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崇禧: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官场上却斗不过老蒋,晚年猝死惹争议
迪丽瓦拉
2025-07-09 01:32:09
0

提及白先勇,熟悉当代文学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这个人物,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对昆曲的贡献,都是世人无法忽视的。

然而,在这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的简介中,第一句话却是:白崇禧之子。

此外,在白先勇的众多著作中,其中有一部书名为《白崇禧将军身影集》,此书为纪念父亲,也为了给父亲正名。

不熟悉白先勇的人也许难以想象,这样一个武将和一个文人,竟是父子关系。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白崇禧和原配夫人马佩璋一生育有十个子女,皆是“先”字辈,白先勇排名老五。

白先勇的文学人生实为精彩,可父亲白崇禧的人生,就不仅仅是精彩了,堪称“离奇”,否则,白先勇又怎会多年之后还在为他正名呢?

白先勇以一种文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亲白崇禧的尊敬,然而在世人看来,白崇禧这个名字总是和“争议”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在白崇禧七十多年的生涯中,承担了太多复杂又矛盾事情,很难不让人注意。

观其一生,其实白崇禧实力诠释了选择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像他这样聪明有能力的人,大多数时候都无法独善其身。

台儿庄战役时,白崇禧是名副其实的“抗日英雄”,就连日本报纸都称他为中国的“战神”,他在抗日战争中的成绩自是不可忽视的。

可后来他又做了老蒋的副参谋,解放战争后,他明明有诸多选择,却还是追随老蒋去往台湾,这又让人无法理解。

至少在立场上,白崇禧的想法让人捉摸不透,所以有争议,是在所难免的。

殊不知,关于白崇禧这个人的争论,在他73岁那年离奇猝死之时,到达了一个高峰。

白崇禧一生曾驰骋沙场,也曾在宦海沉浮,有爱妻相伴,子女承欢膝下,也曾在婚姻里犯过错误。

总而言之,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不曾缺席,可也正因为经历了太多,他的死亡才一度成为难解之谜。

其实大人物的死亡总是会引起世人的各种猜测,这是人人皆有的“猎奇”心理。

何况白崇禧死时状况又是那么的“不堪入目”,如此一来,他的死就更加神秘了,人们纷纷猜测,种种怀疑,久而久之,竟成了一个谜。

白崇禧死于1966年12月的一个夜晚,那是他在台湾生活的第17个年头,尸体被他的副官发现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

白崇禧卧室里的情形只能说是真的“惨烈”,见者大惊失色,闻者亦久久不能平静。

73岁的白崇禧赤身裸体趴在床上,睡衣和床单都被撕得稀碎。

床头柜上还有未喝完的半杯药酒,据说那是他平时都要喝的,身边无一人,这杯酒自然有了最大的“嫌疑”。

如此惨状,谁看了不心头一颤,撕碎的床单,足以看出他死前挣扎得有多痛苦,这样的死象,究竟为何?

老蒋给出的“官方”回应是,白崇禧死于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然而人们似乎并不买账。

究竟是正常病死,还是你老蒋的谎言?还是另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关于白崇禧的死,民间流传最广的有两个版本:一说是老蒋的暗杀,一说是和女人有关。

前一种说法显然与政治事件有关,后一种则指向了白崇禧的“桃色新闻”,和女人有关的事情,显然更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不过也有人说,女人也是老蒋派来的,不管怎样,在世人心中,老蒋的确与白崇禧的死脱不了干系了。

虽然在白崇禧的葬礼上,前来吊唁的老蒋表现得十分悲伤,但这在人们心中也许被看作是虚情假意,究竟是真是假,竟也说不清楚。

但其实所有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白崇禧的确与老蒋有着巨大的关联,而那位护士,也不是凭空捏造的。

毕竟白崇禧与老蒋之间的恩恩怨怨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讲得清的。

他们曾合作,也曾站在对立面,白崇禧曾做老蒋的副参谋,可老蒋也并未完全信任他,毕竟他的力量足以威胁到老蒋。

既生瑜,何生亮,至少白先勇是用“瑜和亮”这样的词来形容父亲与老蒋之间的关系的。

其实抛却国事,两人的才干的确是这样,可是掺和在政事里面,老蒋对白崇禧这个“小诸葛”的态度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1949年,解放战争之后老蒋等人逃往台湾,此时诸多将领面临选择,究竟是拥蒋还是投靠我军?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众所周知,白崇禧没有投身我军,而是选择了追随老蒋去台湾,他以为这是护全自己的万全之策,却不知这才是下下策。

