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士大夫之义
迪丽瓦拉
2025-07-11 22:33:31
0

士大夫之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作为个人品质,包括大义即公义,以及小义即私义。

建立在五代之后的宋朝,需要重建伦理纲常,核心是忠义。“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入宋以来,到了“真、仁之世,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搢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故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班班可书,匡直辅翼之功,盖非一日之积也”。所列举宋真宗、仁宗朝的五人,都是敢言正直者,带领起士大夫阶层的忠义之气。包恢言:“然天下国家之事,凡所当言者,义也,非为名也。”官员勇于提出批评建议,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此即大义,指正义、刚正的气概,是士人的高尚情操:“士之所尚,忠义气节”。

所谓小义,主要体现在朋友之间的责任担当与无私帮助。宋真宗时,丁谓当权,王曙被贬官,“在朝无敢往见者”,同僚刘烨感叹道:“朋友之义,独不行于今日欤。”毅然前往其家饯行,还住了一宿,“经夕而还,谓亦不罪也”。官员杨应询贫时,“葬其族十三丧,聚食者百余人。及贵,恩义益笃,推荫兄息,没之日,季子犹未仕。轻财仗义,所交皆世名人,士去门下,踵为达官”。不惜财物,乐于助人。

另一种是个人之间的结义,包括互相称兄道弟以及结拜兄弟。结义绝非江湖、武人、民间所独有,实乃儒家倡导,即《论语·颜渊》所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宋代文人自然继承发扬这一理念。既有兄弟之称,便多兄弟之义。如宋初,给事中张锡退休后因无子,“宰相范质尝兄事之,馆于别墅”。为其养老,尽足了义弟之义。而张锡则“以执政之门,不欲久处,往依乡人邓州观察判官黄保绪”。也尽到了义兄之义,不拖累义弟。

◎本文原载于《河北学刊》(作者程民生),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说很多,在网上也掀起过一波研究武则天的热潮,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武则天是...
原创 山... 城市史第220124期: 在现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个小县城,叫巨野,隶属于菏泽市,可能有些人了解巨野...
原创 唐... 唐诗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诗,风格各异,这就是唐诗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阅读这些作品并不像阅读一首诗那么...
原创 列...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
潮评丨“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物修复(央广网 曾晓慧 摄)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
原创 韩...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是如今仅...
原创 张... 1884年12月15日,旧历十月二十八。 李鸿章致电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曾国荃,关于调南...
原创 他...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蒋介石派青帮头目杜月笙前去拜访司徒美堂,意图...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 殷墟博物馆外景。 赵清荣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青铜器。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甲骨。本文图片均由受访...
原创 多... 清朝是我们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人们对于清朝,大多也只停留在夜郎自大,以至...
梁山最厉害的人物,武松鲁智深不... 要说梁山泊的一百单八位星宿下凡的好汉,那个个是身怀绝技,就连宋江也不是吃素的,且不说此人如何的会收揽...
原创 天... 说起明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他是明朝开国第一任皇帝。他是一位“苦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可以说是有...
“文物修复师比文物还稀缺”何解... 胡欣红 据《工人日报》报道,作为文化遗产大国,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馆藏文物超过1亿件(套...
伯嬴:秦国公主颠覆楚国朝堂 秦国的联姻外交政策屡试不爽,他找到了南方的楚国。两个在中原文明眼中的蛮夷之国一拍即合,秦哀公将女儿伯...
陈济棠的真相(25)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5) (十五) 张发奎军的序列 1) 【薛岳】 2) 【吴...
塞上江南写新篇丨从博物馆里看宁... 今天,“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启动仪式在宁夏博物馆举行。仪式结束...
原创 弘... 百家姓按照人口数量,大致是:李、王、张、刘、陈、杨,杨姓居第六,约有3700万。隋朝皇帝姓杨,从汉朝...
原创 大...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经典历史影剧,开播以来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笔者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笔者想要写...
原创 他... 当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时,蒋介石又开始玩起了阴谋诡计,利用青岛拖住解放军,再就是要拿下上海。为什...
原创 晚... 1902年的晚清时期,一组珍贵的老照片呈现了当时广州百姓生活的片段,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那段历史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