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央让刘伯承担任129师师长,而徐向前降为副师长,有何玄机?
迪丽瓦拉
2025-07-09 17:32:56
0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的129师,多为原红四方面军,但在确定师长人选时,却由非红四系刘伯承担任了军事主官,而原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担任副职,是为何?刘伯承军事才华、治军能力等比徐向前更高吗?不是,其中玄机大部分人不明白。

1937年8月25日,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国共展开了第2次合作。由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3、第31军,西北红军第29、第30军,独立第一至第4团及十五军团、骑兵团一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辖385、386旅、教导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骑兵营共计13,000人。

其中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下769、770团;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下771、772团。

9月6日,129师在山西三原县石桥镇完成改编,誓师出征;9月30 日,129 师386旅、769团、教导团、骑兵营共9160人,从三原县分批出发奔赴抗日前线,师直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385旅及770团,留守陕甘宁边区组建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归军委直属。

对于129师改编及军事主官配置,中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29师不同于八路军其他两个主力师115和120师,这两个师师长林彪与贺龙本就是原部队一把手,只需就地换装改编就完了。129师则是由原红四方面军、西北红军等多支部队组编而成的。

因此,在师领导配属上必须方面兼顾,以便更好地团结各体系力量,服务于战略目标。

人选推敲上,很多史粉认为原本最佳人选是应该是徐向前,之所以最后由刘伯承担任,主要因为四方面军兵败河西走廊阴影所致,这样分析问题,理论界面就过于狭隘,这只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

当时军委在决定129师领导人选时,是以这几方面作为参考的:

一、出色的斡旋能力

既然是合作,起码应该是国共双方都能愿意接受的将领,而这个人在国民党中也必须具备一定影响力。毕竟是合作抗战,如果连合作都合作不好,又如何抗战?这是底线要求。最实际的考虑,129师编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后所需军费、补给、后勤等都需要国民政府划拨,师领导如果不具备协调好双方关系能力,国共双方务必会产生矛盾,影响抗日。

这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很多人却忽略了。把我军的高级将领筛选一遍,符合这个条件的最佳人选是叶挺和刘伯承。但叶挺是新四军军长,也是以这一原则走马上任的。

刘伯承元帅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因为作战勇敢火线提拔为连长,1916年,刘伯承组织了讨袁护国军第四支队,很快发展到2000余人,兵下丰都。

1917年8月,刘帅加入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并受孙中山委托率川东护国军对袁军发起猛攻,失去一只眼的情况下,依然鏖战向前,以少胜多完败袁军,在国民党军中赢得“川中名将”之称,威望崇高。

刘伯承不仅在国民党军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也对国民党军很了解,且有很多师友在高层任职,这一重要优势许帅没有。

二、卓越的军事能力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是我军优良传统,所以,新组建的队伍必须靠硬实力打出威风,才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壮大抗日力量。这方面,刘帅和徐帅同样优秀。刘伯承曾评价说:“我认为军中最会打仗的有两个人,一是粟裕,二是徐向前”

咱们复盘两帅战场上表现,谁更合适?

刘帅:“川中名将”,“军神”,指挥艺术如火纯青,具有统帅全局能力,身经百战,智计超群。湘江战役,襄樊战役,豫西秋季攻势和长江中下游作战中四败白崇禧。解放后,担任我军军事学院院长,是能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完美军事家。

在他领导下,129师从曾经13,000人壮大到了后面30万大军,129师所属各部前后共歼灭国民党军40万人。

徐帅:战绩耀眼,一直让毛主席及军内将领刮目相看,为我军五虎将之一,作风彪悍狠辣,善打硬仗和恶仗,多次创下以弱胜强战争奇迹,无论治军还是驭战均得心应手。

1929年巧用奔袭战,开创我军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记录。

第三次反围剿中,巧用外战出击的飘忽战术,以3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20万大军围剿,并予敌大量杀伤。

川北防御战,首创“收紧阵地,决战防御”战术,1万红军完败7万国民党军。

川陕六路反围攻时,以惊人的谋略和胆量,率8万红军对阵拥有空军的国民党军145个团25万大军,上演出我军历史上最精彩的防守反击战。

以小博大的红军战史上,我党所有军队共歼敌60万,以徐帅为前敌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完成了其中的40万,战绩惊艳。

红四方面军鄂豫皖根据地出发时2万人,一路转移,一路作战,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的同时,到达陕北还有15,000人。中央红军86,000人,到达陕北时剩8000人,还有红二和红四方面军策应。而四方面军完全没有这些,足见徐帅的高明。

