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国少将失去右臂后住院,却收获一段姻缘,他说:我是断臂换良妻
迪丽瓦拉
2025-07-10 10:04:07
0

上世纪80年代时,长篇小说《红日》的作者吴强问粟裕:“粟司令,我打算写一部关于华东部队的长篇小说,除领导同志外,还想写写师级干部。你看以谁为原型好?”

粟裕想了想说:“你可以以廖政国同志作为一个典型。这个同志很有特色,他的头脑很聪明,能带部队,能打仗,作风顽强。他对部队非常熟悉,基层干部甚至士兵的情况都摸得透透的,打起仗来机动灵活,很有办法。”

粟裕说的廖政国是我军有名的独臂将军,他在战争年代曾7次负伤,还不幸失去了右手,但却是我军公认的有胆略、善思考的百战之将,他最拿手的就是在战局危艰的时候出奇制胜。今天帝哥就来给大家说说廖政国的故事。

廖政国

1913年,廖政国出生于河南息县,他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普通一兵干到了副团长,并能加了长征。1938年2月,廖政国从延安抗大毕业后,随袁国平来到新四军工作。

1939年4月,陈毅派叶飞率领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向上海挺进。廖政国任二支队支队长,他带领二支队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直插苏南江阴、常熟地区,很快打到了上海近郊。

一天晚上,廖政国带领部队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是一大片旷地,四周布满铁丝网,却静寂无人,只有几栋孤零零的洋房。廖政国派人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是日军占领的虹桥机场!

廖政国脑海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带领部队悄悄地向机场包抄过去,他原以为会遇到日伪军激烈的抵抗,却没想守卫机场的伪军一个个睡得像死猪一样,他们轻松进入了机场内部。

不一会儿,侦察员兴奋地跑过来向廖政国报告:“支队长,飞机,真有飞机,4架,4架呢!”

日军飞机

廖政国在侦察员的带领下来到机场一角一看,发现果然有4架飞机,他不禁大喜,并马上下令:“烧飞机!”

战士们立刻把飞机旁的汽油桶揭开,一股脑地往机身上浇,不一会儿,夜空里就升起了冲天大火。等驻守机场的日军反应过来以后,廖政国早已带领部队撤得无影无踪,而4架飞机已经被烧成了一堆废铁。

第二天,上海出版的《大美晚报》、《译报》等报纸,都配有醒目的大字标题,报道了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的新闻,这极大地鼓舞了敌占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40年10月,时任新四军第1纵队第4团团长的廖政国带领部队在苏北黄桥镇整训。当时新四军从敌军手中缴获了大批武器,为了给部队讲解一种新型手榴弹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廖政国拿了一枚手榴弹带回房间研究。

廖政国在把手榴弹进行拆卸分解时,突然发现手榴弹冒出了一缕白烟,眼看一场不可避免的爆炸事故就要发生了,此时只要廖政国把手榴弹扔出去,他自己就可以安然无恙。但当他看见屋外坐着几个干部,而隔壁屋里的政委正在休息时,就毅然地举起了手榴弹,让手榴弹在自己的手上爆炸了……

廖政国

新四军上下为抢治廖政国竭尽全力,他的生命是保住了,但苦于缺医少药,最终他永远失去了右臂。廖政国醒来以后,看着围在身边的战友们,气若游丝地对大家说:“我不要紧,就是炸掉了一只胳膊……大家有没有伤……”

廖政国失去右手以后,为了不在生活上给同志们添麻烦,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用左手练习穿衣吃饭,用牙咬着拧毛巾。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廖政国不仅在生活上能够基本自理,还能用左手写字、打枪。战友们都深深地被廖政国这种精神所感动,称他是“独臂英雄,铁打的人”。

更令廖政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受伤竟给他带来了一段姻缘。廖政国受伤后住进了新四军野战医院,认识了医院的医疗队长、17岁的扬州姑娘史凌。史凌听说廖政国为了保护战友而失去右臂的壮举后,深受感动,对他无微不至地照料,廖政国也觉得史凌是个好姑娘,但他想到自己已经是个残疾人,觉得不应该拖累人家一辈子,便将这份爱意深深地藏在了心底。

还好纵队司令员叶飞及时察觉了一些眉目,他便让副司令员张藩出面牵线搭桥。两人本来就互相有意,现在又有了人介绍,自然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廖政国晚年每次想到此事时,都会感叹说:“我是断臂换良妻啊!”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斗打响。我华东野战军为了围歼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决定各个攻击纵队从阻击部队里抽调力量,集中力量迅速攻下孟良崮。

在这个关键时刻,时任华野第1纵队司令员的叶飞找到承担阻击任务的1纵队1师师长廖政国说:“我把主力部队都拿去攻击孟良崮了,只留给你从地方刚升级的2个团,加上你师2个团,扼守60多公里的阵地,挡住敌人2个整编师,确保我军主力拿下孟良崮。你看行吗?”

