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9年,卫立煌被列为头等战犯后,给朱老总写了一封信
迪丽瓦拉
2025-07-09 13:33:52
0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在北京病逝,享年六十四岁。同年20日,周总理在中山堂主持了追悼大会,毛主席、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前来祭奠,并送上花圈。卫立煌的被安葬在八宝山烈士陵园,死后受人敬仰。

但是在1949年,卫立煌兵败前往香港,被列为头等战犯,当战犯名单出来后,卫立煌胆战心惊。心想再也回不到祖国的怀抱了,再也见不到国内的亲人,尤其是年岁已高的老母亲,让卫立煌甚是想念。

于是卫立煌给朱总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老母年迈,自己行动不便,因此十分担忧。希望朱总方面能够网开一面,不计前嫌,对老人家给予一定照顾。朱总在接到信后,竟然惊动了毛主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卫立煌是头等战犯,为何会获得如此殊荣,他身上又有哪些传奇经历?

“五虎将”之一——“虎将”卫立煌

说起卫立煌,不得不说他的头衔之一“蒋介石的五虎将”,“五虎将”分别是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卫立煌。卫立煌是“虎将”,叱咤疆场,能征善战,卫立煌首当其冲。

生于1897年的卫立煌,自小家境优越,出身官宦之后,能受到良好的系统教育。父亲是卫正球,曾任当地小官吏,然英年早逝,在卫立煌9岁时,便死于瘟疫。这对年少的卫立煌是一个很大打击,好在还有哥哥卫立炯在,一直对卫立煌照顾有加,勇于承担家庭责任。

在哥哥多方面的帮助和培养下,卫立煌继续接受私塾教育,学习文化理论等知识,这就为后来的驰骋疆场打下了基础。家庭的变故虽然对卫立煌打击很大,但是也让卫立煌变得更加坚强,似乎在这件事之后,卫立煌就成长了许多,拥有超出同龄人的危机感和成熟度。他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于是拼命汲取知识,无论是诗词曲赋,还是传统文化,都有一一涉猎。这就给卫立煌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也直接改变了卫立煌一生的命运。

哥哥卫立炯对卫立煌的影响也很大,通过不断交流谈心,让卫立煌思想愈发觉醒,能快速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这时的卫立煌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是思想上的先觉者,不但能接受好的思想,而且能为人们树立好榜样。

15岁的卫立煌毅然决然剪掉了辫子,跟着哥哥一起从军。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却充满胆气,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也不害怕流血牺牲。结果天不遂人愿,在跟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参加“二次革命”,讨伐大军阀袁世凯不利后,兵败如山倒,二人一同逃回家乡。

1914年,卫立煌迎来了自己的好消息,考上了“湖北陆军兵营”。

对少年卫立煌来讲,虽然路途艰险、遥远,但是凭借着一颗不屈的心,踏上了闯天下的“漫漫其修路”。

真正的“虎将”凭空出世

20岁的卫立煌从“湖北陆军兵营”顺利毕业,经过重重选拔,担任孙中山先生的卫士,专门负责保护孙中山。由于表现出色,被晋升为警卫团排长。卫立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这就是一生最大的荣耀。

孙中山对卫立煌爱恨有加,亲手送予其自己的单人照片,并配字:立煌同志孙文赠!

想要承担这份荣耀,就要经受住生死考验。第二年,段祺瑞进军广东,卫立煌临危受命,迎战强敌。在大部队被段祺瑞打散后,看到部队群龙无首,年轻的卫立煌果断接过指挥重任,同时呼吁大家不要轻言失败。

卫立煌虽然才21岁,但是能让众人折服。凭借着在孙中山身边当过排长的资历,也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和见识,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在卫立煌的带领下,队伍凝心聚力,取得了出其不意的胜利。

结果让敌军很是意想不到,没成想这么年轻的卫立煌一战成名。自此卫立煌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团长一职。

1926年北伐初期,卫立煌已经是师长了。第二年又做到了第九军副军长、南京卫副司令。自此,“虎将”凭空出世。

1932年卫立煌指挥第六纵队,打败了鄂豫皖苏区中心驻军,被蒋介石给予很高荣誉,卫立煌的名声已传遍全国。

抗战爆发后,卫立煌看到国破山河不在,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于是临危受命,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同日军展开数年民族之战。不得不说,卫立煌真是一员“虎将”。

写信给朱德是何原因?卫立煌的结局如何?

