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昌起义是多人之功,秋收起义是毛主席一人之力,艰难地挺过来
迪丽瓦拉
2025-07-10 10:03:27
0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对于我军的意义非常深远。

从南昌起义队伍走出了7位元帅、4位大将、5位上将、8位中将和5位少将,合计29位开国将帅。

从秋收起义队伍中走出了1位元帅,1位大将,7位上将,8位中将和6位少将,合计23位开国将帅。

可以说,这两次起义是我军发展壮大的根源。

一、南昌起义是多人之功,缺一不可

南昌起义能够搞起来,起义的火种能够延续下去,是多个人联合起来的功劳,最起码4个人有着巨大的贡献。

贺龙是南昌起义的首功。参加南昌起义的军队一共有四支,贺龙元帅的第20军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有7500余人,几乎占了半数,可以说,如果没有贺龙的人马,南昌起义根本搞不起来;南昌起义搞不起来,就没有现在的人民解放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人民解放军,哪还有新中国。

朱老总是南昌起义的第二功。南昌起义虽然重要,但最终失败了。真正让南昌起义的火种保存下去的是朱老总。南昌起义失败后,剩余部队人心涣散,拥有一个师兵力的周士第此时也离开部队说要“去上海找党组织”,其实,如果周士第跟着朱老总留下来,他后续的地位可能更高。但“风雨狂急时,定得住,方见其脚跟”,朱老总在最艰难的时刻果断站出来,凝聚周士第25师的人心,带着800火种到井冈山与毛主席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师,这才有了后面的雄伟井冈山。

周总理是南昌起义的第三功。他在南昌起义中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代表党领导整个起义。当时,张国焘因为张发奎不具体表态是否支持我党,他要求推迟起义。周总理表示坚决反对,他说道:“起义不能推迟,更不能取消!”可以说,没有周总理的坚持,南昌起义也难以如期举行。

叶帅是南昌起义的第四功。虽然叶帅不直接带部队,但他任张发奎部队的参谋长,利用这个身份,劝阻张发奎“追剿”南昌起义部队,为南昌起义火种的留存,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以上四方面来说,贺龙元帅、朱老总、周总理、叶帅这四个人,最起码是南昌起义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少他们一个,南昌起义只是小水花,起不了任何波澜。

二、秋收起义是一人之功,毛主席历经各种艰难险阻

秋收起义真的非常艰难,主要在于如下几点:

第一是秋收起义的纲领得不到党中央的批准。南昌起义是党中央批准发动的,怎么组织,怎么做,党中央是支持的。但是毛主席制定的秋收起义总纲领,党中央委员会却反对,这是来自上级领导的难。

第二是秋收起义的军事指挥官相继叛变。第一任师长余洒度逃跑叛变了,第二任师长陈浩接着又叛变了。可以说,承上启下的军事指挥官,都不能帮上毛主席的忙,毛主席没办法只能自己做师长,这是来自中间军事指挥官的难。

第三是秋收起义的部队组成很复杂,纪律性差。秋收起义的军事力量被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战士有三个主要来源:农民,汉冶萍矿工,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当时部队都没有理想信仰,纪律很差,政治水平很低,打着打着就跑了不少人,这是来自下面士兵的难。

上级给困难,中层造困难,下面有困难,在秋收起义,毛主席到处都是艰难险阻的处境。纵然这样,毛主席仍旧凭借一人之力挺了下来,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和朱老总会师,进行了改编,创建了著名的红军第四军,开始其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德... 二战时期的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之后震惊了是世界,各个国家都没有想到,在一战战败后,承担了巨额赔款的德国...
原创 苏... 一个地球可以容得下两个大国,在历史的舞台上,美国已经成为了大国的一大代表。 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在历...
原创 刚...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当时本来十分强大的帝国在清朝统治者的手上,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虚弱了,...
原创 铁... 因为大明王朝有骨气这句话是个天大的笑话。 “骨气”这玩意儿只有在自然+社会的人身上才能体现,对于一个...
原创 历... 从古到今,吝啬鬼都是人们非常讨厌的一类人,吝啬并不等同于节俭,也不等同于清廉。一般吝啬的人都是经济条...
刘春声专栏:《格物:弄器说略》 格物:弄器说略 刘春声 出土文物中,不时有弄器出现,所谓弄器,和现代语对应的词汇是玩具,是供人手边把...
原创 嘉... 从1644年清朝入关至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已有150年的稳定发展。但到了嘉庆时期,清朝的衰落不...
原创 阐...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63期:气运的可操控性 文/王事情 成汤王气将终,西岐圣主已出,这是封神世界...
原创 段... 只听灭绝师太道:“俗语说得好:‘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子存父先死,孙在祖乃丧。’人孰无死?只须留下...
原创 史... 估计历史上最牛的太监就是他了,牛到什么程度呢?当朝宰相为巴结他也认他为爹,太上皇见他怕的爬不上马,皇...
原创 姚... 在很多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当中,都有这样一个故事。 话说唐朝的时候,某次,唐玄宗外出打猎,期间和一个...
1980年,65岁开国中将出狱... 1980年,身为开国中将的郑维山终于重获自由,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的柳荫街。 当...
原创 诸... 公元223年,刘备由于夷陵之战的失败,忧愤导致身体病重,召诸葛亮和李严到永安进行托孤,将蜀汉的未来托...
原创 朱...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加...
北京:考古新发现丰富中轴图卷 图为正阳桥考古现场。本报记者武亦彬摄 北京中轴线南段,正阳门箭楼至前门五牌楼之间,人流如织。穿行其间...
原创 商...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以朝代年表为准应该读作帝辛。但因为封神榜称其为商纣王,因此这也成了他最广为人...
原创 1...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超越时代的领导人,他以其非凡的远见和坚定的信念,引领中国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历...
原创 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各路历史类自媒体作者为了忽悠流量,各种不被历史所承认的傀儡王朝,都被...
原创 燕... 君臣相处之道自古以来就是儒家学说讨论的重点。 儒家尊崇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国家的君王和臣子,家庭的父...
慷慨七言鲍参军(鲍照)——古典... 鲍照做为南朝宋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和谢灵运、颜延之一起,并称“元嘉三大家”。元嘉体是宋代严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