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淮海战役中,杜聿明为何不坐飞机逃离战场,避免被我军抓到?
迪丽瓦拉
2025-07-11 21:02:59
0

在电视剧《大决战》中,国军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暴露出自己身上的问题,比如刘峙就是志大才疏,黄伯韬则是目中无人,顾祝同是协调有余,而指挥不足。似乎很难找到的一个堪称完美的战将,不过有一个人却是个例外,那就是委员长的救火队长——杜聿明。

在三大战役中要说最忙的人,莫过于是担任东北和徐州副剿总的中将杜聿明,别看他是个中将,但权力却相当于国军的上将。

不过就是这个抗日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在解放战争初期给我军造成过困扰的杜聿明,却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给俘虏了。可能有很多人会纳闷,因为当时我军没有空军,在陈官庄被我军围困的时候,杜聿明为何不选择坐飞机逃离战场。

其实国军国防部还真的派飞机来接杜聿明走,而且还是2次,但为何杜聿明还是拒绝了呢?

救火队长杜聿明

在了解杜聿明为何不选择乘飞机离开淮海前线之前,可以先来了解杜聿明其人。

和很多国军黄埔名将一样,1904年出生的杜聿明早年家境算小康,少年时期加入过同盟会,后在广州政府救国的号召下,选择南下加入黄埔军校,而且作为黄埔草创时期的一期生。杜聿明毕业后得到了国军高层的器重,杜聿明算是黄埔系中最早抗日的将领,在1932年热河抗战就一直与日本人作战。

在抗战中先是担任国军装甲兵负责人,参加淞沪会战,其后成为机械化200师的师长,随后扩编成第五军。很多猛将如邱清泉、戴安澜、郑洞国、廖耀湘等人都是在第五军中服役,第五军建立之后成为国军关内第一个机械化军,在昆仑关大战日军钢军第五师团,获得了大捷。

1941年后,杜聿明奉命率第五军入缅作战,其中麾下的200师在同古大破日军,22师在斯瓦成功阻击日军2个师团,顺利地完成了掩护英军的任务,不过因为寡不敌众,第五军除了22师突围之外,剩余大部兵败野人山,杜聿明也因为病重一直担架抬着突围,事实上野人山伤病的顽疾一直在其后的日子中影响着他。

在回国之后杜聿明一直在后方静养。

到了解放战争开始后,杜聿明开始了他救火队长的生涯。

在1945年,先是兵不血刃的占领占昆明,直接逼迫龙云放弃云南的统治,并在10月份就任东北保安司令和我出关部队作战,相继从我军手上夺回山海关和锦州,在随后的辽阳、沈阳等战役中接连击退我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之战挡住我军潮水攻势。不过因为连日操劳,旧疾复发让杜聿明不得不在1947年7月份离开东北,去上海治疗。

刚没休息多久,1948年6月,被奉命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兼第二兵团司令,北上解救济南王耀武集团,刚一上任,又因为辽沈战役爆发,9月份不得不前往葫芦岛指挥锦州和廖耀湘兵团突围,在廖耀湘兵团覆灭之后,有停留葫芦岛指挥撤军事宜在和卫立煌等battle。但还没坐稳,人又要飞到徐州,忙着指挥刘峙留下来的烂摊子,指挥30万国军南逃,不过此时旧疾缠身的杜聿明,很多时候都是在担架上指挥。到了1949年1月,被团团围困在陈官庄将近30万的国军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最终土崩瓦解,杜聿明本人也在伤病中也被俘虏。

可以说杜聿明是一位抗战打出中国人血性的名将,而且在三大战役的最后关头,高层多次派飞机带他回去,却被其拒绝。

为何杜聿明宁愿成为我军俘虏,也不愿意坐飞机回南京?

兵败不敢回南京

其实杜聿明不回去也很好理解,大致可以概括——想回,却又不敢回。

因为回去注定九死一生,这个原因在电影《大决战》里面表现得很清楚,杜聿明曾经对身边人说道:“适存你想想,我还能活着回南京吗……总统曾亲自对我说过,徐蚌会战生死攸关,你杜聿明脱离指挥位置之日,也就是我不得不脱下这身军装之时,有他这话,还容我考虑后路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杜聿明是极其了解某人,正如崇祯一样,北京保卫战打好是我功劳,打不好下面人要背锅,而某人也是如此,这决定着国军生死存亡的一仗败得这么彻底,肯定是需要有人来担责,这个锅不能是某人(我的部署没错,我的微操很到位,是你们前面的人在不听命令,胡乱指挥)。

而且杜聿明和下面的人明说“飞机派来了可是没有总统的手谕,并没有带来正式的国防部盖章公文过来”,这就把某人看得很透,回去了免不了被扣上临阵脱逃的罪名,然后所有过错一推六二五到他身上,到时候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本身杜聿明就是爱惜自己名声之人,因此宁愿战死淮海,也不愿让人泼脏水。相反如果自己指挥部队能突围,带回一些残兵败将,还能说自己“尽力了”,无论是舆论还是国军内部都还能说得过去,起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多停职查办,不会有什么过多的追究。

