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山茶除非很差,不然和正岩没区别,所以买正岩茶的都是冤大头?
迪丽瓦拉
2025-07-10 08:33:40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网上看来一个圈内人士的观点,称岩茶圈不能唯正岩独尊。

因为现在随着工艺进步,很多外山茶也能做得不错。

“(外山茶)说实话除非很差,不然99%的人喝不出它跟正岩的差距来。”

以前那种大火焙,急火焙,缩短焙火工期的外山病火茶,分辨起来没难度,任何有常识的人一看到这种焦炭似的茶就立马倒了胃口。

做青走水不透,泡出来叶底发青生青,喝起来生不生,熟不熟的茶也一样,本质还是工艺没做好。

若做茶时及时调整工艺,做青适度,发酵适中。

后期焙上火以后,茶汤照样不涩,入口时还带几分顺甜。

大多茶客喝岩茶,只求微苦回甘,带有明显茶味,喝着嘴巴感觉舒服。

武夷岩茶里,正岩与外山能拉开的品质差距,只是一小步。

真正能拉开大跨步距离的还得看工艺,在做青、焙火之间一决雌雄。

So,当外山茶的工艺慢慢追上来后,泡开喝着茶味也不差。闭着眼盲喝,安能辨出正岩与外山?

对此论调,恕麻花难以认同。

且不说对岩茶品质而言,山场与工艺并重,好茶必须两手抓。

单论外山茶与正岩茶,它俩间的差距可不止一点。

《2》

一、什么是外山?什么是正岩?

先来锁定一下,外山茶的区域。

一个“外”字已经道明一切,指正岩以外地区产出来的茶,背后的涵盖范围很广。

武夷岩茶,强调“岩”字。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岩茶之所以叫岩茶,皆因正岩山场内的独特地理风土,特殊的丹霞地貌,独一份的碧水丹山水土孕育。

君不见,正岩景区内,随处可见高大的丹岩(别名风化岩)。

丹,红色也。

高大耸立的丹岩,裸露在外的干燥部分远而观之,微微带点红。

遇上常年岩壁渗水,潮湿阴凉多水汽滋润,岩藓地衣之类的植物不断覆盖,看着则偏黑。

武夷山当地特有的风化丹岩,经常年风吹日晒雨淋,能剥落出丰富的风化岩碎屑物,滋养正岩当地的土壤。

行走在正岩核心山场内,走牛栏坑,爬马头岩,穿慧苑坑。

一路上脚下踩的土壤,均极为透气疏松,哪怕雨后也不易粘黏鞋底。

于茶树而言,丰足的风化岩碎屑物,不仅增加土壤透气性,利好根系呼吸与生长,同时还拥有独一独二的天然微元素养分。

产出来的茶,自带山场气息、岩韵、汤中有茶骨、细啜有冲击力,回味层次丰富。

由于外山茶,与武夷岩茶的“岩”不沾边,产地四周举目四望,没一星半点风化岩身影,注定它难以具备真正优质岩茶底蕴。

哪怕后期工艺再好,先天水土风味不足,按岩茶的风味评分标准,它也注定不是好岩茶。

《3》

二、茶香区分。

市面上的外山茶,茶香往往难以尽如人意。

要么,香气闻着淡寡匮乏,趁热凑近也闻不到多少香。

因芳香物质少,茶香仅影影绰绰的一小团,完全分不出兰花香、栀子花香、桂花香,以及其它香。

要么,茶香一改常态,浓墨重彩,香得冲人。

沸水泡之,极浓的花香直直冲入鼻端,香到让人有些鼻子不舒服,闻久了感觉熏得慌。

要么,乍一闻香气中规中矩,不出彩也不出错,但慢慢啜着喝茶时,愣是从汤中喝不到半点香。

喝完后,嘴巴里空空的,舌面与喉间未能留香。

咽下茶水,回甘回味期间,也返现不出余香。

上个星期有朋友拿了泡瑞香过来分享,泡开后在场众人都觉得不错,至少按品种茶的标准,闻着花香还不错,开场表现尚可。

但茶汤真正喝到口里,在场的老茶客都默默放下茶杯,茶汤太空,嘴里没味(也没留香)。

这与正岩茶香气有本质区别。

正岩茶的香,前人用8个字概括,清则幽远,锐则浓长。

(正岩)坑涧茶,茶香清幽绵长,连泡5冲6冲也能稳定不散。

(正岩)岩上茶,哪怕光照强,生出的芳香物更抓人,花香更浓长,但也达不到香气冲鼻刺激,闻着熏人鼻子的地步。

且,不论岩上坑涧,正岩茶的香气层次更多,茶香更具格调,从头喝到尾,香气从不会单一平铺直叙。

这等茶香层次,哪怕将外山茶的工艺做出花,也没法追赶。

《4》

三、茶味差距。

外山茶喝起来,茶味较极端。

不是“浓强苦”,便是“香柔甜”。

前一类,实际产地走一趟,能发现它们多数产自连绵起伏的低矮茶园,开车上高速快到武夷山时,光是路边随手都能拍下一大片。

为了促产量,茶树减得矮小,春茶季时机采能采下一大片。

放眼看,四周别说风化岩,连树也不多见。

太阳从一早升起,到傍晚下山,整片茶园子没有半点遮阴,一直被阳光直射。

光照强,缺乏漫射光,虽说光照时间长,但不利茶树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相反在缺乏山间云雾遮挡,光线过分强烈影响下,青叶内还会生出过多苦味茶碱。

