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何不直接派兵援朝,反而让中国出兵?
迪丽瓦拉
2025-07-10 10:04:02
0

1950年9月,联合国军进行了仁川登陆,这让金日成猝不及防。

他没想到,美国人的攻势如此之快,朝鲜人民军很快溃不成军,朝鲜面临着被吞并的风险。

凭金日成的力量,根本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

所以,很快,他将两封求救信分别送到了斯大林和毛主席的手中。

形势危急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朝鲜唯一的希望就在苏联的身上。因为,放眼全世界,能够和美国抗衡的只有苏联,而中国即便是出兵援助,打败美国的希望也很渺茫。

朝鲜毕竟是红色政权,所以,人们认为,不管是出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情,还是出于战略需要,苏联都应该拉朝鲜一把。

可是,斯大林在看到金日成的求救信之后,却表现的非常犹豫。

而且,直到朝鲜战争结束,苏联也并没有往朝鲜派兵,反而是最初不起眼的中国,在这次战役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不过,多年之后,人们仍然很奇怪,当时苏联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难道不怕美军进占朝鲜,进而威胁到苏联的安全吗?

这些问题要研究起来相当复杂,不妨来看一下斯大林对于朝鲜战争的态度。

其实,最初斯大林是完全不同意金日成大动干戈的,他很清楚,金日成实力不够。

更何况,三八线当年是苏联和美国共同划定的,如果金日成贸然向南朝鲜出兵的话,那美国就有了动兵介入的理由,到时候,就算是苏联也没有把握给金日成收拾残局。

但金日成实在太着急了,统一是他多年以来的愿望,也是北朝鲜的民心所向,他始终没有把南边的邻居放在眼里,也不相信美国会为了区区一个南朝鲜就得罪苏联。

所以,金日成不断的向斯大林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准许自己出兵,久而久之,斯大林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斯大林一方面很清楚朝鲜的实力,可另一方面也心存侥幸。

如果能够借此重新树立苏联的威信,进而控制朝鲜半岛的话,对苏联有极大的好处。另外,也能够震慑一下中国,让中国今后更加的信服苏联。

即便朝鲜打输了,对苏联来说也不算什么灭顶之灾。苏联和朝鲜接壤的面积不过几十公里,即便朝鲜被美军全面占领,苏联的重要城市也并不会遭到多大的破坏。

各怀心思

所以,虽然苏联和中国都是朝鲜的邻国,但双方所遭受的威胁是不一样的。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朝鲜被攻破的话,那美军就直接打到了中国家门口,到那时候,中国自身的安全难以保障,所以,抗美援朝是必要的。

对苏联来说,抗美援朝却未必是个好的选择,不光要投进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万一输给了美国,苏联的国际信誉会大打折扣。

所以,苏联一开始就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即便战争态势真的不可收拾,前面还有朝鲜和中国顶着。

而随着美军仁川登陆,态势确实变得糟糕了起来。

这时候,苏联决定写信给中国,向中国施压,借助中国的军事力量去解决这场麻烦。

而苏联并不出兵,只负责在背后提供武器装备,甚至,就连这武器装备也是周总理等人辛苦谈判,最终才谈拢的。

别看开战之前斯大林信誓旦旦对金日成做了诸多保证,但真的开战的时候,斯大林首要考虑的还是苏联的利益,朝鲜的生死存亡,根本不是苏联人考虑的重点。

而苏联的这一番私心,也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原本,在毛主席的构想中,我们应当在1950年左右解放台湾。

然而,朝鲜的局势对毛主席十分担忧,如果金日成执意开战,那么我国的边防压力陡然增大,解放台湾的事情就必须要往后推。

1950年5月13日,金日成访问苏联归来,告诉了毛主席一个坏消息,那就是,斯大林已经支持了朝鲜的出兵计划。

毛主席听了金日成的话,半信半疑。

毕竟,以此刻朝鲜的兵力去强行对抗南朝鲜背后的美国,实在是以卵击石。

但没想到,苏联很快发来了一封电报,上面写着:“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同意朝鲜人着手重新统一的建议。”

苏联显然改变了主意,可毛主席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不得不直白的问金日成一个问题,美国人如果打过来,他如何应对?

