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平陵之变:没有兵权的司马懿,如何在一夕之间反败为胜?
迪丽瓦拉
2025-07-09 16:33:15
0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韬光养晦的太傅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期间,起兵政变控制洛阳城防,罢黜曹爽大将军职位并诛其三族。

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

在高平陵之变发生之前,司马懿担任曹魏有职无权的太傅一职,军政大权掌握在以曹爽为首的宗室集团手中,面对曹爽的猜忌和排挤,司马懿不得不韬光养晦,表面退出曹魏的权利中心。

然而在正始十年,司马懿抓住机会,通过高平陵之变反败为胜,一举夺取曹魏军政大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司马懿能在一夕之间击败大权在握的曹爽,夺取曹魏大权的呢?

司马懿的崛起

司马家作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在当时颇负盛名,司马懿高祖父为汉文帝时征西将军,其父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懿是司马防次子,少有谋略,受到世人称赞!

建安六年,曹操征召司马懿入府任职被其以“患风痹症”为由拒绝。建安十二年,曹操强征司马懿为文学掾,司马懿踏入朝堂。

黄初元年,曹丕登基称帝,司马懿开始得到重用,先后担任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侍中等职位,留镇后方,不过这个时候的司马懿主要扮演萧何、曹参一类的角色,虽然位高权重但不涉军权,为治国之能臣。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国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太子曹叡即位。

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司马懿长期担任军中要职,大将军曹休病逝后,为应对蜀汉的军事压力,曹叡任命司马懿坐镇关中,都督雍凉军事,防御蜀汉进攻。

司马懿在任期间,多次击退蜀汉诸葛亮的北伐,不仅巩固了曹魏的西北防线,还培植了一批军中亲信,如郭淮、郝昭等。曹叡在位期间,司马懿南抵蜀汉,北征辽东,东御孙吴,成为曹魏的柱国重臣,功勋卓著!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逝,齐王曹芳即位,遗命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政,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是四朝元老,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威望远高于曹爽。

宗室与世族的较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世家大族掌握了大部分的资源和财富,曹操一统北方后,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已经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为了政治和军事需要,曹操多次提出唯才是举令,抑制世家大族的势力,为世家所不满。

然而此时的曹魏更多依靠的是宗室的力量,曹氏和夏侯氏为曹魏政权提供了诸多名将,如曹仁、夏侯惇、曹休等,曹操三子曹彰更是常年领军作战,这些宗室大臣执掌军权为曹魏保驾护航!

曹丕即位称帝后,天下三分已成,曹魏政权也开始由打天下转为治天下,一方面曹丕为了稳固自身统治,颁布了许多限制宗亲的政策,限制诸王的权利,严格约束宗室行为!

随着老一辈宗室重臣相继离世,曹魏宗亲在政权中的作用已经大不如从前。

另一方面,曹丕在司马懿的建议下颁布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把选官权从地方士族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但是这也便利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他们掌握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于是盘踞朝廷的世家-门阀士族出现,司马家族就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曹叡即位时,曹丕尚能为其留下曹休、曹真两位宗室大臣和司马懿、陈群两位世家大臣共同辅政,相互制约。

随着曹休、曹真的相继离世,曹丕制约宗室政策的后果开始显现出来,曹魏宗亲已经后继无人了,难以在政治和军事与门阀士族抗衡了,曹魏政权的政治平衡被打破。

魏明帝曹叡膝下无亲子,公元239年正月初一,魏明帝病危时立养子曹芳为皇太子,当天曹叡病逝,年仅8岁的曹芳即位,尊曹叡皇后郭氏为皇太后,曹叡遗命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此时的曹魏政权主少国疑,门阀士族在曹魏政权中的力量越来越大,大将军曹爽作为曹氏宗亲,同时为了更好的掌握军政大权。

开始大力培植亲信,打压门阀士族的势力,其中门阀士族的代表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就成为曹爽排挤的重点对象。

曹爽辅政期间,提拔诸多曹氏宗亲担任要职,任命曹羲、曹训兄弟掌握京城禁军,夏侯玄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军队武官。

为了打压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曹爽采用亲信丁谧的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其军权,逐步架空司马懿。

