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溥仪童年在养心殿玩耍,无意发现一道密旨,谁知揭开一桩百年疑案
迪丽瓦拉
2025-07-11 22:03:35
0

辛亥革命之后溥仪退位

。当时溥仪所住的紫禁城还不像现在是谁都可以去,溥仪以及皇室的其他人员仍然可以允许居住在紫禁城中。

年幼的溥仪没有了皇帝身份的束缚,每天除了按照以前的规定去上早课之外就是在紫禁城各个地方玩耍。

后来溥仪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件事情,当时他在养心殿玩耍时候发现了一个佛龛。

溥仪十分好奇便打开佛龛,他发现里面放着一道诏书。正是溥仪无意中发现的这一道密旨揭开了一桩百年疑案。

一、清朝九子夺嫡

清朝不仅有许多解不开的谜案

,对于中国影视剧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大,以清朝各个皇帝为故事原型创作的各种穿越剧,古装剧,宫斗剧让观众百看不厌,

其中九子夺嫡的故事也被演绎出各种各样的爱恨情仇。

说是九子夺嫡,最主要的争夺是在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

四阿哥有十三阿哥作为帮手,八爷党就显得人多势众。算上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一共九个儿子都参与了这场皇位争夺战。

正是由于九子夺嫡的故事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误解就是每朝每代都有这种因为皇位打架的事情

。九子夺嫡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争夺皇位的传奇故事。

除了皇家人人都想当皇帝之外,当时清朝对于王爷的限制非常多。清朝的王爷如果没有皇帝的旨意连京城都不能随意踏出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在清朝的时候,如果你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三步一个王爷,五步一个贝勒。

当时的京城远远没有现在的北京这么大,也就是到现在的二环。其中一大部分还是紫禁城的范围。

这些王爷贝勒一辈子就待在北京城,一点芝麻大小的事情甚至可以让你抄家灭族。

清朝的王爷特别不好当,皇帝的儿子除了当皇帝,要不就像十四阿哥一样领兵在外打仗,其他就没有太好的选择。

看看明朝的王爷就知道清朝的王爷有多不容易,明朝王爷在一定的年纪之后,就会离开北京去自己的封地。

虽然封地大小取决于皇帝的赏赐,但是除了不动产之外还有税收以及不少店铺都归封地的王爷所有。明朝对于王爷的唯一规定就是不得私自参与政事,也没有过问的权利

。皇帝的儿子一看自己虽然没有皇位,但是吃喝用度都不愁,虽然没有权利,但是有钱也是可以的。

同样是王爷待遇天差地别,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对于皇位的争夺非常激烈。

如果无法问鼎天下最高的皇帝之位,只能一辈子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活的战战兢兢,有一些王爷甚至还不如皇帝亲近的大臣过的日子好。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清朝皇帝的儿子争夺皇位特别激烈,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九子夺嫡最后的结果是四阿哥雍正成为皇帝,那么八爷党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原来溥仪在养心殿玩耍的时候发现的密诏上面记录了八阿哥最后的结局。

二、溥仪发现密诏

溥仪当时年仅六岁,和自己弟弟在养心殿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佛龛。

出于儿童的好奇心溥仪打开了,发现里面是皇帝的诏书。虽然溥仪年纪不大,但是从小生活在皇家,所以对于诏书并不陌生。

本来溥仪计划将这份诏书交给别人,但是他和自己的哥哥商量之后觉得反正清朝灭亡自己也不是皇帝了,

于是两个人就打开了这份绝密的诏书。原来在这份诏书中记载的正是八阿哥和九阿哥的结局。

根据这份密诏的记载,最后八阿哥和九阿哥两个人是被雍正皇帝下令秘密处死

。当时溥仪年纪幼小看到这份密招并没有对外宣扬。而后世之所以知道这个事情,是溥仪在写自己回忆录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

这道密诏被曝光之前,对于八阿哥和九阿哥的结局猜测大多数来源于《清史稿》的记载。

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这两位阿哥是得病去世的。

之前史学界公认《清史稿》的记载比较准确,然而溥仪发现的这道密诏,揭开了百年疑案。

那么在九子夺嫡中,为什么最后获胜的是雍正呢?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将八阿哥塑造成了一个大反派,并且实力非常强大。