可金日成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自信心,他对毛主席说:“美国绝不会干涉朝鲜的事务。”

因为,金日成去访问苏联的时候,斯大林一直是这么对他说的。

有苏联的保证,金日成认为万事无忧。

毛主席只得再一次警告金日成:“我们当不了帝国主义的家,也不是他们的参谋长,凡事还是要有个准备。”

可金日成听了,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敷衍了两句之后,兴冲冲的回到朝鲜准备打仗的事情了。

他根本就没有把毛主席的话放在心上,而他会为自己的这份轻率付出巨大的代价。

此时,苏联、中国、朝鲜三个国家之间,中国的心情是最郁闷的,而朝鲜和苏联反而都觉得眼前有利可图。

朝鲜不用说了,统一的梦想近在眼前,而苏联则在中国和朝鲜之间,算了一笔精明的账。

中国解放台湾与朝鲜的统一,在斯大林看来,是天平的两端,只能先办一件事,而不管先办哪一件事,代价都是要得罪美国。

正因如此,之前不管是中国还是朝鲜提出动武的要求,苏联方面都是一拖再拖,态度不明。轻敌之举

直到1950年1月,美国忽然发了一份声明,表示朝鲜和台湾不在美国的防御圈之内。

这几乎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苏联,哪怕是这两个地方起了干戈,美国也绝不会管。

无数次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永远不要相信美国人的鬼话,可偏偏这一次,斯大林相信了。

美国这个最大的威胁已经解除,斯大林仔细考虑了一下几方利益,他认为,朝鲜比中国更听话,而且,解放朝鲜半岛的话,价值相对来说更高。

假如朝鲜顺利统一,苏联或许能以此为筹码,换得自己心心念念的不冻港,给美国和日本敲一敲警钟。

另外,朝鲜统一是地面上的战争,而中国统一台湾,还要越过一道海峡,从难度上来看,似乎统一朝鲜也容易得多。

于是,斯大林决心全力支持朝鲜,为此,他不惜牺牲中国的一部分利益。

为了这场战争,斯大林和金日成之间已经秘密的进行了几次谈话,而这些谈话都瞒着毛主席。

最后,朝鲜战争真正开战的时候,毛主席甚至要从一张报纸上得知这个坏消息。

而这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虽然金日成眼看高歌猛进,可他忘记了美国还没有下场。

在战争爆发没多久,美国就立刻在联合国会议上宣称,他们要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的事务。

苏联的代表当时也在会场上,他们听到了美国人的意图,可竟然没有当作一回事。

另一边,金日成得知美国有意出兵,忙问斯大林怎么办?

而斯大林给他的回复是:“我们认为必须坚决继续进攻,南朝鲜解放得越快,美国武装干涉的机会就越少。”

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可苏联没有任何行动,他们甚至没有在安理会实施自己的否决权,而是放任开战的决议在联合国上被通过。

而此时,中国在尽自己最后的努力,毛主席给金日成发去了多次警告,甚至,毛主席已经预料到美军有可能把仁川作为突破口,他希望金日成能够多加防范。

然而,这些建议依旧被无视。

此时,美军已经出战,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了。于是,周总理出面,再次询问斯大林,美军一旦越过三八线,中国和苏联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当时,中国已经决定组建人民志愿军。所以,周总理还提出,我国决定把九个师的兵力放在边境,这样,如果美军擅自越过三八线的话,我们也可以进行反击。

斯大林很快回复道:“我们认为,在敌人越过三八线时,集中9个中国师在中朝边境以便入朝作战是正确的,我们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中国国内进行了紧急动员,毛主席相信,这一次,我们的志愿军要经历一场恶战。

只是,苏联和朝鲜显然是两个拖后腿的合作对象,在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往来信件之中,他们依然保持着盲目的乐观。

金日成发动了釜山战役,打算在三天之内把美国人赶下海去。

但结果和他预料的恰恰相反,美国人不仅没有被赶下海,而是从海上登陆了。

仁川登陆彻底逆转了战场上的局势。

这下,金日成不要说统一朝鲜半岛了,说不定,朝鲜半岛马上就要被美国人给“统一”了。反败为胜

苏联大使也紧急从朝鲜回国,向斯大林通报了战场的最新消息。

并且,苏联大使认为,这次必须要让中国出兵了。

朝鲜国内有生力量已经被打空了,物资弹药的补给也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再这样下去,朝鲜一定会输。

原本,斯大林还在莫斯科度假,这个消息让他惊愕万分。

于是,他紧急召开了军事会议,并很快向毛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报:

“根据眼下的形势,你们如果认为能用部队给朝鲜人以帮助,那么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的部队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师可以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当然仍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

其实,这个时候不用苏联要求,中国也必须出兵了。

因为,朝鲜陷落之后,下一个遭殃的就是我们。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军已经气势汹汹的派兵封锁了台湾海峡。

