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中医又叫痘疮,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它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了;国际卫生组织已于1980年宣布,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但是,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天花的猖獗、可怕,就像现在的艾滋病,人人谈虎色变。
说来难以令人置信,在清王朝的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天花这种疾病就像是魔鬼附体一直困扰着它,让它一刻不得安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这称得上是一大奇闻。紫禁城的高墙与禁门曾经无数次的抵挡住了疾风暴雨,箭矢火炮。却未能抵挡住天花的肆虐横行。前前后后住在紫禁城的十位大清皇帝,其中顺治、同治直接死于天花;康熙和咸丰虽然逃过了一劫,脸上却留下了永久的麻子。天花爆发几乎伴随了整个大清王朝,当时的大清王朝几乎拿天花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是躲避。顺治皇帝为了躲避天花,甚至不惜打乱正常的上朝议政的制度,躲在深宫里不敢上朝。
避痘,一词就是在清朝开始盛行的,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就有了避痘的做法,顺治入关以后,更是经常出宫避痘,顺治对天花的恐惧可以说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感觉那里的不安全。不管躲到哪里,还是感觉离疫区太近不安全。现在北京的福佑寺就是当年康熙皇帝小时候避痘的场所。为了躲避天花,顺治皇帝都有过远走高飞的想法,顺治八年天花大爆发,顺治以打猎的名义,跑到了河北的一处深山里躲了起来,身为一国之君竟对天花束手无策,是何等的无奈啊。顺治皇帝一生都在躲天花,却依然没有躲过天花的魔爪。
驰骋疆场的八旗兵勇,素来金戈铁马、骁勇无畏,但是面对天花却显得英雄气短。天花的流行,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大清王朝的统治以及皇族人丁的延续。在清王朝统治中国的两百多年里,天花就像是一个可怕的诅咒,一天也没有停止对清王朝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