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日本侵华间谍之王,第一中国通,土肥原贤二都要叫他师傅
迪丽瓦拉
2025-07-10 14:34:20
0

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后,中日建交,日本即开始对华间谍活动,以方便侵略。这期间,日本对华间谍共分三种类型,即民间大陆浪人、日本军部间谍、外务省驻华公使间谍。三种间谍中尤其以日本军部间谍数量最多,但他们只能活跃于地下,且不成体系,无组织。

甲午战争后,随着军部间谍公开亮相,日本才出现了完整的在华谍报体系和机构。青木宣纯作为《马关条约》中日复交后第一批来华军人,他正式组建了日军在华特务机关,此后日军在华间谍活动皆受他影响,连大名鼎鼎的土肥原贤二都出自他的门下。

土肥圆贤二

一、青木的简介

青木宣纯,1859年出生于武士之家。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给旧士族巨大优待,士族家的孩子享有特权,可以直接进入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幼年学校类似于陆军士官学校的附属小学,幼年学校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士官学校,士官学校毕业就能入伍当军官,这可是一般百姓家孩子完全无法取得的特权。1875年,青木就进入了幼年学校。

青木宣纯

青木上是旧士族出身,家中颇有汉学渊源,他自幼便学习汉语,上学时他就喜欢读《三国志》,对中国兴趣浓厚,他很快就从班中脱颖而出,成了掌握汉语的人才。仅凭这点,他就被日本陆军另眼相待。

1879年,青木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受封炮兵少尉。1884年,日本军部将青木派往广州,命令他在广州潜伏,收集情报,这可以看作是他间谍活动的开始。

在广州时,青木因为熟知汉语,很快就学会了粤语,他的身份没有引来怀疑。19世纪80年代后,中日矛盾激化,在日本军部制定的侵华计划中,有一种方案就是海战中打赢清朝、朝鲜陆战中也打赢清朝,日本海军直接掩护陆军在天津登陆,直扑北京,为此日本迫切需要京津地区的防务和战略地图。青木随即被派到北京,负责秘密测绘京津地图。

1887年,青木到达北京,青木比照原来日本秘测的京津地图,实地勘察,更正了许多错误,制作出新的京津地图,这幅地图受到军部好评,凭此功绩,青木升任大尉。

二、日本间谍体系的开始

甲午战争时,青木任侵略军第一军参谋,参与侵华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中日复交。1897年,青木被日本军部正式派往北京公使馆,担任驻华武官。日本军部指令他设立完整的在华间谍机关。

原本日本驻华公使馆受到外务省指示,从事谍报活动,而驻华武官名义上是驻华公使的下属,所以驻华公使十分不希望出现新的谍报机构和外务省竞争,这其实也反映了在对华问题上,日本外务省和日本军部之间在争夺发言权和主导权。

青木到达北京后,顶住外务省压力,成功摆脱了驻华公使的阻力,组建了独立于公使馆之外的日本军部间谍机关,该机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称作“青木公馆”。

日本公馆

青木公馆是一个独立建筑,表面上类似于一个俱乐部、夜总会、沙龙,其活动主要是拉拢中国官僚、名人,邀请他们进馆唱歌、跳舞、集会、喝酒,但实际目的就是拉近双方关系,一旦中日之间发生龃龉,就能通过这些人疏通关系,搜集谍报。

青木公馆拉拢最成功的对象就是时任清朝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当时袁世凯要组建新军,需要一个样板,青木主动向他建议可以学习日本军制,并说自己愿意帮他和日本政府沟通。袁世凯大为感动,二人由此结成刎颈之交。袁世凯后来升为山东巡抚,青木特意去济南协助袁世凯训练山东新军,所以袁世凯常说“青木是唯一可靠的日本人”。

袁世凯

三、忽悠中国参加日俄战争

1903年,日俄开战在即,日本迫切争取中国的支援,日本军部发动一切在华力量,千方百计和中国高层搭话联系,目的就是力促中国在日俄战争中给日本提供方便。

日本人佐藤垢石在1943年写成了《谋略将军青木宣纯》一书,书中记载身为青木好友的袁世凯正在天津练兵,所以青木最先与袁世凯沟通,两人在天津进行了秘密对话。袁世凯知道日俄战争不可避免,青木希望袁世凯协助日本作战。袁世凯问如何协助,青木提出三个要求:利用东北马贼在俄占区打游击,清军出动正规军协助日军作战,清朝东北官宪给日本提供粮草、车夫等物资。对此,袁世凯提出,利用马贼,只要不扰乱直隶,可以帮日本疏通关系“找些门路”,如此就出现了日俄战争期间,由日本人领导的、拿着日本制式武器的“东亚义勇军”“满洲义军”(都是东北马贼)约4千余人;而东北地方提供粮草之事,需要东北地方官宪做主,自己没有异议;直接让清军参加对俄作战,是不可能的,但可以从新军中挑选一批将士,以“逃兵”的方式加入青木麾下,帮助青木工作,同时直隶总督府获得的情报可以分享给青木。青木对袁世凯深表感谢。

