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拉倒吧!别把中国人在二战中的付出,用轻飘飘的一句话给吹走了,近两千万人的死亡人数那是咋回事?大过年的咱也不想说什么过激的话,今天就从日本的经济和军事俩方面给大家伙唠叨唠叨。
经济
一瞅这俩字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打仗,你说这俩字干嘛呢?”
干嘛?没听过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吗?没有经济做支撑,啥仗都打不好,没出兵自己就得先奔溃了。
咱把这事捋清楚了,您自己都能吧嗒出味来。
要想说经济,这事咱还得从头捋,你才能吧嗒出个味道来。
话说日本你别看是个岛子,搁地图上没多大地方,当时幕府统治时期,那也是闭关锁国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日本这地他也没多大价值,要资源没资源的,所以他闭关锁国了,基本上就没人搭理他。
而日本能够从这种封闭状态,开了窍,这完全的归功于美国人,所以美国人算是日本人的贵人,到现在都是。
为嘛呢?
因为美国和自己的宗主国英国人闹掰了,原因就是利益分配不均,他还打赢了。
美国这就成了一个自主的国家,他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全世界的进行掠夺是他的本质,但问题是他爬起来的时候,全世界早就被脑袋大的几位,给占了,就算是有点汤汤水水的他也不多。
所以没人搭理日本这嘎达,美国人就跑来了。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美国人用大炮和日本人说话,最终双方蹲在横滨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得咧,这有便宜不占就不是列强该干的事,这家伙好,其他国家一窝蜂跑日本这嘎达签条约。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不说说日本这块没多大价值吗?他们咋又跑来了!”
是没多大价值,但不用费一兵一卒,通过咋呼就能占点便宜,你说这群列强能放过吗?再说蚊子肉他也是肉不是?
所以至此日本就开启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亚洲第一个完成半拉工业革命的国家。
在这里,咱必须强调一点,因为日本这地没多大价值,所以列强对他们的干预没有清朝强。
这也让日本在一波波的盘剥之下,逐步地成长起来了。
随着日本的强盛,那么他对于掠夺这件事是无比的渴望,于是他就瞄准了中国。
甲午海战,日俄战争,日德之战等等,其实每一次战争日本都是举全国之力进行战争,按照他们的话说都是在赌国运。
赌国运这三个字基本上充斥了日本整个崛起的过程,但好在每次都赌赢了。
他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钱,地盘太小,没那么多的底蕴。
但他通过这么些个战争,尤其是对中国清朝的战争,获取了不断改革的资金,基本上没有钱了就找咱打一架,打完之后不仅能把在战争中花掉的钱拿回来,还能赚好多倍,相当于好几年的财政收入。
而跟其他国家打仗,基本上弄点在中国的权利,钱不钱的压根就打不出来,基本算是赔本买卖。
日本就这么一路走过来,经济空前的繁荣,三十年代时候的东京,其实不比现在的东京差。
您也别惊讶,日本真是小地方。
说个数据您就明白了。
那个时候日本特别的崇拜西方,毕竟那会西方代表着强大,所以东京的西餐店就有一千六百多家,咖啡店近九百家,各种小吃店一千五百多家,再加上他们本土特色什么拉面啦,料理啦,一万家这都有富余,最过分的是十六户人家就蹲着一家蛋糕店。
这是什么?消费型的产业,老百姓兜里没俩钢镚,能撑起这么多商店?这不开玩笑吗?
别的不说,那会林林总总的银行,大银行就不说了,小银行遍地都是。
银行啊!你没有钱开啥银行!尤其是小银行,这都是私人银行,他们的钱哪来的,绝对不会是自己印的,他们要是敢,日本他们家天皇就要疯了。
经济繁荣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敢拿起三八大盖侵华。
但这个事情到了1942年就全变了,日本人颁发了一个什么《金融事业整备令》,一个县保持一个银行,结果这些个银行稀里哗啦的就没了,被大银行一家一家的吞掉了。
为嘛呢?因为那个时候日本的经济压根就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银行,通过借贷才能盈利的银行,他们就没地方借出去。
要知道在1937年之后,日本繁荣的经济已经发生了逆转。
说一些事您就明白了,1938年充斥东京街头的出租车没了,这是因为日本对汽油开始实行《国家总动员法》,实行配给制,没票就没有汽油,没有汽油你还开啥出租车,汽油全丢到战场去了。
1939年这又开始实行什么《价格等统制令》,一家伙就对十万种商品进行了定价,说好的市场调控成了扯淡。
这意味着什么?您自己也能吧嗒出味道了,意味商品开始短缺,日本为了不引发恐慌,这才实施了这个价格法。
1939年秋天,日本人餐桌上已经没有了他们本国产的大米,全是进口的。
为此他们还颁布了什么《白米禁止令》,不让这大米去除杂质,要想去只能去70%,还鼓励日本吃代替大米的食品。
你看连吃的都保证不了了,而且那会日本人手里就算是赚着各种票据,他们都没地买东西。
1940年过了一半,就连火柴都开始实行配给制了,火柴呀!没想到吧!