廖政国当然知道这个任务十分艰巨,但他什么困难都没有提,只是肯定地点了点头。

5月15日,敌人集中重兵向我阻击部队发动猛攻,廖政国尽管带领部队拼死血战,但因为敌众我寡,前沿阵地还是接连失守。廖政国只剩下天马山这一道最后的防线,如果天马山失守,敌整编25师和整编74师就能靠拢,直捣我军总攻孟良崮主力的后背,形成夹击态势,后果不堪设想。

孟良崮战斗示意图

在这个关键时刻,廖政国突然发现我军的一支部队正向东急进,经过打听,原来是第4纵队第28团的一个营。廖政国马上对该营营长说:“我是1纵1师师长,总部命令,凡是进入这一战区的部队一律听我指挥,现在我命令你们立即赶援天马山!”

那名营长说:“我营是奉令跑步赶去攻击孟良崮的,任务紧急,赶不到要杀头!”

廖政国坚持说:“如果敌人攻下天马山,我军将全盘皆输,到时候不只是你和我个人脑袋的问题!打退敌人之后,我们向你们陶司令(陶勇)说明情况,并且为你请功!”

那名营长考虑了一下,接受了廖政国的指挥,带领部队向天马山冲去。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使得战场的形势立即改观。直到16日下午5时,敌25师仍未突破天马山,而此时74师已经被我军全歼了。

此战结束以后,华东野战军在给1师的慰问信中说:“你们伤亡代替了全军的伤亡,全军评功,当推你们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廖政国任第20军副军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廖政国带领部队入朝作战,由于当时军长张翼翔正在国内休养,廖政国代理军长职务。

廖政国

1951年5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刚刚结束第五次战役、撤出战场向北转移之际,美军集结了2个军团和南朝鲜军的4个师,在东线发起了“闪击式”的进攻。

5月26日晚上,廖政国带领部队正在沿灰谷岭公路转移的途中,整个行军队伍突然在公路上停了下来,不知道前头发生了什么情况。

廖政国马上派人前去打探,原来是兄弟部队的一辆美式105毫米榴弹炮车斜躺在公路上,牵引车的前轮已经滑到了公路路肩下面,半个车身和大炮成了公路上的路障。几十个炮兵战士拉着炮身在往后拖,旁边有一个干部在指挥。显然,这辆失事的炮车正是公路上众多部队走不快的原因所在。

105毫米榴弹炮

廖政国走过去对那个干部说:“什么时候能把炮车拉上来?”

对方虽然不认识廖政国,但看到他身边的警卫员和停靠着的吉普车,从他的年龄、气质和那只特制的右手假肢,判断出他是一个职务很高的首长,于是向廖政国敬了个礼,然后说:“首长,说不准什么时候能拖上来。”

廖政国严肃地问:“天亮了怎么办?后面大批队伍过不去怎么办?”

这名干部十分为难地说:“首长,这个我们没有办法。”

此时西边不远处传来了一阵炮弹的爆炸声,这说明我军的转移企图都已暴露,敌人已有突然举动!

“把这门炮推下去!”廖政国指了指公路下面的悬崖深谷,用十分坚决的语调命令着。

炮兵干部急了:“这不行啊!首长,丢了这一门大炮,我会受处分的!”

“推下去!我负责,我给你打收条!”

廖政国的作战参谋一边赶紧从挎包里掏出一张白纸递给他,一边对炮兵干部说:“这是我们的军长,你放心好了。”

廖政国用他的左手,以他特有的斜体字写下了:“收到美式105榴炮一门。廖政国,1951.5.27。”他看了看手表,已经过了半夜12点。

就这样,一辆原本要滑下去的炮车,几十个战士只是稍稍一推,它就顺势滑了下去,空谷中传来一阵轰隆轰隆的响声。由于廖政国的果断,后面的几万部队都赢得了撤退的时间。

公路疏散以后,廖政国继续带部队转移,在离华川不到1公里的地方,他叫驾驶员停下了车子。这里有不少兄弟部队蹲伏在公路旁,原来他们都要通过华川,但华川已被敌人炮火封锁了,干部们都有些焦虑和不安。

廖政国一边观察敌情,一边看看手表,一会儿以后,他指着华川问身旁的作战参谋:“你数数有几发炮弹爆炸?”

