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有1614人被授予了少将及以上军衔,这些人被称为“开国将军”。除了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之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要数五十七位开国上将了。这五十七位将军每一位都是骁勇善战,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很多人说上将的排名不分前后,但是如果讨论起来哪几位最能打仗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五位绝对会在其中。
第一位:杨勇
杨勇将军是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湖南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部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并且取得汾离公路伏击战的胜利。1944年,担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在任期间重挫日伪,歼敌万余人。1947年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一职,战斗期间打出了野战军单独攻坚并且歼灭国民党一个师两个旅的辉煌战绩。淮海战役中,杨勇将军歼灭国民党一八一师五千多人并且生擒了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1953年5月,出兵朝鲜战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亲自指挥了金城战役,重挫美韩联军。
第二位:韩先楚
韩先楚将军是湖北人,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韩先楚作战善于奔袭,总能出其不意的挫败敌人,杜聿明和卫立煌就曾经慨叹道:“韩先楚是一位虎将,动作迅速,就像旋风一般。”因此韩先楚也被称为“旋风司令”。韩先楚一生征战无数,要说最出彩要数解放海南岛。海南岛战役打响前,韩先楚坚持己见,最终上级决定解放海南岛。战役打响时,韩先楚身先士卒,舍船登岛,众官兵见后士气大增。聂荣臻元帅当时听说韩先楚登岛以后长吁了一口气,高兴的说:“韩先楚登上了海南岛就意味着胜利了!”
第三位:邓华
邓华将军是湖南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邓华率军参加平型关战役,同杨得志指挥部队歼敌上千人,取得了中国抗战的第一个大胜利。后在晋察冀期间重挫敌军,屡立战功。解放战争期间,率第七纵队歼灭廖耀湘兵团万余人,并生擒多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朝鲜战争期间,邓华组织并且指挥了金城反击战,此役共劫灭敌军七万多人,使战线向南推进了178平方公里,迫使美军于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第四位:杨得志
杨得志将军是湖南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得志官至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9年率部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来更是参与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立。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率部参加了邯郸战役、正太战役等诸多战役。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杨得志率部全歼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35军两个师。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后参与并且指挥了上甘岭战役,重挫敌军。1979年,年近七旬的他又率部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表现优异。
第五位:叶飞
叶飞上将是唯一一位具有双重国籍的将军,出生于一个中菲混血家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叶飞率部与无锡等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后与丹阳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期间叶飞在多地开展抗日斗争,参与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47年,叶飞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诸多战役。
结语:五十七位开国上将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功劳没有大小,排名不分先后。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他们之中的每一位都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