老蒋虽能识才,但他并没有那么大度,他能让白崇禧发电报给李宗仁,要李宗仁辞去“代总统”一职,自然也能架空白崇禧的权力。

在战场上,白崇禧的确是战神,但在官场上,他也的确斗不过老蒋,在台湾的17年足以证明这件事。

在台湾17年,白崇禧自称是“戴罪之身”,白先勇说:那时的父亲就是一个“海外孤臣”。

的确如此,一边是回不去的故乡,一边是像老鹰一样紧盯着他的老蒋,他进退两难。

其实当年老蒋兵败逃往台湾之前,白崇禧就曾秘密接触我军,甚至逼宫老蒋,老蒋对此岂能不怀恨在心。

又恰好白崇禧目光短浅,竟在解放战争之后追随他去了台湾,一步错,步步错,殊不知老蒋有多忌惮他与李宗仁。

世人大多认为,正因白崇禧的这个选择,才造成了后来惨死的局面,这不无道理,但这样说的前提是默认了老蒋谋杀了白崇禧。

白崇禧与老蒋的关系多年来总是飘忽不定,因为在战场上,老蒋需要白崇禧这样的常胜将军。

但在台湾时,老蒋既已停战,便不再依靠白崇禧的军事才能,也许他的存在对于老蒋而言是一个威胁。

白崇禧居住台湾时,他的公馆在台北松江路,对面是一个警察局派出所,说是警察,实际上里面是老蒋的特工人员。

派特工在白崇禧家对面的目的显而易见,他的一举一动,老蒋都要知情,同时也要逼退接近白崇禧的其他人。

那时白公馆进进出出的客人,常常受到特务的跟踪和监视,久而久之,客人不再敢登门了。

如此一来,白崇禧便被军政界上层人士无形中被疏远了。

所以白先勇说父亲是“海外孤臣”,是很有道理的,晚年的白崇禧的确是“孤”的。

白崇禧心里自然明白,这一切都是老蒋所为,因为没有人会有这么大的权力,其他人也没有对付白崇禧的理由,但廉颇已老,挣扎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后来当白崇禧离奇死亡时,世人纷纷看向了老蒋。

甚至有人怀疑照顾白崇禧的张护士已被老蒋的特务收买,或者说她本身就是特务,是故意施展美人计让白崇禧纵欲过度而死的。

也许有人会问,白崇禧为何会和别的女人纠缠在一起,甚至传出这样的丑闻?

若要究其原因,就不得不说一说白崇禧的妻子,也许只有妻子才能为白崇禧摘掉“风流”的帽子。

1962年,因为妻子的离世,让他变得脆弱,因为妻子的离世,才让他身边出现了一个张护士。

白崇禧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名叫马佩璋,世人皆知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恩爱有加。

在儿子白先勇的笔下,父亲是抗日英雄,母亲亦是巾帼英雄,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马佩璋出身于世代诗礼之家,才貌俱佳,白崇禧虽少年英勇,娶得马佩璋却也还是高攀。

马佩璋下嫁给白崇禧,却愿意做他背后的女人,相夫教子,料理家务,为马家和白家东奔西走,一个弱女子竟成了白家的主心骨。

身在乱世,有时不得不接受两地分居,白崇禧也因此有过外遇,不过马佩璋力挽狂澜,白崇禧亦重回婚姻的正轨。

原谅了一个出轨的男人,马佩璋的气度的确非同寻常,而且在这段婚姻中,出轨仅有一次,白崇禧亦属难得。

因为世人常说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所以不可原谅任何一个出轨的男人,马佩璋和白崇禧恰好相反。

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他们都一起扛,所谓患难夫妇,大抵如此,白崇禧的人生中不能没有马佩璋,说是马佩璋成就了他,也不为过。

所以当晚年马佩璋先他一步离开人世时,老将白崇禧表现出了这辈子未曾有过的脆弱的一面。

儿子白先勇说:父亲经过无数惊涛骇浪,他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功夫是出了名的。

然而,1962年12月,马佩璋辞世时,护士替白崇禧量血压时,他的血压一下子飙升到了两百多,这位将领因爱妻离世表现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不淡定。

所谓侠骨柔情,当是如此,毫无疑问,白崇禧此生最爱当为马佩璋。

自妻子去世后,白崇禧每日清晨必亲率子女到马氏墓前诵经祈祷,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还亲自题碑文“敬悼先室马佩璋夫人”。

然而,从1962年到1966年,马佩璋去世后的这几年里,一个护士的出现竟让他晚节不保,至少在世人眼中,白崇禧晚节不保了。

其实要说移情别恋,倒也未必,在白崇禧心目中,恐怕这世上并没有几个女子能够超越马佩璋的,何况一个普通的护士呢?

他一生阅历无数,岂会在七十多岁时因一女子而沦落?不过是因为爱妻离世,苦闷压抑,排遣寂寞罢了。

马佩璋去世,再加上他官场失意,那时他需要一个温柔乡来依靠,这是儿女无法为之分担的,所有儿子白先勇不曾控诉父亲这一行为。

恰巧他的身边出现了护士张小姐,于他而言,陪伴便是莫大的安慰。

这位张小姐便是桃色新闻的女主角,是造成白崇禧死亡的另一个嫌疑人。

人们对张小姐的怀疑不无道理,因为她日日进出白公馆,与白崇禧同床共枕,却在白崇禧身亡那天,没了踪影。

所以不管白崇禧死于他杀还是病死,张小姐都脱不了干系,作为嫌疑人,她可一点都不冤。

可是张小姐究竟对白崇禧做了什么?那晚她去了哪里?这些早已没有了答案。

张小姐人间蒸发,死者已保持缄默,白崇禧的死亡才成了谜,他戎马一生竟因死亡而被议论纷纷,实在令人唏嘘。

此后几十年来谣言纷飞,曾经的小诸葛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晚节不保”,斯人已逝,儿女不知作何感想?