参谋回答说:“大概有20来发吧。”

廖政国笑道:“这个大概也好,美军的炮兵是一个营。”随后他继续提问:“你能不能判明美军的炮兵阵地在哪里?距离华川有多远?”

参谋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廖政国自信地说:“我记得美式榴弹炮的发射初速是每秒钟1300多公尺。炮弹的曳光在空中走了六七秒钟,美军的炮兵阵地离华川在10公里左右。”

廖政国继续提问:“前一阵炮弹到后一阵炮弹爆炸,中间的间隙是多少?”他也不指望作战参谋回答这个问题了,便直接说出了答案:“5分钟。”随后廖政国命令驾驶员发动车子:“等到一阵炮弹最后一声爆炸过后,你就快速开车,越过华川大桥。”

廖政国和家人

此时廖政国的身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围上了几个团、营指挥员,他们早以“旁听生”的身份听完了这场“数学考试”。作战参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军长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的下属和兄弟部队的干部,用什么方法通过华川的炮火封锁区。

最后部队按照廖政国的部署,全部顺利地通过了炮火封锁区。

1953年,廖政国从朝鲜战场上回国后,历任第20军军长、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廖政国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1972年4月16日,廖政国在南京逝世,享年59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削... 《三字经》中“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自勉。”描述的是:西汉时期,公孙弘以及董仲舒的弟子路温舒早年...
原创 明... 石涛,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他平时特别爱吃苦瓜,而且自号“苦瓜和尚”。本文将与您共同探讨其中的...
原创 为... 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隋朝的存在感一直都很弱,不是作为反面典型为唐朝所灭,就是作为唐朝产生前的背景板,...
原创 揭...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就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就在两枚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的...
原创 日... 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当日本宣布投降,开始从中国撤离时,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却浮现出来:为何日本在中...
原创 王... 《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里面说尽了中国社会的世态炎凉,把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价值人际...
原创 西... 前期写过一篇文章《大一统的西汉,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名人轶事层出不穷》,是褒奖西汉王朝的,今天写此文来...
原创 北... 杨家将在无数的评书和演义中都是智勇双全,忠肝义胆的无敌形象,他们每每都能在战场上力挽狂澜,杨家一门不...
原创 宋... 在电视连续剧《包青天》中,关于包拯的描述“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深刻地刻画了这位清廉公正...
原创 古... 引子: "洪天贵福"是谁?他是太平天国的幼王,天王洪秀全的长子。洪秀全在天京登基称王之后,在其长子洪...
原创 汉... 汉高祖刘邦的一首诗,仅有23字,却被毛主席称赞为千古绝唱!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率大军平定了淮...
原创 战...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图强,都先后实施了变法。比如著名的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和商鞅...
中新网关注太原 “滇缅抗战纪实... 《中国抗日战争中缅印战区滇缅抗战纪实展》7月3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国师纪念馆开展。中新网以《百余件抗战...
原创 成... 说起爱新觉罗·肃顺与咸丰皇帝的一世情缘,真是成也咸丰帝,败也咸丰帝啊! 那么肃顺与咸丰之间到底发生...
唐代宦官也有家庭 养子多 夫人... 近日,华商报报道了西安浐灞生态区白杨寨村南考古发掘晚唐时期的精美壁画墓,墓主或为拥立僖宗的晚唐权宦刘...
原创 金... 1950年9月15日,美国麦克阿瑟上将发动仁川登陆,成功切入朝鲜人民军的后方,切断了人民军与后方的联...
原创 朱... 大明王朝初创时,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非常多,文的有李善长、刘伯温、朱升、宋濂,武的有徐达、常遇...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大唐盛世之中,曾有一位君王,其罪行累累,堪称历史之最。他的治世之道,竟将盛极一时的大...
“千古完人”王阳明的逸闻轶事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被誉为“千古完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逸闻轶事更...
原创 明...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明代大臣,着实不简单,他历经五个朝代,服侍过四位皇帝,并且获得过三位皇帝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