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临终前要杀徐茂公,徐茂公的一个做法,救了自己!
迪丽瓦拉
2025-07-09 21:03:39
0

权谋智谋,历史长河中演绎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其中,唐朝徐茂公的机智和果断着实令人叹服。一段史诗般的传奇,让我们一同探究李世民临终前对徐茂公的心思。

在唐朝,徐茂公以聪明睿智著称,堪比当时的政治奇才诸葛亮。早年间,他在李密麾下崭露头角,但李密覆灭后,他毅然投奔李渊麾下。这位智谋出众的将领并非仅凭武勇,更是以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智赢得赞誉。尽管他曾有机会将功劳归于己名,却选择将功勋归功于魏公,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这种行为赢得了李渊的钦佩,成为他军队中备受重用的得力助手。

徐茂公在军旅生涯中屡立战功,功勋卓著,最终被封为魏公。然而,随着时光流转,他的聪明和能力也让皇帝李世民产生了猜忌之心。在李世民临终之际,他对如何处理徐茂公产生了一番思虑。徐茂公作为李世民征战天下的亲密战友,也是位居高位、享受权力的重要人物。李世民自然不希望在自己离世后,徐茂公对下一位皇帝的权力造成影响。

于是,李世民睿智地选择了先贬徐茂公官职,以观其应对之态度。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实际上是一场巧妙的权谋。如果徐茂公表现得愤怒不满,或者反抗不顺从,那么李世民有足够理由将其斩草除根。然而,如果他能坦然接受贬官,并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展现出忠诚和实力,那么他或许还能在下一任皇帝的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巧妙的策略既是一箭双雕,既能测试徐茂公的忠诚度,又能保留一位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得力助手。李世民深谙权谋之道,这样的举措不仅显示了他对政治智慧的洞察,更是在处理权力交接中的独特手段。

徐茂公则展现出高瞻远瞩的胸怀和深厚的政治智慧。他顺利接受了皇帝的贬官,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或反抗。相反,他以平和的态度面对这一变故,展现出对皇帝权谋的理解。这种处事之智和沉着之态,不仅保住了他的性命,更为他未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段历史传奇告诉我们,在政治舞台上,智慧和机智常常能化解千钧之难。李世民和徐茂公的权谋之局,既体现了政治智谋的卓越,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画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沁... 1943年,驻扎在沁源县的日军接连发生怪事,驻扎在这里斋藤大队的据点每天都有东西不见,从粮食到水,又...
原创 他... 人生难得一知己,好朋友可以为你的人生增色不少,还能帮助你的人生路走起来更顺畅一些。朱德朱老总有一位好...
原创 若... 2024年年初,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发表了一段极其强势的对韩讲话,在此次政治讲话中,金正恩指出,韩国...
原创 同... 1955年9月,起义名将陈明仁和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曾泽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美援朝时,曾泽生率领...
原创 考...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李梦阳,也是当时朝廷当中的重臣,有着很高的学识,有一年李梦阳在江西督学担任主考官的时...
原创 粗... 1939年秋,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的许世友被陈赓安排到上北庄党校学习。 从陈赓本心来讲,他是...
原创 2... 引言 我们现在所形容的“旧社会”,一般是指清朝末期、民国时期,是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的社会。 在一...
原创 1... 1958年夏,在上千人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遭遇滑铁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批评,其中...
原创 李... 慈禧太后与中国晚清历史的关联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中国近代...
原创 4... 明朝的建立,是在元朝末年腐败统治和人民苦难的大背景下,由农民起义风暴推动的。朱元璋,这位未来的皇帝,...
原创 主... 在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之中,有三人在新中国被授予上将衔,分别是董其武上将、陶峙岳上将和陈明仁上将,在这三...
原创 西... 李建成的陵墓揭示了他的为人与李世民的复杂关系 自古以来,皇室内部的争斗是无休无止的,其中皇子之间对皇...
【塘约之声】第七章:七权同确 “我看到你们的内生动力了,很好!你给我讲讲下一步怎么干。”在塘约村,周建琨见到左文学就这样对他说。 ...
原创 刘... 少年刘邦,是个普通的孩子。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刘邦八岁的时候,在老家丰邑进学。一同进学的还有...
原创 毛... 前言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并且发表了以下讲话:“我们将...
原创 和... 在《八佰》等待上映的军事影迷和电影爱好者心中,四行仓库的400勇士已经成为一段历史传奇。在淞沪会战中...
原创 嗣... 在古代,家族制度至关重要,其中家族继承问题更是关乎家族未来的兴衰。 在家族继承当中,嗣子、祧子、继子...
原创 1... 1951年盛夏,被誉为话剧皇帝的金山携一支文艺创作小组,跋山涉水来到了朝鲜体验当地风土人情,而金山此...
原创 巾... 公元664年,一位名臣上官仪因草拟废后诏书而得罪武后,导致整个上官家族的15岁以上男丁被处死。上官婉...
原创 蜀... 公元280年,蜀汉灭亡17年之后,东吴也被西晋灭国,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三国时代划上了句号。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