而这个时候,日本人的黑市开始繁荣起来,日本他们家天皇还天天地说:“浪费是敌人!”
就这话,哎!你回头拿票据跑商店买米都买不到,还浪费是敌人,都没地浪费。
就这,能养活得起那么多银行?见鬼了!
与此同时,日本开始维持起一个和军工息息相关的产业链条,这是经济中的怪胎,奔溃是迟早的事。
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打侵华战争开始之后发生的,而且越是往后,这种变化就越是剧烈。
军事
日本人很狂妄,他们喊出了要三个月灭亡中华。是他们狂妄吗?有一点,更加多的一点,何尝不是他们没有太多的能力投入到这场战争当中去。
狂妄的起因,完全是因为在和清朝的历次战争当中,日本人总是所向无敌的,而且一旦打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清朝会地上求饶,要钱给钱,要地给地,你只要不打他,他什么都愿意付出。
这种印象让日本人叫咱东亚病夫,叫咱支那,侵华叫惩戒。可笑吗?惩戒!在他们的眼里这不是战争,是一种惩罚,你不配拥有这么肥沃的土地,你甚至都不配是个人。
所以我们在战争就看到了,日本人可以用刺刀把孕妇的肚子挑开,兴奋地喊着叫着叫孩子穿在刺刀上,将人装到麻袋里头,点上汽油。
可以挥舞军刀比赛看谁在一条街上砍的人多,成就什么百人斩的冠军。
在他们眼里,咱就值三个字——你不配!
近三百年的沉沦,是需要痛,一种彻骨的痛,一种能够唤醒灵魂的痛。
于是日本人看到了让他们惊讶的一幕,每一次战役都超过了三个月,而且战争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难打。
中国人近三百年忘记了如何打仗,但在这场战争中又想了起来。
最终日本人的脚丫子踢到武汉城下,将脚丫子踢折了,踢不动了,之后三次长沙会战,正式宣布日本人打不动了。
从这里开始,战争已经不是中国战场上的主色调了,各种扶持汉奸,想方设法影响国民政府的政策,用各种轰炸让中国人再次跪下,乞求和平。
战争拿不到的东西,开始用这种歪门邪道了。
与此同时日本这才开始琢磨南下东南亚掠夺资源,用来维持他们的消耗。你别和俺说美国人掐断了日本物资的供应。反过来你不觉得奇怪吗?美国人在战争中其实一直供应着日本人的战争物资,让他们一直打下去的。
只是现在,美国人不想继续做下去了,就断供了,这好像他们很伟大似的。
好咱接着说
其实日本人不仅仅是物资,兵员也开始缺乏,因为很多精锐部队在这一场场战争中被消灭掉了,后期日本人连智商缺缺的人都招募进了部队,只要是身体没有残疾,他们都收。
战争已经超出了日本人的预计,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人的地盘很大,中国人的骨气被生生地打了出来。
在这里俺要说一句,美国人是给咱援助了,但在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药品,而美国的钢铁通过日本人的手,却砸在了中国人的身上,土地上。
而这个时期,苏联人的援助可比美国人的多一点,1937年苏联就开始援助咱了。
直到1940年美国人才开始援助中国,而所有的援助只占美国对外援助的1.8%,两亿多美元,援助给法国游击队的都有近三十亿美元,你可以翻翻美国的《租借法案》。
俺想美国人卖给日本的东西,也不止这个数吧。
俺承认的是,美国的加入是加速了日本的奔溃,但这个结局不是美国人给定下来的。
要知道太平洋战争中,自始至终被咱拖在中国战场上的日本比太平洋上的要多的多。
战争的天平是在咱这里的,日本人拖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