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名臣郭崇韬,在平蜀前后犯下什么错误,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迪丽瓦拉
2024-06-30 03:03:31
0

原标题:后唐名臣郭崇韬,在平蜀前后犯下什么错误,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五代时期的后唐,其虽然名为一个朝代,但是其统治者其实经历过一次世系的变化。后唐的建立者庄宗李存勖因为政治上的失误,引发了各地的叛乱,就连其禁军都不再为其指挥,最终命丧皇城,而其重将李嗣源则成为了新的统治者。

在庄宗失势的过程中,后唐侍中兼枢密使郭崇韬之死堪称其转折点。由于郭崇韬被庄宗长子魏王李继岌冤杀,引发了后唐群臣对于庄宗的不满,以及对于自身地位的担忧。他们这才纷纷起兵反抗庄宗的统治,最终酿成了大祸。因此在郭崇韬之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继岌及其母亲刘皇后都成为众人诟病的对象。

不过郭崇韬身为后唐的大臣,其在后唐建立之后确实有些许不甚妥当的行为,这才让他招致皇室的猜忌而最终丧命,那么他究竟犯下了哪些错误呢?

一、敌视宦官树敌于皇宫

郭崇韬作为后唐重要的军事将领,其在平定后梁等重要战役中都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在后唐建立之后,其又领兵入蜀,平定了前蜀政权,将东川和西川收入后唐版图,扩张了其势力。这些功劳让郭崇韬成为了后唐政府中地位最尊贵的存在,其不但任职侍中,有外廷宰相之权,还身兼枢密使,是后唐军事的最高长官。

这样的地位让郭崇韬变得略显自大,对于他不喜欢的人事物,其总是不假思索地发表反对的意见。而在后唐建立之后,出于对唐朝政府的怀念,李存勖招募了大量曾在晚唐供职的宦官进入皇宫,来负责宫内的事务。对于这些宦官,郭崇韬十分瞧不起,认为他们只会败坏朝政,并建议将他们清除出去。

虽然郭崇韬的话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其毕竟触怒了宦官集团。而李存勖在登基之后,整日流连后宫,完全不见之前的英雄气概。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存勖和宦官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而他们的谗言也对郭崇韬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郭崇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利处境,他为了缓解自己和宦官之间的矛盾,主张将和宦官集团关系较好的刘氏立为皇后,并获得了李存勖的同意。不过刘氏为人自私,并不是十分感激郭崇韬的推荐,而宦官也并没有因此取消对于郭崇韬的敌视。最终在宦官的谗言之下,正是这位他亲自推荐的皇后用教令杀死了他。郭崇韬对于宦官的敌视和轻视,最终还是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二、郭崇韬父子入蜀之后的飞扬跋扈

在后唐消灭后梁并稳定了中原的局势之后,李存勖便派出自己的长子魏王李继岌和郭崇韬一道进入蜀地,前去攻打王衍的前蜀政权。由于后唐的军事实力在当时处于极盛,前蜀并没有组织起十分有效的抵抗,就出城归降了,而郭崇韬和李继岌也顺利进入了成都。

在入蜀之后,李继岌仍然是这支大军名义上的主帅,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郭崇韬才是实际的掌权者。因此除了每日到李继岌的府上进行例行汇报之外,蜀地的官员都纷纷聚集在郭崇韬的门外,听从他的安排。

而蜀中的士族和原来前蜀的官员,为了在后唐获得可观的政治地位,也纷纷讨好入蜀的郭崇韬父子,并向他进献了大量的财物,这让的情况让李继岌十分不满。而且有人向李继岌汇报郭崇韬父子在蜀地甚至有僭越礼制的行为,并因此怀疑他们怀有异心。李继岌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小心谨慎,向庄宗及其母亲汇报了蜀地的状况。李存勖虽然比较信任郭崇韬的为人,但他也不得不谨慎面对,并派出了使臣前往蜀地视察,并且多次招郭崇韬回京。

但是郭崇韬此时仍然以蜀地起义未平为由拒绝了庄宗召回自己的命令,这就不由得人们不怀疑这位功勋大臣是不是有自立的打算了。一般在开国时期立下大功的功臣为了防止自己被猜忌,都会避免出镇一方。而郭崇韬在入蜀之后的表现并没有明哲保身的意味,这也为他招致了庄宗等人的猜忌,为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笔。

三、郭崇韬的迟钝与自大

在郭崇韬得到李存勖的多次调令之后,其本应对自己所处的形势有所感知,并且争取和身处蜀地的魏王李继岌达成和解,向其解释自己的忠心,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后面的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

