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竟妒豪英,弹飞处,焦石溅血浓。
憾壮怀难已,山河未复;民崩倚恃,国损干城!浩气长风。
唤起大众,卫我中华一脉同。西山上,有松涛夜吼,霜叶殷红。——节选自《沁园春》佟麟阁。
吾辈儿女,铁骨铮铮,浩瀚山河,气吞万里!民族
有这样一种人,敢做不敢当、以华丽的借口自欺欺人,试图隐瞒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大和民族。
民族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是厚重的、神圣而高尚的。
它生于黄河两岸,沿着历史的长河而来。
它途径荀子笔下“居夏则夏”、路过《左氏春秋》“夷不谋夏,夷不乱华”……
它带着厚重的历史尘埃,却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发光发热。民族的危难
1931年9月18日,遥远的东方遽然一声炮响,烟雾弥漫整片华夏大地。
一时间血流漂杵、举世震惊,数之不尽的华夏儿女身陨屠戮。
我们的先辈,为了民族的延续而血洒山河。
这是一段沉重的过往,是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上的伤疤。
然而加害者们却在试图掩埋、遗忘这段血淋淋的过往。
他们试图让它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之下。
可谓是荒谬至极!两国冲突
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
尽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等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应的邦交正常化合约。
但是,沉重的过往,还是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不会忘记。
而日本,却至今没有表态,甚至将这段历史在日本教育课本中篡改,不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知晓真相。战争—血淋淋的事实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我军伤亡300余人,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牺牲。
1932年1月28日,淞沪会战爆发。
我军伤亡二十五余万人,战争极其惨烈,陆军少将黄梅兴、少将旅长蔡炳炎等人牺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
我军伤亡四百余万人,民众伤亡两千余万人。
军长佟麟阁、师长张自忠、赵登禹等牺牲。
1937年9月中旬,太原会战爆发,我军伤亡十万余人。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占领南京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死伤者三十余万人。
1938年8月至10月,武汉会战。
……
这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数字后面,是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
日军用各种残忍的手段让它消逝,实在令人气愤!
这背后是多少个破碎的家庭,多少能人志士化为云雾。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并归还曾经侵占的中国领土。
我们的先辈们,经过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站起来了!
中日两国的来往由来已久,甚至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日本弥生时代,也就是中国的战国时期,汉文化开始传入日本。
例如铜镜、陶器、金属工具等。
这些器物途径朝鲜半岛,跨越汪洋大海,最终传入日本。
日本飞鸟时代,也就是中国的唐代,两国正式建立贸易往来关系。
日本向中国派遣的第一个使节团,正是在此时,中国的繁华空前绝后,万邦来朝。
中国也从不囿于一隅、执于一端,热情相邀,两国文化、经济等方面,正式开启交流常态化过程。
日本使团入唐,其目的是学习佛法与文化。
大唐也派出鸿儒硕学的老师、大开山门,积极传授,到了宋朝,两国的贸易量持续增加。
近代,两国甚至合作开展各大文物展览活动,在两国掀起一阵文物热潮。
可见,两国的关系并非一朝而夕,普通人之间的友谊维护起来都尚且不易,何况两个国家。
中国向来遵行孔孟之道,以和为贵,是极珍惜和平的民族,从未主动侵略过别国。罪行—打破和平
从明朝开始,日本屡犯边境,怙恶不悛,危害持续近三百年。
1874年,日军侵略我国台湾,肆意屠杀,持续五个多月,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3年七三一部队,1937年七七事变。
1982—1986年,日本屡次发生篡改教科书事件,删改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历史事件,避重就轻。
中国方面曾提出严正文涉,希望日本方面可以正视历史问题。
2021年始,日本多次向太平洋中排放数吨核废水,污染环境。
对世界造成恶劣影响。
诸多罪行,数之不尽。继续作妖
近来,日本一个非营利组织NPO,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调查结果。
此组织通过调查问卷或面谈的方式,随机邀请千名日本民众,就“对中国的印象如何”一题进行街头采访。
结果显示,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不好。
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便呼吁中国人民,反思其中问题。
想想也是可笑,一个连历史都不敢正视的国家,一个敢做不敢当的国家。
一个自私自利的国家,居然提出让别人反思。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
德行教养、礼仪道德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的。
中国人从来不屑于恶意竞争、刻意抹黑,但也从不惧怕任何。
正如上文所说,日本与中国的交往由来已久。
中国从来不吝啬于将自己的文化与别国分享,这是友好的象征,是共同促进、相互学习的过程。
和平从来都是来之不易的,珍惜靠的是彼此共同的努力,而非一方。
希望日方能够早日正视历史,承担自己的罪责,将真正的历史呈现在课本当中,让你们的子孙后代,都明白他们的先辈们曾犯过哪些滔天罪行。
不是希望他们来承担,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抱着对生命的敬畏,成为一个坦荡的人。尾声
历史和耻辱绝不能忘记,可也要铭记,勿意气用事、冲动行事。
勿成为下一个加害者。
化悲愤为力量,好好用功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中国。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刚柔相推,变即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