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山茶除非很差,不然和正岩没区别,所以买正岩茶的都是冤大头?
迪丽瓦拉
2025-07-10 08:33:40
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网上看来一个圈内人士的观点,称岩茶圈不能唯正岩独尊。

因为现在随着工艺进步,很多外山茶也能做得不错。

“(外山茶)说实话除非很差,不然99%的人喝不出它跟正岩的差距来。”

以前那种大火焙,急火焙,缩短焙火工期的外山病火茶,分辨起来没难度,任何有常识的人一看到这种焦炭似的茶就立马倒了胃口。

做青走水不透,泡出来叶底发青生青,喝起来生不生,熟不熟的茶也一样,本质还是工艺没做好。

若做茶时及时调整工艺,做青适度,发酵适中。

后期焙上火以后,茶汤照样不涩,入口时还带几分顺甜。

大多茶客喝岩茶,只求微苦回甘,带有明显茶味,喝着嘴巴感觉舒服。

武夷岩茶里,正岩与外山能拉开的品质差距,只是一小步。

真正能拉开大跨步距离的还得看工艺,在做青、焙火之间一决雌雄。

So,当外山茶的工艺慢慢追上来后,泡开喝着茶味也不差。闭着眼盲喝,安能辨出正岩与外山?

对此论调,恕麻花难以认同。

且不说对岩茶品质而言,山场与工艺并重,好茶必须两手抓。

单论外山茶与正岩茶,它俩间的差距可不止一点。

《2》

一、什么是外山?什么是正岩?

先来锁定一下,外山茶的区域。

一个“外”字已经道明一切,指正岩以外地区产出来的茶,背后的涵盖范围很广。

武夷岩茶,强调“岩”字。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岩茶之所以叫岩茶,皆因正岩山场内的独特地理风土,特殊的丹霞地貌,独一份的碧水丹山水土孕育。

君不见,正岩景区内,随处可见高大的丹岩(别名风化岩)。

丹,红色也。

高大耸立的丹岩,裸露在外的干燥部分远而观之,微微带点红。

遇上常年岩壁渗水,潮湿阴凉多水汽滋润,岩藓地衣之类的植物不断覆盖,看着则偏黑。

武夷山当地特有的风化丹岩,经常年风吹日晒雨淋,能剥落出丰富的风化岩碎屑物,滋养正岩当地的土壤。

行走在正岩核心山场内,走牛栏坑,爬马头岩,穿慧苑坑。

一路上脚下踩的土壤,均极为透气疏松,哪怕雨后也不易粘黏鞋底。

于茶树而言,丰足的风化岩碎屑物,不仅增加土壤透气性,利好根系呼吸与生长,同时还拥有独一独二的天然微元素养分。

产出来的茶,自带山场气息、岩韵、汤中有茶骨、细啜有冲击力,回味层次丰富。

由于外山茶,与武夷岩茶的“岩”不沾边,产地四周举目四望,没一星半点风化岩身影,注定它难以具备真正优质岩茶底蕴。

哪怕后期工艺再好,先天水土风味不足,按岩茶的风味评分标准,它也注定不是好岩茶。

《3》

二、茶香区分。

市面上的外山茶,茶香往往难以尽如人意。

要么,香气闻着淡寡匮乏,趁热凑近也闻不到多少香。

因芳香物质少,茶香仅影影绰绰的一小团,完全分不出兰花香、栀子花香、桂花香,以及其它香。

要么,茶香一改常态,浓墨重彩,香得冲人。

沸水泡之,极浓的花香直直冲入鼻端,香到让人有些鼻子不舒服,闻久了感觉熏得慌。

要么,乍一闻香气中规中矩,不出彩也不出错,但慢慢啜着喝茶时,愣是从汤中喝不到半点香。

喝完后,嘴巴里空空的,舌面与喉间未能留香。

咽下茶水,回甘回味期间,也返现不出余香。

上个星期有朋友拿了泡瑞香过来分享,泡开后在场众人都觉得不错,至少按品种茶的标准,闻着花香还不错,开场表现尚可。

但茶汤真正喝到口里,在场的老茶客都默默放下茶杯,茶汤太空,嘴里没味(也没留香)。

这与正岩茶香气有本质区别。

正岩茶的香,前人用8个字概括,清则幽远,锐则浓长。

(正岩)坑涧茶,茶香清幽绵长,连泡5冲6冲也能稳定不散。

(正岩)岩上茶,哪怕光照强,生出的芳香物更抓人,花香更浓长,但也达不到香气冲鼻刺激,闻着熏人鼻子的地步。

且,不论岩上坑涧,正岩茶的香气层次更多,茶香更具格调,从头喝到尾,香气从不会单一平铺直叙。

这等茶香层次,哪怕将外山茶的工艺做出花,也没法追赶。

《4》

三、茶味差距。

外山茶喝起来,茶味较极端。

不是“浓强苦”,便是“香柔甜”。

前一类,实际产地走一趟,能发现它们多数产自连绵起伏的低矮茶园,开车上高速快到武夷山时,光是路边随手都能拍下一大片。

为了促产量,茶树减得矮小,春茶季时机采能采下一大片。

放眼看,四周别说风化岩,连树也不多见。

太阳从一早升起,到傍晚下山,整片茶园子没有半点遮阴,一直被阳光直射。

光照强,缺乏漫射光,虽说光照时间长,但不利茶树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相反在缺乏山间云雾遮挡,光线过分强烈影响下,青叶内还会生出过多苦味茶碱。