有人会说,杜聿明只是个徐州副剿总,一个中将而已,轮也轮不到他。

但他上面徐州剿总刘峙,别看打仗不行,搞关系和甩锅可是一把好手,再加上其会来事,和国军高层们关系都很铁,肯定会有人来保他,事实上战后刘峙就开溜去了香港,想问责也找不到人。顾祝同更不用说,五虎上将中的“忠将”早已说明了一切。因此按照顺位实际指挥徐州30万国军的杜聿明“当仁不让”接锅……更何况,三大战役中的两次大惨败,杜聿明都是作为副总,加上之前廖耀湘兵团未能南撤的责任,杜聿明真的回到南京可能就是九死一生。

其实杜聿明不愿意回去,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即使回去了也没有人保他。

说来其实也搞笑,杜聿明能上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没有后台,不会对某人造成威胁。国军杂牌先不说,在中央系里面,派系同样不少,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的老黄埔系,顾祝同的三战区系,汤恩伯系这几个派系势力根深蒂固,而杜聿明在早期并没有旗帜鲜明地倒向哪一派,如果硬要算的话就是第五军老长官徐庭瑶这一边的,但本身徐势力不大,而且在抗战后也被架空没啥势力。

没有挂靠老派派系,不代表杜聿明没势力,依靠着抗战第五军的班底,杜聿明在1946年以后,也逐渐发展自己额“第五军系”,国军的王牌兵团司令官和军长都是他以前的老部下。国军战斗力靠前的如9兵团的廖耀湘、2兵团的邱清泉、长春的郑洞国、熊笑三国军的少壮派都是第五军系的中坚,可以想象到再过5-10年的这些人将威胁顾祝同、陈诚等派系。

杜聿明本身就和这些老牌派系是竞争关系,你到南京后方,还指望这些人保你?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而且随着9兵团和2兵团等杜聿明系统部队被歼灭,在国军内部也没人会得帮他说话。

因此自己孤零零回到南京,十有八九会被治罪……

雨田君说

从杜聿明几次拒绝国军国防部高层的飞机回到南京,可以窥探到国军内部已经是千疮百孔,上层刚愎自用,对于忠心国军的将领都要找出来当替罪羊,吏治腐败已经无法救治。而国军同僚倾轧,又岂止于战场上,在日常中也是相互挖坑,党同伐异。

因此从杜聿明拒绝乘飞机,回南京就已经注定了国军注定失败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公元668年,大唐名将李勣平灭骄纵狂傲的高句丽,凯旋回国后就一病不起。高宗李治命御医诊治,李勣却抗旨...
原创 《...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关键对决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公元219年。这场战役不仅是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军事较量,更是政...
原创 原... 【美国总统连中国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都不如,不懂得治国的道理】 如果美国总统懂得魏文侯治国的策略,恐怕就...
原创 美...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有助于您更便捷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增...
原创 授... 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1949年2月1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颁布...
南宁百年骑楼风华再现,老街坊共... 5月1日,在邕江畔的南宁老街解放路上,两座历史文化展馆——南宁骑楼文化陈列馆与老南宁记忆陈列馆,如时...
原创 原... 自古以来的皇帝都是立长不立贤,为什么清朝开始秘密立储? 现在古装剧看的多,我们也对古人有了初步的了解...
原创 宋... 全文共1834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对于宋朝影响的定性,人们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可以说,宋朝是一个令人...
原创 张... 张辽与关羽,三国武将里的双子星座,一个是五子良将之首,一个是五虎上将之首,两人之间一直都是亦敌亦友的...
原创 原... 她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坠落天使”,在新婚之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性命,从帝国大厦的86楼观景台一跃而下....
原创 原... 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群英争霸,这短短数十年间有着无数能人猛将出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一些武将即使...
原创 原... 有不少人认为,刘邦当上了皇帝,韩信便没了利用价值,于是被刘邦“鸟尽弓藏”了。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韩信...
原创 顺... 近几年清宫剧热播,多半讲的都是康熙、雍正、乾隆与他们的后宫嫔妃的爱恨情仇,却鲜少提到顺治皇帝的功过与...
原创 古...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采用哪种政治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统治?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分封制和郡...
原创 同... 隋末乱世,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众多枭雄之中,出身显赫、手握重兵的李渊与凭借才干聚拢义军的李密,无疑...
原创 蒋...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以便未来能继续为您推送更多类似内容,并方便您与...
家传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 在浙江湖州的一户普通人家里,陈先生拥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宝藏——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
原创 西... 在地中海的周围,西班牙的边境处,有一个风景优美的艺术王国,那里的人们都有着十分出众的艺术创作天赋,他...
原创 孝...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本名木布木泰,外号“大玉儿”,她是当时的蒙古第一美人,据说容颜美丽,肌肤如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