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纣王并没有后世传说那么坏,周初指控他最大的罪名居然只是酗酒
迪丽瓦拉
2025-07-11 10:02:52
0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36)

前文我们提到,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关于纣王的罪状,基本奠定了《封神演义》中纣王故事的基础。但《帝王世纪》中的史料,距离商周之际已经一千余年,并不是一手记录,而是经历了很长时间传说的整合。顾颉刚先生即认为:“他(皇甫谧)是造伪史很有名的人,所以他集合了前人的旧说,更加上自己的幻想,综合而成为一整篇的纣的罪状书。”至于纣王罪状的来源,顾老一一列举清楚了出处,这就是有名的《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一文。

在这篇名作里,顾老以其经典的“古史层累说”的理论,检讨了商纣王罪状的形成情况。所谓“古史层累说”,是源于顾老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提出的想做一篇“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其中就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比如说西周文献最古的人物是禹,春秋有了尧舜,战国有了五帝,秦有了三皇,汉以后有了盘古;二是“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比如舜在《论语》是圣君,在《尧典》里是圣人,在《孟子》就是孝子了;三是“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知道当时的历史,但可以知道历史在文献中最早的记录以及之后的变化。

对于这个“古史层累说”理论,从民国开始就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比如张荫麟先生开始认为这是一种“无限默证法”,认为没有早出记载就认为是后起说法不成立,但后来他自己著作《中国史纲》时,居然以商代为开端书写中国历史,立场如何不言自明;还有就是钱穆先生主张的“古史脱落说”,他认为古史确实存在层累,但同时也存在脱落,所以完全有可能早期资料没有记录,而被晚出资料记载下来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不能说晚出文献不可靠。

从宏观理论上看,钱老的观点当然是对的,但在实践认识上则难以操作:因为具体到某一个案例时,既然早出文献没有记载,又怎么知道晚出资料记载可靠呢?实际上,“古史层累说”不但不是最大胆的估计,反而是最保守的猜测。“古史层累说”涉及的也不是历史本体,而是历史认识;如果未来有更早的相关记载出土,完全可以修正之前的结论,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正是科学的治学态度。

具体到商纣王这个案例时,顾老找出了最可靠的西周文献——今文《尚书》,在里面找到了商末周初周人给商纣王安插的几条罪名:“酗酒”(最大的一条)、“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认为这几大罪状不过是新朝国君对旧朝国君一种正常斥责,商纣王不过是个昏君,而并非是个暴君。《帝王世纪》《封神演义》那些奇奇怪怪的暴政,在周代早期文献中完全没有体现。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西周灭亡后,学问从天子流传到了诸侯,在春秋无义战的社会背景以及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革下,不少诸侯史官有了“以史为鉴”的意识,于是商纣作为前朝亡国之君,就被当作一个反面典型不断论述。这就好比后世说到风流才子就是唐伯虎,说到江南美食就是乾隆等等,说到名人名言就是鲁迅,把许多与他们性质类似但其实不同的事件,全部集中在他们身上,这就是胡适先生所谓的“箭垛式人物”。

孔子弟子子贡当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很精辟地总结道:“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后来战国时期官学到了私学,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了。庄子就说“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证明“誉尧非桀”是当时赞毁的两个极端。荀子也说桀纣“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当然,从当时文献记录来看,商纣的罪恶远比夏桀多,在《帝王世纪》中也有总结。

具体来说,在《论语》里,最早提到商纣时有三位仁者,但微子离去、箕子为奴、比干谏死,这是后人对被纣王迫害的臣民最早点名道姓,至于子贡当时听到的还有哪些,目前都不得而知了。但至少到了战国时期,关于纣王罪名是井喷式发展的。如在《天问》里,就有淹杀忠臣比干、滥赏奸佞雷开的记载。雷开这个人仅在此提到,而在《封神演义》里也成了一名殷商武将,与殷破败一起捕获过逃跑的纣王二子殷郊、殷洪;《战国策》里说将鄂侯做成肉脯。

在喜欢用寓言的《吕氏春秋》里,关于此类记载是最多最详细的。比如《吕氏春秋》就提到酒池肉圃、杀鬼侯女并将鬼侯做成肉脯、砍渡河人的胫骨而看骨髓、将梅伯剁成肉酱送给周文王、修建璇宫和倾宫、剖开孕妇肚子看胎儿、杀比干看他的心脏、任用奸臣恶来,等等。注意,关于比干的死,在《论语》只说是谏死,而在《天问》里又说淹杀、现在《吕氏春秋》则说杀死察看心脏。这样矛盾的记载,明显反映这些记录不可能都是真相。