所以在几十年后,他的儿子白先勇终于站了出来,为父亲的死亡正名。

其实,事情的真相往往会让好奇的人们失望,白崇禧的死也许并没有那么离奇。

儿子白先勇的说法,让一切谣言不攻自破,人们的猜测原来是那么荒唐。

白先勇说:“父亲于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日因心脏冠状动脉梗塞逝世,享年七十三岁。关于父亲死因,两岸谣传纷纷,有的至为荒谬。”

谣言从何而来?白先勇将这一谣言的源头指向一位在台退休的情报人员谷正文。

谷正文自称是老蒋监控小组的成员,说老蒋命令用药酒毒害白崇禧。

对此,白先勇只有四个字——无稽之谈,因为完全找不到谷正文这个人。

世人为老蒋谋害白崇禧找足了理由,殊不知老蒋早已没有动他的必要了。

白崇禧的义子粟明德也曾说:“海内外那些捕风捉影的传闻,纯属无稽之谈。建公是心脏病突发去世的。”

所谓的纵欲过度,所谓的老蒋谋杀,在白先勇的口中,都变得荒谬可笑。

白先勇曾经说:父亲白崇禧的一生非常艰险,一个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但是很多地方他都睿智地避过了。

这样睿智的白崇禧,难道会因一个女人而被抓到把柄吗?细究起来,谣言实则漏洞百出。

所有的说法都将白崇禧的死亡视为正常的生老病死,与丑闻无关。

这自然无法满足世人的猎奇心理,于是众人不依不饶,不肯相信白先勇的说法。

他们甚至质疑,白先勇作为一个儿子,肯定是要站在父亲那边的,怎会说父亲的坏话呢?

然而世人也许忽略了,白先勇首先是一个有道德心的文人,也是一个对父亲母亲充满敬仰的人。

若父亲当真因为桃色绯闻而死,不仅有损他自己的形象,也是对已逝母亲的不尊重,那么他对白崇禧的崇拜亦会因此大打折扣。

相反,白先勇言语之间的夸赞与敬仰又非虚伪之辞,可见那些坊间传闻,并无可信之处。

在无充足证据的情况下,将丑闻施加在死者身上,实在是荒谬,不知世上还有多少人蒙受冤屈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些人因其绝世的风采和卓越的才华被铭记不朽。他们的美貌和才情不仅令古人倾倒,也...
原创 这... 文 / 子玉 越来越发现,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其实并不是能力,而是能量,从古至今有无数人验证了这...
原创 武... 袁天罡,唐朝初期的著名相士,以其精准的面相术闻名于世,与李淳风一同被后世传说为《推背图》的作者。 传...
原创 杨... 前言 杨坚与独孤伽罗,这对古代帝王与皇后,本是一段传世佳话,但在他们感情深厚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
原创 日... 1945年随着日本天皇眼看着获胜无望,向各个国家递交投降书宣布投降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就此告一段落,...
原创 开... 他是中国首位百岁将军,忠诚向党,一心为民,一生立下战功无数。曾只靠一根木棍两条腿,跋涉漫漫长征路。毛...
原创 此...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四任皇帝。其父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
原创 王... 在封建王朝建立的国家之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被尊为“真龙天子”,皇家也就是“天家”。为了巩固封建王朝...
原创 1... 前言 1950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秘密访问中国,新中国成立仅几个月,越南国内仍然动荡不安。尽...
原创 国... 国军中尉深夜潜入,被新四军抓获,她却说我要见叶飞,有重要情报 抗战时期,江苏是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区域之...
修建前后历经168年,堪比国门 行驶在河西走廊,车窗外,长城总在雪山、绿洲、戈壁间不经意出现。 甘肃地形狭长,犹如一柄玉如意。如意中...
原创 白... 长平之战是战国史上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根据史书记载,秦国动员了六十万大军,赵国方面也...
原创 孟... 孟良崮的战斗不仅规模大,还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战役,在这场战斗中粟裕与陈毅的功劳都非常大,我们知道粟裕...
原创 中... 【前言】 听说过秦朝的陵墓没?这永远留存的七大工程,是咋改变中国的? 秦朝,就那短短 15 年的朝代...
原创 诸... 荆襄名士司马徽曾言: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也。大家都知道卧龙就是诸...
原创 三... 三次机会,东吴为啥打不下合肥?孙权打合肥就像刘邦打项羽 孙权打合肥就像刘邦打项羽,项羽只要不遇到韩信...
原创 同... 苏联和美国冷战时,将德国和朝鲜半岛都一分为二。其中德国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而朝鲜半岛分为了朝鲜和...
原创 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正式爆发,在以林彪为总司令的东北野战军,开始了对国民党部队的围歼,锦州一战,...
原创 淞... 1937年8月13日的一场大型会战,将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国际法泰斗厉声教曾评价...
原创 他...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呐:“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看这话套用一下也可以用,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