雍正直到最后一刻才将八阿哥摆平。八阿哥在九子夺嫡中不仅势力庞大,还有众多阿哥支持。

这也成为许多人认为八阿哥实力更强,雍正继位不过是凭运气。

溥仪发现的密诏证明雍正确实如史书上的记载手段狠辣,能问鼎皇帝之位绝非运气。

三、为何雍正胜利

除了雍正本人的性格之外,在九子夺嫡中雍正之所以能走到最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少反而成了自己的优势。

八阿哥与其说败给了雍正还不如说败给了自己,因为他将自己的野心表露的太过明显。

虽然康熙是自己的父亲,但康熙同样也是皇帝。他每天看着自己的儿子们在眼皮底下勾心斗角自然对这个儿子越来越厌恶

。特别是在太子犯错的时候,当时四阿哥时时刻刻帮太子说话,让康熙觉得四阿哥有情有义。

八阿哥的做法与四阿哥完全相反,迫不及待的落井下石。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肯定不好糊弄的,八阿哥的小心思藏都藏不住。之前康熙并没有废太子的想法。

八爷党的众多党羽旁敲侧击希望康熙废掉太子。

八阿哥一次又一次踩踏康熙心里的底线,明明自己才是皇帝,可是这些人却试图干涉自己的想法,康熙自然心里有了计较。

总结:

九子夺嫡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被人津津乐道,四阿哥胤禛隐忍十多年最终问鼎皇帝之位

。继位之后胤禛将年号改为雍正,而等待八爷党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清算。

溥仪发现的秘诏中只记录了八阿哥和九阿哥的结局。

八爷党中还有两位干将,一个是十阿哥一个是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虽然和八阿哥比较亲近,但他也是雍正的亲弟弟。十阿哥性格大大咧咧雍正也并没有对他进行清算。

九阿哥既出钱又出力帮助八阿哥阻挠雍正继位,所以雍正只对于八阿哥和九阿哥进行清算也并不难让人理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公元202年,刘备趁着曹操攻打袁尚和袁谭时,利用这一机会进行了一场行动——博望坡之战。尽管这场战斗并...
原创 溥... 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生活可谓传奇。从皇帝到战犯,再到普通公民,溥仪的一生经历了巨大...
原创 清... 清朝覆灭后,太监的命运:从权势到流离失所 在清朝的末期,随着朝代的衰败,曾经的皇宫成了一个动荡的战...
原创 谁... 清朝后宫的女性形象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并不光彩,常常被认为是“丑女”们的聚集地。但实际上,这个看法并不完...
原创 彭... 让我们来看两个令人费解的案例。 1952年8月3日,彭德怀前往北京玉泉山观看西郊机场的空军飞行表演。...
原创 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揭示了在权力争斗中的残酷现实,许多昔日的谋士和武将最终都走向了悲剧。东...
原创 如... 李自成和洪秀全分别领导的明末和清末农民起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然而,这两场起义...
原创 皇... 朱元璋曾问过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深意的问题:“天下什么最大?”这个问题像一把无形的剑,割开了宫廷的层层...
原创 周... 今天我们来聊聊周朝的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姬诵。虽然他当时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王位,但他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原创 原... 博尔济吉特家族有四位著名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其中最后一位的遭遇尤其悲惨。 首先是博尔济吉特...
原创 原... 说到明朝,大家一般都知道它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之一,因为它坚持不割地、不纳贡,直到明朝灭亡时,依然...
原创 此... 1004年,辽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北宋,直接抵达黄河边的澶州。宋真宗亲自带兵...
“共铸中华 光阴为证”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王承昊) 21日,“共铸中华 ...
原创 清...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许多封疆大吏曾在各自的领地上叱诧风云,有的才智出众,有的则能力有限。然而,...
原创 他... 自从李世民登基后,唐朝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成为了历史上的“盛世”典范。人们称赞李世民的治国之才...
两岸学者驳“终战”论:莫将历史... 南京大学2025年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19日至20日在南京举行。多位两岸学者表示,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
原创 楼... 楼兰:沙漠中的繁华与命运的悲歌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因其命运而深深刻印在人们的心中,那就...
原创 曹... 老天津卫谝三国:曹操为啥没要貂蝉?(天津腔版) 要说三国里的曹操,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打仗有一套...
原创 经... 现在不少年轻人吐槽找工作难,有人一头扎进考公考研大军“避世”,老家的房价也没了前些年的冲劲,这场景,...
原创 古...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封建历史中,朝代更替频繁,几乎成了一种常态。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