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魏徵死后,墓碑为何被砸?又是谁砸的呢?
迪丽瓦拉
2024-06-30 03:03:46
0

原标题:名相魏徵死后,墓碑为何被砸?又是谁砸的呢?

唐太宗和魏徵被誉为历代贤君和直臣的楷模。魏徵为唐太宗提供了重要的谏言,但唐太宗在他去世后却出现了极端的反差,解除了与他家族的婚约,甚至亲自砸毁了他的墓碑。这一异常的反差引发了人们的猜测,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魏徵推荐的其他大臣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徵曾经提出的谏言让唐太宗感到不适。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源于魏徵多次过火的“犯颜直谏”,导致唐太宗产生了“逆反心理”,最终表现为对墓碑的破坏。

唐太宗是少有的开通君主之一,给予魏徵“无限话语权”,让他在国家大事上提供建议。魏徵的谏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受到了关注。然而,魏徵却忽略了唐太宗也是一个有主张、理想、喜好和私生活的个体。唐太宗的猎奇心和开拓劲头在很多时候受到了魏徵的干预,使得唐太宗在一些私人决定上受到了阻碍。

魏徵比唐太宗年长20岁,代沟和意见上的分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二人之间的抵触。魏徵虽然呕心沥血为唐太宗效力,但却未能意识到皇帝也是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唐太宗在一次大骂中表达了对魏徵的不满,这表明了他对长期受到的压制的一种发泄。

在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发出长叹,感慨道:“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并恢复了对魏徵的荣誉。这种波折让唐太宗逐渐认识到“良药苦口利于行”的道理,也让他对魏徵的一些过激谏言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唐太宗和魏徵之间的矛盾源于魏徵的“犯颜直谏”,使得唐太宗在个人决策上受到了过多的干预。魏徵的过火谏言成为唐太宗内心深处的“阴影”。这一段历史教训我们即便是权臣,也要谨慎在言辞上的过火,以免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侨旗帜”陈嘉庚的体育情怀 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 有这么一位 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伟人 他不仅用教育点亮了智慧的明灯 更...
原创 他... 北宋末年,多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宋江以及方腊的起义。在小说《水浒传》中,宋江是被朝...
原创 杨... 1973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作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杨勇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议结束后,周总理找到...
原创 北... 大一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周围不能有平起平坐的政权,周围应该都是藩属国或者是朝贡国,他们的首...
原创 我... 在浩瀚的旅行者群体中,不乏热衷于收集世界各地特色物品的旅人,然而,归途之后,往往面临着一场“幸福的烦...
原创 东... 六、曹魏西乡侯张既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大臣。 张既 张既与其他曹魏名...
原创 美... 在探讨文化自信与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为何日本人、韩国人和越南人在将自己的文化与...
原创 古... 有句成语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火了,火势很旺,人们为了救火取护城河内的水,最终殃及了河里...
原创 关...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风云聚会的时代。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意之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
原创 郑... 人类文明是一步步探索出来的,说起这点,我国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都能很好地印证这点。 郑和...
全球投资时代,谁是投资者的“远... 1492年9月,哥伦布乘坐着大型帆船,率领着90人的航海船队,在航行了近2个月后抵达美洲的瓜纳哈尼岛...
原创 九... 皇帝的宝座极具诱惑力,谁不想在有生之年能够成为天下之主,成为这普天之下身份最为高贵的人,而自古以来要...
原创 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各自国家文化的瑰宝。然而,当不同国家的英...
原创 资... 项羽乌江自刎,以失败告终。他对刘邦服气了吗?没有! 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东归:“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
原创 古...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真的是数不胜数,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纵观历史,武将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原创 日... 随着日本动漫或次元IP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也带动了日本文化的对外输出。特别是近代各热血游戏和漫画...
原创 长... 在中国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1904年最后一科考试进入前三甲的分别是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民...
原创 古... 朱元璋是布衣农民出身,小时候的生活贫困无比,但他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的性格非常的严明,生平最痛...
卜工再谈三星堆:六个宝藏坑的分... 青铜大立人、顶尊神坛、龟背形网格状器……这些精美又神秘的三星堆青铜器究竟是因何而铸造?它们为什么会被...
原创 清... 张芾被任武处死后,回民知事大,不反不行了。加上回有宗教之团结,不少阿訇都做了起义的领导人物,阿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