许久,辗转反侧间他来到了东北,当地的日本关东军见了溥仪得知他是曾经的皇帝,动起了利用溥仪加速入侵我国的计划。溥仪明知道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不过此时的他已经被复辟帝制的想法逼得走投无路了,当溥仪听见日本人要利用他建立伪满洲政权时,溥仪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同意了。
一直到1945年日本人战败,溥仪跟随溃散日军逃亡途中被苏联抓获,关押了5年后接着遣送回国关押,等他再次恢复自由身时正赶上新中国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阶段。看着老百姓们各司其职,生活富裕安康,年过半百的溥仪知道中国已经走过了动乱,再想着复辟显然不可能了。思量着这些年飘飘悠悠犹如一叶扁舟的生活,一种苍老感涌上心头,溥仪很怀念幼时紫禁城的日子,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再回去看一看。
一念至此,溥仪再也按耐不住急迫的心情,回到家中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第二日起了个大早,溥仪穿戴工整规规矩矩的来到故宫前购买了门票,时隔数十年溥仪终于又回到了曾经的家。只是和之前的来去自如不同,故宫已经成为了国家的财产,他想要进来也要买票才行,也许是触景生情吧。溥仪感觉自己的心中非常压抑,不过“回家”毕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所以他又调整好情绪继续逛了起来。
缓缓推开院落一角的房间,溥仪抬头向屋内望去,只见古旧的陈设里一张明的发亮的画像映入眼帘,画中人是一副满清贵族打扮的男子,服饰奢华、器宇不凡。再往下一瞅赫然标注着光绪帝三个大字。看到这,溥仪不禁勃然大怒,他立马找到了故宫里的专家告诉他们画上的人不是光绪帝。专家差异的看着溥仪恼羞成怒的样子竟然乐了,他讥笑着反驳溥仪:“那你告诉我画上的人不是光绪还能是谁?”
看着专家的不屑一顾,溥仪也没有客气直接回了一句:“那是我爹。”随后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专家一听不敢言语了,既然溥仪是末代皇帝那么他断然不可能连自己的伯父都不认识吧,看来的确是工作人员弄错了。事情解决后,溥仪再回首望了一眼生他养他的故宫,然后跟着离开的人群走了,封建时代被社会摒弃了,作为前朝君主世界再大也没了他溥仪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