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6年不上朝,万历皇帝究竟遭遇了什么?变得如此“任性”
迪丽瓦拉
2025-07-11 17:33:45
0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从很早之前人类就有了群居意识,正因为群聚在一起,所以需要一些核心领导力量,带领着他们发展。

人类以这样的形式,逐渐从部落发展至国度、王朝这类更完善的社会体制,而其中的领导者是所有人都趋之若鹜的。

除非王朝更迭,否则从夏朝起我国封建王朝,就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不排除有些嫡长子昏庸无能,皇帝自然不会将手中的江山交给他,所以选择其他儿子。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选择,所以,才会导致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手足相残。

但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万历,得到了皇位后,却26年不上朝,他究竟是遭遇了什么,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轻而易举的皇位

古代封建社会中的我国有24个朝代,大大小小的国家数不胜数,而因为皇位的特殊性,引得众人前仆后继去斗争。

能在所有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人,一般都有极高的城府,他们的上位之路大多并不干净。

但也有另外一些情况。

比如就是某位皇子娘亲的家族,有着极深厚的势力,在他们的一路扶持下成功上位,又或者是皇帝早就选好了继承人,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上位。

对于万历皇帝朱翊钧而言就是后者。

朱翊钧的父皇隆庆皇帝朱载垕是嘉靖帝的第三子,在对于嫡长子继承制度森严的明朝来说,他根本无法继位。

但幸运的是他的皇兄相继去世,在此时妻子又诞下小万历帝,他的出生给予了隆庆帝很大的底气,毕竟明朝只能由嫡长子这一脉继承皇位,剩余的其他皇帝又没有第三继承人。

所以嘉靖帝就将皇位传给了他。

继承皇位的隆庆帝自然不会忘记儿子万历帝的功劳,一上位就把他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并派出有着不世之才的大臣张居正,进行全方位的教导。

对于国务而言,隆庆帝刚开始还算勤勉,有着各位辅政大臣的帮助,为后来的万历中兴局面奠定了基础。

可惜后期的他沉迷酒色,夜夜笙歌,并且服用了大量药丸,导致年仅36岁便驾崩了。

由于驾崩得过于突然,万历帝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登基了,那时的他年仅十岁。

苦命的登基生活

十岁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不过是3、4年级,就算古代人要稍微早熟一些,但是这个年纪还是处于孩童时期,所以玩心会很大。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万历帝,每天要处理很多的朝政事务,并且当时明朝的局势正在欣欣向荣,隆庆帝时期许多政策和工程已经颁布下去,导致他上位后更加繁忙。

但是那个时候的他连字都认不全,怎么能处理这些呢?

所以成了辅政大臣之后的张居正,就对他展开一系列的教导,十分严苛,在某些程度上,万历帝早就离不开张居正了,毕竟他的衣食起居和学习都是其一手操办。

万历帝每天都要面对极为高深的课堂,并且一个月只有三天可以休息,就对十岁的孩子来说,实在过于残忍。

或许张居正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一直在赶鸭子上架般的教导,才导致他对皇位更加嗤之以鼻。

而这一期间,在张君正的辅佐下,自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得到了另一个高度的发展,真正形成了万历中兴。

可见,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隆庆没有完成的事情,整个朝堂的官员和百姓,以及万历帝都在付出极大的努力。

或许是看到盛世局面的万历有了极大的成就感,从最初的烦闷不堪,慢慢开始接受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彼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皇帝,可惜明朝内部的局势过于混乱,再加上人生导师张居正的离世,让他陷入了另一种难过境地。

不上朝的原因

当时的朝堂上以严党、阉党和清流派为主,张居正属于清流派,遭到了其他两党的严厉打击,远在爷爷嘉靖帝时期,三党的明争暗斗就十分剧烈。

但是,精明的嘉靖帝放任他们,达到将权力分散、避免一家独大和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目的,可谓是玉蚌相争,渔翁得利。

可惜隆庆帝并没有这样的本事,所幸,他将政权交给了清流派的主导人张居正,避免了其他两党得到政权后鱼肉百姓。

可惜张君正逝世后,政权并没有落到万历帝手中,整个朝堂上又分为那三党。

而当时的他过于年轻,对朝政事务虽然一直参与,但都是张居正做出的决策,在朝堂并没有实权也没有威严。

但是后来清流派在不断地被打压下,渐渐失去了地位。

真正得到权利阉党为了将万历帝牢牢控制,便开始架空他,本来就没有什么权利的他,在朝堂上说话变得更加无足轻重。

而且当时明朝以官员直谏为荣,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借着谏言对着皇帝劈头盖脸一顿骂。