最终做茶时,哪怕做青走水再给力,也难掩苦涩。

喝到口里,茶水又苦又薄,喝着完全是受罪。

另一类香香、柔柔、甜甜的代表,情况稍好些,但也没法和正岩茶相比。

这种香柔口味,大多出自(外山)高山茶,茶氨酸含量积累尚可,只要工艺别太糟,还能体现出清甜味。

不苦不涩不刺激,入口还清甜,茶味表现不算糟,但它没法和真正的正岩茶相比。

正岩茶,拥有独一份的岩骨花香。

小口啜茶汤,入口瞬间就有明显冲击力。

尤其是核心正岩山场,山场气息浓郁。啜茶细品,味蕾层次丰富,喝完一泡茶,有跌宕起伏的汹涌层次。

细啜茶汤,用舌头推动茶水,茶汤当中带有骨鲠感,劲道非凡,远非绵绵软软的小甜水能比。

《5》

君不见,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诚然,除了正岩以外,世上还有不少优质茶产区。

如,桐木地带之于红茶,太姥山之于白茶。

但论起顶尖岩茶,圈内只认正岩。

换成外山外地其余产区哪怕当地生态再好,茶园管理再到位,产出来的茶顶多算优秀乌龙茶。

由于不具岩韵,没法入围优质岩茶。

喝岩茶,外山茶与正岩茶,从香气到滋味,方方面面都存在距离。

圈内之所以有人产生这种想法,觉得外山茶只要工艺别太糟,和正岩差距不大。

归根到底,还是接触太少。

喝过的正岩茶不多,或者以前喝到的“正岩茶”仅有泡袋上的名字,并无实质。

假正岩喝起来,自然和真外山没区分。

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1950年9月15日,美国麦克阿瑟上将发动仁川登陆,成功切入朝鲜人民军的后方,切断了人民军与后方的联...
原创 朱... 大明王朝初创时,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非常多,文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宋濂,武的有徐达、常遇...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大唐盛世之中,曾有一位君王,其罪行累累,堪称历史之最。他的治世之道,竟将盛极一时的大...
“千古完人”王阳明的逸闻轶事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被誉为“千古完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逸闻轶事更...
原创 明...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明代大臣,着实不简单,他历经五个朝代,服侍过四位皇帝,并且获得过三位皇帝的恩宠,...
原创 奇... 中国十大名剑,每一把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传说故事。 1. 圣道之剑——轩辕剑 特点:...
原创 中... 很多人或许并不了解刚果(金)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政治动荡,混乱不堪,上周就又有一处国有矿场遭到袭击。当...
原创 东...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刘德升,他因草创了“行书”字体,而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然而,在唐...
中国非遗潞绸亮相俄罗斯国家博物...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31日电 近日,在中俄两国建交75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中俄文化年”的热烈氛围...
原创 孟... #深度好文计划# 孟明视,是春秋时期秦国国相百里奚的儿子,他率领秦军与晋国作战,曾经三战三败,然而,...
原创 诸... #深度好文计划#历史上,功臣离世后,统治者清查其家产屡见不鲜。但蜀汉后主刘禅清查诸葛亮家产之举,却激...
原创 法... 近些年来,法国这片原本传说中的“美丽与浪漫之地”,渐渐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混乱之地”。塞纳河畔的浪漫...
原创 宋... 一名古代宰相,能做到让皇帝们敬重、同朝大臣们佩服,会是怎样的人呢?宋朝名相李沆,用他拥有的优秀品德,...
原创 岳... 在南宋的历史长河中,岳飞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金意志,成为了民族英雄...
原创 唐... 唐朝,这个辉煌灿烂的朝代,留下了无数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其中,尉迟敬德的名字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作为...
《画像铜器——列国时代的战争与... 7月27日,“画像铜器——列国时代的战争与生活”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博物馆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7月29日...
原创 诸... 谁愿在尘世中默默望尘?司马懿与卧龙凤雏,他们的光芒与失落,谁又能轻易忘却?他们曾经的辉煌与遗憾,交织...
原创 四... 从秦始皇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不缺少科技工匠,但到了清朝之后,清朝满洲皇帝却是一直认为“科技”是奇技淫...
原创 很... #深度好文计划#东北大地上,女真部族崛起,其领袖努尔哈赤英勇非凡。他天生聪颖,自幼便显露非凡胆识与气...
火焰般的八一建军节万岁! 端阳生/文 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 作为一个退役军人,不写几句话,对不起当年南昌城的人民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