但是郭崇韬认为自己留在蜀地的行为有正当的理由,而且自己地位尊崇,又立下了如此战功,李继岌是不可能对自己发难的,因此并没有太多的防范。

而李继岌在接到刘皇后的教令之后,本来有一定的犹豫,但是其身边的宦官李从袭等人提出郭崇韬已经有了反叛迹象,必须先下手为强。李继岌这才以议事为名,将郭崇韬召到自己的府中,并将其袭杀:

甲子旦,从袭以继岌之命召崇韬计事,继岌登楼避之。崇韬方升阶,继岌从者李环挝碎其首,并杀其子廷诲、廷信,外人犹未之知。

笔者认为,只要郭崇韬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就可以嗅到空气中的危险气息。如果他能够提前加强和李继岌的沟通,适当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李继岌是不会加害于他的。但是郭崇韬的自大最终还是让他失去了这个最后的机会。

四、结语

郭崇韬之死作为后唐早期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人们一般会为郭崇韬被冤杀而感到惋惜,并指责李存勖后期的昏庸。但是实际上身为人臣的郭崇韬也有不妥之处,这也是其招来杀身之祸的重要原因。

首先,郭崇韬和在后唐政府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宦官关系十分紧张,而这一矛盾的源头只不过是郭崇韬的个人喜好。虽然郭崇韬曾经尝试过和宦官和解,但是他内心对于宦官的轻视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这个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

另一方面,郭崇韬在平蜀之后没有妥善约束自己的行为,其不但收受财物,还无视了魏王李继岌的存在,成为了蜀地的实际控制者,这势必会引发统治者的怀疑。而在种种迹象表明自己已经被怀疑之后,郭崇韬还盲目自信,没有积极自救,最终只能落得个被杀的下场,而后唐繁荣的政局也因此迅速走向混乱。

参考文献:

【1】《通鉴纪事本末·邺都之变》

【2】《旧五代史·郭崇韬传》

推荐阅读:

西晋时在凉州生活的匈奴和鲜卑人,为何会形成对羌民族的认同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北京护城河是北京市城区历史水利工程体系,属海河支流北运河水系,其形成始于金代漕渠开挖 ,明初随城墙扩...
原创 欧... 欧洲的皇帝传承为什么会变成三个半?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变迁的历史问题。 欧洲最初的第一个皇帝是罗马...
原创 隋... 隋唐十八条好汉,历史上有些人物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或原型。比如,铁枪大将来护儿、双锏大将秦琼、皂袍大...
原创 张... 1959年,张闻天和彭德怀一同遭到批判,其中有一个罪名是“反总理”。 建国后,张闻天主要在外交部门工...
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金币 一、历史背景 该币铸于民国三年(1914年),是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后,意图建立金本位货币体系的...
原创 日... 1784年的一个普通清晨,一名日本农夫正在田地里翻土耕作。突然,他随意铲起的一块泥土中,竟然掘出了一...
原创 多... 《东华录》记载,顺治八年二月,追论睿王多尔衮的罪状,提到:擅自诳称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夺立,以挟制中...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皇帝,也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他的一生充满...
原创 纪... 纪登奎曾是河南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他在1951年首次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并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认可。...
原创 虎... 许褚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名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被曹操称为此吾樊哙也。自从典韦战死后,他开始担任曹操...
原创 大...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吐蕃王朝爆发了一场瘟疫,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而身为吐蕃赞普的松赞干布...
原创 此... 罗荣桓元帅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专注于政工工作的元帅。他在党政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展现了出色的才...
原创 吏... 早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独特特点。两千多年前,秦朝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并创建了一个完整的...
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 在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卷中,秦始皇、项羽、张骞的诗史堪称秦汉时期的缩影——既有帝国初创的雄...
原创 赵... 在新版本的《三国》中,赵云在进攻桂阳时提到自己从未与敌手大战三百回合,然后他用青釭剑把管军校尉陈应玩...
原创 英... 都知道印度曾经被英国管了很多年,但是你知道那会儿印度人有多惨吗?那真叫一个苦,苦得连想都想不到。 这...
原创 张... 1942年8月,《泰东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写道:日本奋战,将各地匪患一扫而尽,现在的太平生活,...
原创 杨... 杨贵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名字几乎与传奇紧密相连。生活在美貌与权力交织的唐朝后宫,她凭借...
原创 6... 日本占领东北后,东三省的百姓生活陷入了极度困苦的境地。虽然国民党选择了放弃东北,但共产党和东北人民始...
原创 曹... 少数兵力战胜多方敌军的战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激烈对抗,还是热武器时代的炮火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