在这样的屈辱和控制下,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对这个轻而易举得到的皇位,从最开始的厌倦到期盼再到痛恨。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直接导致了万历帝不上朝。

起因是,万历帝想要立与宠妃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因为那时的他与皇后并无子嗣,而他的长子又是和一位宫女醉酒后所生,对他们母子俩没有什么感情。

但是百官却认为这有违大民族制,将其驳回。

得不到认可的万历帝认为自己这个皇位实在无趣,一怒之下做了甩手掌柜,从他25岁起便开始不上朝,将所有朝堂事务都交给百官处理,安心享乐。

结语

亿万人之上的万岁,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握着我国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把握着所有人的命运。

在这样极大的诱惑下,以至于这条路变得更加血雨腥风。

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根本没有这些血雨腥风,正所谓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他甚至对皇位的都没有抱有极高的期盼。

或许是因为在他儿童时期就承担如此大的责任,再加上处处受制,连自己心爱的儿子都无法立为太子,以至于让他对皇位产生了抵制,导致不上朝这样的偏激行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起... 嘉庆九年(1804年),85岁的刘墉奉命从京城前往江苏,为年逾九旬的继母颜太夫人祝寿。由于此次祝寿有...
从错杀到平反:高敬亭案背后的历... 一、鄂豫皖苏区的"山大王":高敬亭的崛起与困境 高敬亭的命运与鄂豫皖苏区的红色割据紧密相连。1932...
原创 叶... 吴云驾 第1719期 人如其名,“风近叶和鸣,月向池后生。”他是一片默默奉献的绿叶,不怕风吹雨打,...
原创 胡... 之前娘娘写过一篇胡雪岩赚到第一桶金的文章,今天接着来谈谈胡雪岩的其他故事。一个人,想成功,便离不开贵...
原创 美... 如果你是经常看香港电影的朋友,那么你一定会听说过香港的一个著名黑社会组织——“三合会”。然而,或许你...
原创 清... 古人对官职头衔的重视可谓至关重要,这个头衔不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意味着收入和阶层的差距。以一品官职...
原创 他... 唐代诗人中,崔湜的名气虽然不大,但全唐诗收录他的作品竟然有38首。 在这38首诗歌中,既有“但使将军...
原创 清... 澳门和香港的回归仍然让人民心中充满了喜悦,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的领土得到了恢复,更象征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
原创 秦... 秦始皇,作为中华文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被誉为“千古一帝”,其辉煌成就无疑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仅开创...
原创 刘...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刘邦斩蛇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但由此引出的赤帝的儿子斩白帝的儿子的故事却是虚构的,...
原创 亚... 导语:人类社会自从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始终与文明有着某种联系。比如在封建时期,处于中原地区的各个诸侯...
冯立君:唐代首任河西节度使司马... 神龙初司马逸客节度河西诸军州,为唐代首任节度使。他长期负责北方边地军政事务,与突厥、吐蕃等在边疆的活...
原创 小... 1982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呼和浩特东郊的白塔村附近考察, 他在田埂边踱步,不时观察四周的地形...
原创 末... 在我国历史中,近代的中国可谓是多灾多难,从晚清政府的封建王朝,到短暂的民国时期,再到之后的军阀割据混...
清华视角:北京高校运动会70年... 文/袁帆 田径,享有“运动之母”之誉,自然也是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简称:高校运动会)经久不衰的力量源...
原创 皇... #难忘师恩#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汉化的鲜卑族皇帝,堪称是一位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一代英主。他就是北周...
原创 花... 在诸位读者小的时候,肯定曾经被老师强制要求背诵过《木兰辞》,想必其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
原创 红... 你知道这雕塑的是什么吗?对了,是一双草鞋,一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穿的草鞋,这个雕塑在四川 苍溪县红...
原创 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预言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预言家,比如李淳风、袁天罡和刘...
千年戏曲 携手焕新 在福建泉州,戏曲展演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赵鹏超摄/光明图片 梨园科步程式与时尚街舞的韵律对话,机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