类似的还有砍渡河人的胫骨而看骨髓,在西汉《淮南子》里说是一个才士,而在北朝《水经注》里说是一个老者;剖开孕妇肚子看胎儿,在《帝王世纪》里变成了剖开比干妻的肚子;将梅伯剁成肉泥送给周文王,在《帝王世纪》里变成了将伯邑考剁成肉泥;不过,这里顾老的材料可能需要修正,因为据1973年河北定州八角廊西汉怀王墓出土的汉简《六韬》中,就有了周文王吃伯邑考肉的传说。当然在《史记》里,都没有说明伯邑考的死因。

而到了战国末期的《韩非子》里,又有了使用象牙筷子、设置炮烙之刑、作靡靡之音、长夜之饮失去历法等记载。到西汉中期的《史记》里,又有了加重赋税充实鹿台、收集奇珍修建苑台、罢黜贤臣商容、使男女裸奔于酒池肉林等说法,而且把过去很多史料整合进《殷本纪》里。西汉后期的《列女传》,最大的贡献是强化了妲己的作用。所以到西晋的《帝王世纪》里,皇甫谧一方面对上述史料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搜集了一些新的史料。

至此,纣王的一部完整的罪状书,正式确定了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记载大多来源于战国西汉,虽然对于魏晋来说时间向前推移了,但仍然不能代表商末周初的真实历史。那么,在《尚书》中周人对纣王的指控里,我们又能读出一些什么细节来呢?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提到宰相,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其必定是德高望重、权贵天下的人物,他们一般都过了不惑之年,但在历史长河中有...
原创 此... 上世纪末,湖北钟祥市九里回族乡的明郢靖王墓成为盗墓贼的目标,七次遭到极端手段的袭击,甚至动用了炸药。...
原创 如... 如果韩国是中国一个省,能排名第几? 韩国,是我国的邻居,一衣带水。 在历史上,韩国从来都不是中国的...
原创 陈... 前言 对于陈景润,邓小平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评价: “像陈景润这样一些世界上有公认水平的人,中国有100...
原创 1...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总理从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到1976年,前后27年的时间里,总理一职都...
原创 埃... 埃塞俄比亚的Gedeo地区是非洲石柱最多的地区。发表在《非洲考古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将埃塞俄比亚南...
原创 苏...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给我国提供了许多援助, 这些援助都不是无偿的 ,以至于新中国的在成立之初就欠下...
原创 同... 北京故宫皇城的南门如今叫做中华门。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就仿照朱元璋修的南京紫禁城建造北京紫禁城。...
长沙和平解放,75周年! 1949年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38师,经东屯渡、五里牌,从小吴门进入长沙城,10万群众夹道欢迎...
原创 4...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走到今天的古老中...
原创 1... 195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而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却上演...
原创 大... 三阳河,隋初称山阳渎,隋唐以来亦称山阳河,《扬州古巷史》“大事记”谓运河东线,(隋炀帝开凿的邗沟,今...
原创 抗... 一提到抗倭英雄,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民族英雄戚继光,诚然,戚继光在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期间,曾率领明...
原创 这... 自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开始,唐朝经历了289年的风雨飘摇,几度濒临灭国,但是 每次走到灭国边缘的...
原创 三...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诸侯割据,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离不开各个国家君主的英明果断...
原创 大... 一场将大雪染红的兵变,一场底层士兵的起义,一场差点把裕仁天皇赶下皇位的暴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二二六...
原创 汉... 今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确定白鹿原江村大墓为文帝的霸陵,让这个开创“文景之治”的皇帝又火了一把。高后吕...
原创 明... 南千岛群岛,也就是日本所称的北方四岛究竟该是谁的?日俄就这个问题纠缠了七十多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的迹...
原创 捻... 项羽在我国绝对称得上家喻户晓的“牛人”。 千斤力和四两福 传说 :项羽小时候经常被刘邦一伙欺负。每次...
原创 中... 开元十九年,唐玄宗设立祭祀历代名将的庙宇。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为配享。并且选了在此之前的十位名将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