仁川登陆之后,美军更是多次派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中国已经不可能独善其身。

于是,志愿军迅速集结,并决定开赴朝鲜前线。

但毛主席在回复斯大林的电报之中强调,我们可以出兵,但急需苏联人的配合,尤其是空中力量的支援以及武器的供给,毕竟,我们的军队相比于美国,还是太落后了。

斯大林表示了同意,但是,想想也知道,想要从苏联嘴里拿到利益并不容易。

中国同意出兵之后,苏联对于物资供给的态度变得很犹豫。

斯大林说:空军出战需要准备的时间,可能要两个月到两个半月。

斯大林打的算盘是,希望中国先出兵,或者做最糟糕的打算,金日成的政府被打垮了,让他到中国的东北去建立流亡政府。

但不管怎么样,这还是建立在牺牲中国利益的基础之上。

斯大林的回复,让所有人都感到生气,可是,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

由于得不到苏联明确的援助,毛主席指的又召开了几次军事会议。

但讨论到最后,毛主席认为,我们还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美国人硬拼到底。

否则,让美军陈兵于中朝边境,我们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就这样,顶着重重压力,中国还是决定出兵,而这个决定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

一个建国不足一年,实力如此困顿的国家,怎么可能具备挑战美国的实力呢?

就算是苏联,此刻对于中国的能力,也是将信将疑。

斯大林依旧在精打细算,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利益,必要的时候,中国和朝鲜都可以牺牲。

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用事实证明,中国拥有一支打不垮的军队。

在表面上毫无优势的情况之下,中国志愿军竟然打赢了这一仗。

也正是这场胜仗,为中国换来了今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1950年9月15日,美国麦克阿瑟上将发动仁川登陆,成功切入朝鲜人民军的后方,切断了人民军与后方的联...
原创 朱... 大明王朝初创时,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非常多,文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宋濂,武的有徐达、常遇...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大唐盛世之中,曾有一位君王,其罪行累累,堪称历史之最。他的治世之道,竟将盛极一时的大...
“千古完人”王阳明的逸闻轶事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被誉为“千古完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逸闻轶事更...
原创 明...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明代大臣,着实不简单,他历经五个朝代,服侍过四位皇帝,并且获得过三位皇帝的恩宠,...
原创 奇... 中国十大名剑,每一把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传说故事。 1. 圣道之剑——轩辕剑 特点:...
原创 中... 很多人或许并不了解刚果(金)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政治动荡,混乱不堪,上周就又有一处国有矿场遭到袭击。当...
原创 东...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刘德升,他因草创了“行书”字体,而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然而,在唐...
中国非遗潞绸亮相俄罗斯国家博物...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31日电 近日,在中俄两国建交75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中俄文化年”的热烈氛围...
原创 孟... #深度好文计划# 孟明视,是春秋时期秦国国相百里奚的儿子,他率领秦军与晋国作战,曾经三战三败,然而,...
原创 诸... #深度好文计划#历史上,功臣离世后,统治者清查其家产屡见不鲜。但蜀汉后主刘禅清查诸葛亮家产之举,却激...
原创 法... 近些年来,法国这片原本传说中的“美丽与浪漫之地”,渐渐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混乱之地”。塞纳河畔的浪漫...
原创 宋... 一名古代宰相,能做到让皇帝们敬重、同朝大臣们佩服,会是怎样的人呢?宋朝名相李沆,用他拥有的优秀品德,...
原创 岳... 在南宋的历史长河中,岳飞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金意志,成为了民族英雄...
原创 唐... 唐朝,这个辉煌灿烂的朝代,留下了无数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其中,尉迟敬德的名字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作为...
《画像铜器——列国时代的战争与... 7月27日,“画像铜器——列国时代的战争与生活”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博物馆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7月29日...
原创 诸... 谁愿在尘世中默默望尘?司马懿与卧龙凤雏,他们的光芒与失落,谁又能轻易忘却?他们曾经的辉煌与遗憾,交织...
原创 四... 从秦始皇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不缺少科技工匠,但到了清朝之后,清朝满洲皇帝却是一直认为“科技”是奇技淫...
原创 很... #深度好文计划#东北大地上,女真部族崛起,其领袖努尔哈赤英勇非凡。他天生聪颖,自幼便显露非凡胆识与气...
火焰般的八一建军节万岁! 端阳生/文 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 作为一个退役军人,不写几句话,对不起当年南昌城的人民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