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到来。卫立煌同林彪作对,结果兵败不止,对朱德、林彪、毛主席等人非常敬佩,但这引起蒋介石的怀疑,于是只能逃到香港。

全国解放后,卫立煌是头等战犯之一。但是身在香港的卫立煌却没有把个人荣誉和安危看得那么重,而是始终心系国内的亲人,尤其是自己的老母亲。卫立煌思考再三,不能再指望国民党,就亲手写信给朱德总司令。

内容大致是:自己行动不便,希望解放军能照顾其家人,万分感谢。

卫立煌虽然是战犯,但是他的信引起了毛主席、刘邓等人的重视,并得到毛主席亲自指示:要好好对待卫立煌家属。

这让卫立煌感慨万千,在新中国成立后,向北京发去了贺电,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感恩之心。

1955年,卫立煌通过多方渠道宣布回国,无论结局如何,他终于做到了放下所有,回归祖国。当卫立煌到达北京后,老熟人朱德、周恩来早已恭候多时了。

真应了那句话,相逢一笑泯恩仇,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在国家民族面前,任何事都显得不那么重要,没有什么事是家国不能承受的。卫立煌用自己的传奇一生完美诠释了——家国情怀,有国就有家,有家就有国,家国永远都会敞开胸怀,热烈欢迎“虎将”回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9年6月,中央决定由江西军区政委陈正人牵头,组建江西的省委班子,并让他全权指挥江西境内的剿匪事...
让北宋头疼不已的“契丹”,是现... 曾经,蒙古大草原上奔驰的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一群比宋朝还要能打的“黄金家族”——契丹人。宋朝,富得流油...
原创 孙... #孙权再厉害,对上此人也只能甘拜下风,其智若妖,不输诸葛亮! 在三国那风云诡谲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豪...
原创 任...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随时获得类似文章的更新,也方便参...
古代世界的财富不平等考古学 研究人员将收入差距追溯到11000多年前。 作者:马修·沙尔 爱默生集体研究员 新美国 公元79...
原创 1... 锡金,这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的名字,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然而,1975年,它在历史的洪流中...
原创 曳... 《——【·前言·】——》 西突厥的肆意扩张,仿佛给唐朝的西域边疆上了一道生死线;而唐朝一方,派出的...
原创 北... 1975年5月的一个深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台灯的微光把两个身影映照在满墙书架上。44岁的芦荻教授,...
原创 希...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外国人的长相似乎都大同小异。人们大多数时候能分辨出他们的肤色,比如是黑人、白人还是...
原创 死... 《——【·前言·】——》 有传言称,张飞一生几乎没有遇到能与他对抗百回合的对手。 但真实的历史告诉我...
原创 为... 写作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作为一名作者,每天的辛勤付出并非为了追逐名利,而是为了谋生养家。因此,希望各位...
原创 主... 1948年5月,延安做出决定,由刘邓大军负责重建中原军区。这一决策之所以被称为“重建”,是因为在抗战...
原创 太... 在深入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恳请您先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方便您未来随时阅读类似的文章,还能让您与...
简单中国史之宋、金、西夏、西辽... 第十三世纪,英国在它的不列颠小岛上,颁布《大宪章》,创立国会,为人类立下万世光芒的楷模。 但世界上其...
素白如玉映风华:北宋定窑宫廷御... 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千年长河中,北宋定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定窑宫廷御用笔洗作为定窑...
原创 王...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可以便捷地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全新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他... 三个月前,我写过一篇名为《他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创始人,也是最早去世的少将,授衔39天后去世》的文章,讲...
骗了中国 2000 年!徐福根... 两千年前的琅琊港,曾泊着一支奇怪的船队。几千个少年站在甲板上,身后是成箱的谷种与农具,远处高台上的秦...
原创 3... 建安十二年(207年)秋,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却在归途中痛失爱将。年仅38岁的首席谋士郭嘉病逝军中...
原创 伪... 在1945年9月初,第4方面军总司令张岚峰所部的第18师师长杜新民,与我地下组织的起义筹划到了关键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