东北马贼

从以后来看,袁世凯给青木提供的便利,极大地帮助了日本作战。比如1904年2月,青木率手下特别任务班切断了旅顺对外联络的所有电线,致使旅顺俄军断绝了对外联络、孤立无援。9月,在青木直接指挥下,“东亚义勇军”“满洲义军”在黑龙江歼灭了俄军两个中队。而日本最关心的东北粮草之事,虽然清朝没有允许,但日本在筹粮、组织东北人力运输上取得了“巨大方便”。所谓筹粮就是抢劫中国百姓,运粮则是拿着刺刀逼迫中国人协助,当地政府也没有实质性干预。

鉴于青木为日俄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日俄战争后青木被提拔为少将,一介间谍成为将军,这在日本并不多见,足见青木谍报工作对日本的突出意义。

四、友谊小船的倾覆

虽然袁世凯十分信任青木,在日俄战争中也给了日本巨大便利,但青木对袁世凯只是利用,他对袁世凯的扶植也只是服从于日本的利益需求。1908年,青木再次任职驻华武官,期间和袁世凯眉来眼去,给袁世凯提供了诸多建议,尤其是在辛亥革命、南北议和阶段,青木更是力劝日本扶植袁世凯,间接导致南京孙中山政府不被列强认可,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1912年,青木升为中将。1915年,青木进入日本参谋本部任职。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动护国运动,青木作为中国通再次被派到中国,负责搞乱局势,以便进行“满蒙独立”。青木通过观察,认为袁世凯必败无疑,所以他转而和南方孙中山合作倒袁。孙日合作之事,因袁世凯身死而告终,但青木转而进入黎元洪阵营,充当黎元洪的顾问,继续扰乱中国政局。

文史君说:

青木死于1923年12月,他一共活了64年,在大陆就度过了40年,今天“特务”这个词就来自于他组建的“特别任务班”。青木长期混迹于大陆,汉语流利,是近代日本第一个中国通。他建立了日本军部谍报的范式,后来的日本特工之王土肥原贤二只能算作他的徒子徒孙。如此来看,青木实乃日本间谍总头目、日本谍报界鼻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展黑水文脉 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图... 金源文化标志性器物“铜坐龙”、中国现存唯一一方渤海官印“天门军之印”、小南山玉文化代表性器物“玉玦”...
洪水来袭,古人如何防洪救灾? 中国自古多水灾,防洪救灾是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的问题。因此,古人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完备的防洪治洪机制,谱...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其在明朝建立后,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因其杀戮过重,民间甚至有了火烧庆功楼的...
原创 隐... 对于苏德战争,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所耳闻的,无论是通过游戏,还是影视作品或是相关书籍。对于这场战争的...
原创 曾... 如果问一位日本人,让他选择一位心中最为著名的“维新运动”领袖的话,有一个人的名字绝对是不能被忽略的,...
原创 陈... 在战争中,陈树湘师长腹部受了重伤,被敌人俘虏,他趁敌不备,伸出双手,摸到了温热的肠子,用力一扯…… ...
山河已无恙!“打响第一枪”的先...   8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迎来一次特殊的“归队”,公布了8位新增南昌起义参加者,至此,南昌起义...
原创 华...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起初指挥打仗时,曾经吃过败仗,但是,他的威望不仅没有因...
原创 多... 多尔衮去世之后,才揭穿了初清皇家的一个习俗 文/百家聊史 清朝历史中有一位王公猛将多尔衮,当时大清很...
原创 面... 明初那些威名赫赫、身经百战的开国名将,为何在面对朱元璋血腥残忍的屠戮时,完全没有半点有效的反抗? 在...
刘邦是如何通过理解人性超越竞争... 今天我给大家简单聊聊从平民起家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我看完刘邦的传记后,我发现他的成功不光单单是历史...
原创 康... 历代皇帝都有出巡的情况,原因也是众多,远的如秦始皇,一生东巡五次,最后甚至都死在东巡的路上,而近代皇...
原创 彭... 提起彭德怀元帅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政工搭档是谁,或许是由于彭老总名气太大,以至于他的搭档鲜为人知...
原创 民... 1945年,一个中国教授写的书被苏联译成俄文出版,后来,中国人要查阅还需翻译成中文?这种奇葩的事情就...
原创 封...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68期:齐太公世家(二) 文/王事情 写在前面:上一篇被狂怼,强调一下,我没...
原创 晚... 在战争年代,粟裕将军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以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
原创 宋... 1948年8月25日,粟裕以华东野战军前委书记的身份,在曲阜主持召开了各纵队司令、政委参加的华野前委...
原创 九... 1708年,太子胤礽被废,大阿哥胤禔对康熙说:胤礽失人心,如若杀他,不必皇父出手。康熙阴沉着脸问道:...
三下乡:传承红色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一堂主题为“学...
原创 都...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明朝第一任太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