最终做茶时,哪怕做青走水再给力,也难掩苦涩。

喝到口里,茶水又苦又薄,喝着完全是受罪。

另一类香香、柔柔、甜甜的代表,情况稍好些,但也没法和正岩茶相比。

这种香柔口味,大多出自(外山)高山茶,茶氨酸含量积累尚可,只要工艺别太糟,还能体现出清甜味。

不苦不涩不刺激,入口还清甜,茶味表现不算糟,但它没法和真正的正岩茶相比。

正岩茶,拥有独一份的岩骨花香。

小口啜茶汤,入口瞬间就有明显冲击力。

尤其是核心正岩山场,山场气息浓郁。啜茶细品,味蕾层次丰富,喝完一泡茶,有跌宕起伏的汹涌层次。

细啜茶汤,用舌头推动茶水,茶汤当中带有骨鲠感,劲道非凡,远非绵绵软软的小甜水能比。

《5》

君不见,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诚然,除了正岩以外,世上还有不少优质茶产区。

如,桐木地带之于红茶,太姥山之于白茶。

但论起顶尖岩茶,圈内只认正岩。

换成外山外地其余产区哪怕当地生态再好,茶园管理再到位,产出来的茶顶多算优秀乌龙茶。

由于不具岩韵,没法入围优质岩茶。

喝岩茶,外山茶与正岩茶,从香气到滋味,方方面面都存在距离。

圈内之所以有人产生这种想法,觉得外山茶只要工艺别太糟,和正岩差距不大。

归根到底,还是接触太少。

喝过的正岩茶不多,或者以前喝到的“正岩茶”仅有泡袋上的名字,并无实质。

假正岩喝起来,自然和真外山没区分。

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先... 文/尤磊 姓者女生,意即女人所生的子女,代表血缘传续。考其来由,可上遡到母系氏族社会。当其时,人口...
原创 建... 在东汉末年,大家都知道天下分为了蜀、魏、吴三国。在这三个国家中,能人异士、盖世英雄那可是数不胜数。在...
原创 日... 1931年,日军在我国东北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此后在华夏大地上疯狂屠戮长达14年,可谓是作恶多端。...
邯郸将一言九鼎街等成语街道定为... 河北省邯郸市具有3100年的建城史,其中“邯郸”二字从未变更,堪称中华地名文化之特例。 丰富的历史文...
原创 毛... 在我们心中,毛主席一直是那种高大威猛的形象,站在人群中总能一眼被认出。但你知道吗,关于毛主席的真实身...
原创 朝... 朝鲜是与我国接壤的邻国,自上古商朝以来,朝鲜半岛和中国之间的文明交流就绵延不断,那么这样一个领土接近...
原创 张... 崇祯皇帝在民间的风评无疑是所有大一统王朝的亡国君主中最好的。 纵观古今,亡国之君中有如商纣王、隋炀帝...
原创 太...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古代 闽地 繁华) 同光三年,公元...
原创 “... 前言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然而,毛泽东主席却违背常规,一本《三国演义》他足...
原创 李...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终南山上的翠微宫逝世,年仅52岁。可对于李世民的死因,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
原创 我... 我国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这事关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安全。 按照我国现有的实力,我们绝不会再让他国威胁我国...
原创 李...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众了解比较多的可能是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蓝玉这样的名将,或者刘伯温、李善长、...
文化中国行|古生物化石在黔贵大...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经历了二叠纪时期96%以上的生物灭绝后,三叠纪海生爬行类是“时代亲历者”。根据历史...
原创 陈... 前言: 1945年6月,自从党的第六次会议召开过后,时隔17年,全国各地党代表齐聚一堂,在在延安宝塔...
原创 他...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各种各样的人物在这个时期涌现,为...
原创 绝... 优质内容将每日持续更新,诚邀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第一时间查看优质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卡门...
原创 康... 今天向大家介绍清朝大臣张伯行,他为官20余年,历仕清康熙、雍正两朝,以清廉刚直著称,曾经被康熙帝誉为...
原创 让... 一提起唐代美人杨玉环,你是不是就想到了“胖美人”?毕竟,“环肥燕瘦”这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但真相究竟...
原创 张... “桃园结义”是一段永恒的传奇,在那片满是绽放的桃花园,正式拉开了三国大戏的序幕。 多数人只知道,“桃...
原创 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么一部电视剧或者是电影。著名的影星周星驰还有张一山,都扮演过剧中的主角,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