曹爽兄弟掌握曹魏政权后,为了提高威望,于正始五年征伐蜀汉,但由于准备不足而惨遭失败,损耗颇多,非但没有提高威望反而空耗国力,引起部分朝臣不满。

正始八年,曹爽迁郭太后至永宁宫,同时大肆安插亲信,甚至多有僭越之举,纵容亲信扰乱朝纲。曹爽的专权擅政引起了士族门阀的不满,这些人围绕在太傅司马懿身边等待时机反击。

反败为胜

自从司马懿被架空后,曹爽自认为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能与自己对抗,开始放松警惕,耽于享乐。

正始十年,曹爽三兄弟跟随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洛阳城内空虚,司马懿以其子司马师的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政变,占据洛阳城,控制宫禁并请皇太后诏书罢废曹爽。

曹爽兄弟面对司马懿的反击显得不知所措,不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挽回败局,反而犹豫不决,最后听信司马懿诺言放弃反抗,交出军政大权的曹爽投降后不久被司马懿以谋反为由诛灭三族。

现在看来司马懿能够在一夕之间反败为胜的直接原因是趁曹爽集团成员离京时,其子司马师的三千死士,直接控制了洛阳城防和曹爽集团的家眷,从而迫使曹爽集团放弃抵抗的想法,完成一次冒险性极高的政变。

但是高平陵之变能成功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士族和宗室斗争的直接体现,在门阀士族逐步占据朝廷主要地位的威胁下,曹氏宗亲势力的最后一次反击失败,门阀士族最终取得了胜利,司马家族逐步篡夺了曹氏江山!

最后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不否认其中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更多是常年的政治博弈和资本积累,不仅为司马懿本人提供了巨大的威望,也为这场政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曹爽所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司马懿一人,而且整个门阀士族的反击,因此,即使曹爽在高平陵没有选择投降,其日后也未必能正面击败司马懿,毕竟此时的魏国已不是昔日的曹魏了!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要说大唐初年最具有吸引力的一场权力斗争,无非就是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两个人之间的政治斗争了,在皇权...
原创 统...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史,是北方游牧民族...
原创 为... 谈起古代军事著作,现代人首先会想到《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略》、《六韬》等。这些军事著作是古...
《三国志·战棋版》马上赛季末,... 哈喽大家好啊,七赛季第一批服务器签到51天了,已经差不多到赛季末了。 一般来说,诸侯合战第四轮结束...
原创 建...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带领大军抵达南京龙江驿,对南京城展开围攻,建文帝朱允炆闻讯惶恐,写下罪己诏以平息朱...
原创 傲... 吕蒙吕大都督表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哦。你可以说我不讲武德偷袭关羽,但你不能诬陷说关羽是我干掉...
原创 苏... 建国以后,很多外国政要陆续来中国访问,除了到北京参观,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也很热门,杭州似乎特别受...
原创 大...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为了各自的理想和目标,就像一个创业团队一样,有的经过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有的大浪...
原创 为...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历史典籍,一本《三国演义》,毛主席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对于书中的各个历史人...
原创 周... 前言 1949年,我党在北平隆重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会议上,周总理宣布了很多职位的任命决定。...
原创 遵...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彼时红军刚刚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且在湘江战役中付出了惨重...
原创 拉... 有关西哈莫尼国王和拉玛十世的颜值较量,确实是一个颇受中国网友关注的话题。 有人赞誉西哈莫尼国王年轻...
原创 民... 在现代中国的学术殿堂中,有一群人身影独特而鲜活。他们是文人,但不仅仅是文人。他们的研究领域广泛,远非...
原创 明...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是明朝历史上三位伟大功臣的终局,他们分别是王阳明、于谦、张居正。然...
原创 古... 幕僚最初的含义是在军中为将领们处理各种文事的参谋,秘书等。而后随着这种模式的推广,幕僚泛指为官员出谋...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中的这一段有关康熙皇帝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片段确实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启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康熙...
原创 没... 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推向崩溃边缘。仆固怀恩造反,则把帝国向着崩溃的边缘又推了一把。这件事的破坏指数远...
原创 吴... 1988年5月,开国少将吴忠重返老部队参观,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捐给了部队荣誉室。 图|吴...
原创 康... 导读:在康熙朝,宠爱的妃子有很多,其中以惠、宜、德、荣四位妃子备受皇帝钟爱。那么,为何惠妃能够跻身四...
原创 张...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张三丰那么厉害,他的七个徒弟为什么稀松平常? 武当七侠武功稀松平常?怕是对七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