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为什么在临死前让人善待果亲王?
迪丽瓦拉
2025-07-11 22:32:52
0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比如说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等。在临近的清朝也出现过两个盛世,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

为此有不少人赞扬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才能出众,其实雍正皇帝对当时百姓做出的贡献不亚于这两位皇帝,其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只可惜雍正操劳过度在位13年便撒手人寰,历史上的存在感没有康熙和乾隆强。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雍正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皇帝,继位时国库空虚在其苦心经营下国库日渐充盈。

临死前雍正为了太平盛世也做了周密的安排,其中就包括留下话让人善待果亲王。那么这个果亲王指的是谁,雍正为何临死前让人善待他呢?

易被忽略的果亲王

其实果亲王也是康熙的亲生儿子之一排行17,不过和其他的儿子不同果亲王并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

这也不是他不想当皇帝,只因在九子夺嫡时果亲王允礼年纪太小根本没有能力和哥哥们争皇位。与其费力去争夺得不到的皇位倒不如退一步,安心做一个享乐的王爷。

可别的皇子并不这样想,九个儿子当中能力强的不在少数。相比较雍正八阿哥的心思更为缜密,而十四阿哥骁勇善战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除此之外九阿哥与十阿哥也绝非等闲之辈,这也导致皇位的竞争异常激烈。其实早些年康熙就已经立了太子,等康熙去世太子就能合法登基。

怎奈这康熙身体实在硬朗,执政几十年没灾没病。等的没有耐心的太子随即抱怨了几句不巧传到了康熙耳朵里,康熙大怒将太子囚禁。

其余阿哥们一看太子被囚便纷纷垂涎起了皇位,如果论能力雍正在九个皇子中不一定是最强。但如果比执行力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超得过雍正。

继位之初就开始通宵达旦的工作,据说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左右。用现代话说就是工作狂,在雍正高效率高强度的工作下百姓的日子过得日渐红火。

为了能给百姓提供更多的福利雍正也削弱了一些贵族的权利,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于是便有人开始抹黑雍正,对于那些闲杂人等雍正自然是下了大狱。可对于自己的兄弟雍正并没有痛下杀手,和自己作对的八阿哥被雍正圈禁。

十四阿哥与三阿哥被派去了守灵,雍正这样处置反对自己的人也是为了巩固手中的权利。

可即便雍正并没有痛下杀手如此对待自己的兄弟也难免外人说三道四,称雍正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比起李世民等人的做法雍正显然是仁慈得多。

对于自己的兄弟果亲王雍正不但没有惩罚反而是重用,和其余几个兄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果亲王和雍正的关系

之所以没有惩罚果亲王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年尚未成年的果亲王放弃了争夺皇位。何雍正乃至九子不存在竞争关系,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果亲王身居世外自然和九子没有什么仇恨。

雍正登基之后果亲王也大力支持,这令雍正感受到了一丝兄弟之间的情义。

雍正重用果亲王除了有二人不存在竞争关系,果亲王大力支持自己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果亲王确实是有一些能力的。

雍正用人也是不拘一格,除了会重用王公贵族外草根出身的人只要有能力也会得到晋升。果亲王在九子夺嫡时置身事外,外人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每天只知喝茶、游山玩水。世人不知道的事果亲王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远离纷争。

谁都知道能继承王位的必定是才能出众的人,果亲王无心争夺皇位干脆扮成一个花花公子每天只知享乐让众皇子忽略自己。雍正继位后他知道自己不需要继续伪装下去了便开始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雍正也看出了他的心思命令他执掌理藩院,在他任职期间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得到了雍正的称赞。

后来他还做了一件大事巩固了国家的稳定,这件大事就是与活佛七世成为朋友后又护送他回到西藏。西藏有着独特的藏传佛教,人们信仰活佛唯命是从。

为了搞好和西藏的关系雍正便命他款待七世活佛。二人在接触过程中互通文化,果亲王向活佛介绍了中原地区的文化以及一些特产,临走时还赠送了不少礼物给活佛七世。

对方很是感动回到西藏之后宣扬了中原文化,也让不少西藏朋友对中原充满好感。这从侧面上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巩固了雍正的统治。

自己的手下有如此办事能力换做是任何领导都会欣赏,何况果亲王还是雍正的兄弟雍正自然会把它看作是心腹重臣。果亲王也知恩图报在雍正活着的时候,极力为大清做出自己的贡献。

辅政大臣的巧妙安排

雍正也希望自己可以长期统治这个国家,但过度的劳累让他的健康每况愈下。雍正便想到命人炼制一些丹药,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事实上在古代的丹药当中许多含有汞也就是俗称的水银,吃这种丹药不但不会延年益寿反而会添病减寿。在劳累与丹药的双重作用下雍正有些力不从心。

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一心为民的雍正仍然放不下未来的大清。他已经想好了继承人乾隆,和羽翼尚未丰满的乾隆继位之后能管理好文武百官吗?