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四两拔千斤,打得阎锡山战略集团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打通了西北与华北通道。晋中战役,临汾战役,太原战役等都是国民党重兵布防的坚城,却在徐帅坑道爆破下一一土崩瓦解。百战回眸,无不展示出高超的军事才华和指挥艺术。

正因如此,五五年授衔时徐向前辞帅,毛主席坚决不允,徐向前元帅受之无愧。军事属于徐帅加分项,无任何质疑。

三、军队体系中和能力

无论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团结是第一要素。新编129师不是四方面军升级版,而是由多支红军队伍融汇的战斗单元。各力量代表都有不同性格,如何将各自为政的人心拧成一股绳,打成一把刀,需要高超的组织艺术。

鉴于此,继续由四方面军担任一把手就有些不妥了,性格坚韧,善于组织协调的刘伯承无疑更适合。由徐帅出任第一副师长,既是对红四方面军的肯定,也是对组织原则的补充。

四、绕不过的政治因素

红四方面军河西走廊兵败后,整个延安陷入了巨大悲痛,接着掀起批判张国焘逃跑主义运动。但随着运动扩大化,很多四方面军将士也无端端遭到了指责和批判,为此,红一和红四方面军几乎针锋相对。

2万大军成为遗恨,是谁都无法接受的。作为红四方面军领导的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自然首当其冲。失败总有原因,责任由谁来负?张国焘自不用说,陈昌浩与徐向前也难逃其咎。

后面又发生了许世友、朱德崇、洪学智、詹道奎等红四方面军30多位将领“带队走人”事件(回四川找刘子才打游击)。这种形势下,如果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出任新组建的129师师长,政治和舆论生态就会被完全打破。

所以,由刘伯承出任改编的129师师长一职,是我党睿智抉择,历史也证明了该项决策的英明性。

参考资料:《红色智库: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战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八路军129师征战实录上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中的这一段有关康熙皇帝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片段确实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启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康熙...
原创 没... 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推向崩溃边缘。仆固怀恩造反,则把帝国向着崩溃的边缘又推了一把。这件事的破坏指数远...
原创 吴... 1988年5月,开国少将吴忠重返老部队参观,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捐给了部队荣誉室。 图|吴...
原创 康... 导读:在康熙朝,宠爱的妃子有很多,其中以惠、宜、德、荣四位妃子备受皇帝钟爱。那么,为何惠妃能够跻身四...
原创 张...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张三丰那么厉害,他的七个徒弟为什么稀松平常? 武当七侠武功稀松平常?怕是对七侠...
原创 李... 权谋智谋,历史长河中演绎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其中,唐朝徐茂公的机智和果断着实令人叹服。一段史诗...
原创 李... 1953年,中美谈判期间,韩国李承晚突然使诈,偷偷摸摸地转移了2万多战俘,破坏谈判。 毛主席知道后...
原创 史... 人类历史的真相,只有极小一部分能够通过历史记录得知,而剩下的99%则需要考古学来揭示。考古成为我们了...
原创 徐...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名将,如白起、李牧、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等等,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为后...
原创 彭... 彭德怀戎马一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是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子女的元帅,彭德怀对侄女彭钢倾注了所有的爱,他...
原创 公... 时间本身是不断流逝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对时间进行记录。 人类作为一个群体,是需要在一定的规...
原创 《... 作为清史影视剧中的巅峰之作,《雍正王朝》的魅力何在,可谓仁者见仁。但这部描绘朝堂争夺、权力角逐的官场...
原创 曾... 卢绾和刘邦,同乡好友,情谊深厚。然而,卢绾在刘邦的宏图大业中,经历了犹豫、矛盾和最终的背叛,这段交情...
原创 李... 李逵,一生杀戮无数,但对于他的行为,人们往往只关注其数量,而忽略了杀戮的对象。多数时候,他所斩杀的都...
原创 清... 在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冠有大内侍卫这一头衔的角色,这些人大多身怀绝技,同时有着不俗的地...
原创 常... ·前言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之中涌现出来了很多英雄人物,他们都是战争中的佼佼者,非同一般的人物,对于...
原创 裕... 1989年1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在吹上御所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裕仁天皇是日本124代天皇,他...
《真三国无双 起源》制作人采访... 《真三国无双 起源》是《真三国无双》系列时隔数年的重启之作。在今日举办的Chinajoy 2024索...
原创 戴... 前言: 抗战时期,日本为了侵占我国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时为了获取他们想要的情报,培养出了许多的特...
原创 5... 秦基伟在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战功,1953年6月,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从朝鲜战场回国的秦基伟。秦基伟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