为了妥善雍正特意为乾隆安排了四位辅政大臣,有了这四位大臣的辅佐乾隆继位之后才能工作的得心应手。

不过是人都会有私心,雍正也害怕这四位辅政大臣万一有某个人有私心贪赃枉法或者是功高震主那年轻的乾隆能应付得来吗?当年康熙继位后也曾设立过辅政大臣,鳌拜就是其中之一。

掌权之后的鳌拜利用手中职权私吞土地侵吞银两众多,除此之外鳌拜还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这令年幼的康熙气愤不已。

面对当年的鳌拜康熙也是敢怒不敢言,倘若直接派兵逮捕鳌拜以鳌拜当时手握重兵的情况看康熙恐怕会凶多吉少。

还好康熙英明神武采取了智取,以试探鳌拜武功为由命人捉拿了鳌拜这才把权力重新握到了手中。倘若不做妥善地安排在雍正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中很有可能出现像鳌拜一样的人。

于是雍正讲到了相互制衡的办法,四位大臣手中的权力相当即使有某位大臣有叛逆之心也会有所顾忌。张廷玉和鄂尔泰皆是朝中重臣,两个人虽说是同朝为官但是政见却有很大的不同属于是竞争关系。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势力互相不服,将这两个人任命为辅政大臣起到了很好的相互制约作用。庄亲王和果亲王属于是皇室成员,任命他二人为辅政大臣在日后也能为众多皇室成员争取到相应的权利。

不过这二人相互制约的效果就没有前两位那样好了。张庭玉和鄂尔泰的实力相当,即便是发生争斗也是8两对半斤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而庄亲王和果亲王在实力和威望上庄亲王要胜果亲王一大截,以目前果亲王的实力是制衡不了庄亲王的。雍正也担心庄亲王以后会一家独大,为此特意在自己临死前嘱咐众人要善待果亲王。

一来可以提升果亲王的威望让其更好地制衡庄亲王,二来庄亲王和果亲王又会形成新的对立面以制衡张廷玉和鄂尔泰。四位大臣犹如天平一样每一边的重量都掌握得恰到好处使天平始终保持平衡不会翻。

事实证明雍正这样的安排是高明的,雍正去世后四位辅政大臣没有出现像鳌拜那样的情况。乾隆在雍正的安排下也开启了历史上的盛世,由此可见雍正临终前叮嘱善待果亲王这步棋走得实在是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代两百多年中,先后出现了几十位皇后。但带着遗憾而死去的,却只有这么一位。 她不是别人,正是清太祖努...
原创 元... 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少数民族统一,分别是元朝和清朝。我们都知道元朝主要的统治者是蒙古族。 这个...
原创 溥... 光绪驾崩后,慈禧以“继承同治、兼祧光绪”的名义,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宣统的意思,就是要宣...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掌权者为了能够将整个国家完全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大兴农业,...
原创 大... 一半国土险沦丧,这个历史时期出现在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当时,中国疆域面临着巨...
原创 原... 有时候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一样的,当你强大有钱的时候,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人巴结你,讨好你...
后晋开国功臣桑维翰为何要坚持讨... 五代后唐末年,石敬瑭向契丹称儿,割让“幽云十六州”,致使中原无险可守,中原汉族之后遭受了四百多年的北...
原创 清... 清朝时期,皇帝的后宫妃嫔都住在紫禁城中的东西六宫。可是都说皇帝拥有三千佳丽,这么多人怎么住的下呢? ...
原创 太... 1851年,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天刚破晓,村庄却早已热闹非凡。洪秀全手持一把镰刀,站在两万多名农民的队...
原创 三...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在北方被曹操基本整合完毕,东南又被孙权经营起来的情况下,才在荆州获得了立足之地。 ...
原创 7... 提到民国四大家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宋家三姐妹,其中有一句话总结得相当贴切:“大姐爱财,二姐爱国,...
原创 一... 在奉系军阀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并不是因为军事才能而出名,而是凭借自己通过著书赚取收入的方式,...
原创 原...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四百二十八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导语:天下之...
原创 清... 近代时期的中国,也就是晚清统治时期,备受外国列强的欺辱,领土、资源也被人肆意宰割。清政府因为其错误的...
原创 古... 退休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古代常用“致仕”“告老”“乞骸骨”等词汇来形容...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 内部是沙乌·舒贾·乌尔·穆尔克(Shauh Shujah Ool Moolk)宫殿的内部,他是卡布尔...
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坐,张随口... 输出靠谱、有料的战争史,欢迎关注“今晚听历史”! (接上文)张宗昌有三个数不清:兵数不清、钱数不清、...
原创 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历史上的皇帝,大多数都对于自己的陵墓格外重视,而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更是...
原创 原...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 由洛阳出发,再到世界瓷都景德镇,途径东方大港,如今终于来到了中国八大古都之...
原创 赵...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期战火纷飞,不论是《三国演义》的书籍,还是影视剧的播出,让我们对这个时期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