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淮海战役中,杜聿明为何不坐飞机逃离战场,避免被我军抓到?
迪丽瓦拉
2025-07-11 21:02:59
0

在电视剧《大决战》中,国军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暴露出自己身上的问题,比如刘峙就是志大才疏,黄伯韬则是目中无人,顾祝同是协调有余,而指挥不足。似乎很难找到的一个堪称完美的战将,不过有一个人却是个例外,那就是委员长的救火队长——杜聿明。

在三大战役中要说最忙的人,莫过于是担任东北和徐州副剿总的中将杜聿明,别看他是个中将,但权力却相当于国军的上将。

不过就是这个抗日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在解放战争初期给我军造成过困扰的杜聿明,却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给俘虏了。可能有很多人会纳闷,因为当时我军没有空军,在陈官庄被我军围困的时候,杜聿明为何不选择坐飞机逃离战场。

其实国军国防部还真的派飞机来接杜聿明走,而且还是2次,但为何杜聿明还是拒绝了呢?

救火队长杜聿明

在了解杜聿明为何不选择乘飞机离开淮海前线之前,可以先来了解杜聿明其人。

和很多国军黄埔名将一样,1904年出生的杜聿明早年家境算小康,少年时期加入过同盟会,后在广州政府救国的号召下,选择南下加入黄埔军校,而且作为黄埔草创时期的一期生。杜聿明毕业后得到了国军高层的器重,杜聿明算是黄埔系中最早抗日的将领,在1932年热河抗战就一直与日本人作战。

在抗战中先是担任国军装甲兵负责人,参加淞沪会战,其后成为机械化200师的师长,随后扩编成第五军。很多猛将如邱清泉、戴安澜、郑洞国、廖耀湘等人都是在第五军中服役,第五军建立之后成为国军关内第一个机械化军,在昆仑关大战日军钢军第五师团,获得了大捷。

1941年后,杜聿明奉命率第五军入缅作战,其中麾下的200师在同古大破日军,22师在斯瓦成功阻击日军2个师团,顺利地完成了掩护英军的任务,不过因为寡不敌众,第五军除了22师突围之外,剩余大部兵败野人山,杜聿明也因为病重一直担架抬着突围,事实上野人山伤病的顽疾一直在其后的日子中影响着他。

在回国之后杜聿明一直在后方静养。

到了解放战争开始后,杜聿明开始了他救火队长的生涯。

在1945年,先是兵不血刃的占领占昆明,直接逼迫龙云放弃云南的统治,并在10月份就任东北保安司令和我出关部队作战,相继从我军手上夺回山海关和锦州,在随后的辽阳、沈阳等战役中接连击退我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之战挡住我军潮水攻势。不过因为连日操劳,旧疾复发让杜聿明不得不在1947年7月份离开东北,去上海治疗。

刚没休息多久,1948年6月,被奉命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兼第二兵团司令,北上解救济南王耀武集团,刚一上任,又因为辽沈战役爆发,9月份不得不前往葫芦岛指挥锦州和廖耀湘兵团突围,在廖耀湘兵团覆灭之后,有停留葫芦岛指挥撤军事宜在和卫立煌等battle。但还没坐稳,人又要飞到徐州,忙着指挥刘峙留下来的烂摊子,指挥30万国军南逃,不过此时旧疾缠身的杜聿明,很多时候都是在担架上指挥。到了1949年1月,被团团围困在陈官庄将近30万的国军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最终土崩瓦解,杜聿明本人也在伤病中也被俘虏。

可以说杜聿明是一位抗战打出中国人血性的名将,而且在三大战役的最后关头,高层多次派飞机带他回去,却被其拒绝。

为何杜聿明宁愿成为我军俘虏,也不愿意坐飞机回南京?

兵败不敢回南京

其实杜聿明不回去也很好理解,大致可以概括——想回,却又不敢回。

因为回去注定九死一生,这个原因在电影《大决战》里面表现得很清楚,杜聿明曾经对身边人说道:“适存你想想,我还能活着回南京吗……总统曾亲自对我说过,徐蚌会战生死攸关,你杜聿明脱离指挥位置之日,也就是我不得不脱下这身军装之时,有他这话,还容我考虑后路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杜聿明是极其了解某人,正如崇祯一样,北京保卫战打好是我功劳,打不好下面人要背锅,而某人也是如此,这决定着国军生死存亡的一仗败得这么彻底,肯定是需要有人来担责,这个锅不能是某人(我的部署没错,我的微操很到位,是你们前面的人在不听命令,胡乱指挥)。

而且杜聿明和下面的人明说“飞机派来了可是没有总统的手谕,并没有带来正式的国防部盖章公文过来”,这就把某人看得很透,回去了免不了被扣上临阵脱逃的罪名,然后所有过错一推六二五到他身上,到时候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本身杜聿明就是爱惜自己名声之人,因此宁愿战死淮海,也不愿让人泼脏水。相反如果自己指挥部队能突围,带回一些残兵败将,还能说自己“尽力了”,无论是舆论还是国军内部都还能说得过去,起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多停职查办,不会有什么过多的追究。

有人会说,杜聿明只是个徐州副剿总,一个中将而已,轮也轮不到他。

但他上面徐州剿总刘峙,别看打仗不行,搞关系和甩锅可是一把好手,再加上其会来事,和国军高层们关系都很铁,肯定会有人来保他,事实上战后刘峙就开溜去了香港,想问责也找不到人。顾祝同更不用说,五虎上将中的“忠将”早已说明了一切。因此按照顺位实际指挥徐州30万国军的杜聿明“当仁不让”接锅……更何况,三大战役中的两次大惨败,杜聿明都是作为副总,加上之前廖耀湘兵团未能南撤的责任,杜聿明真的回到南京可能就是九死一生。

其实杜聿明不愿意回去,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即使回去了也没有人保他。

说来其实也搞笑,杜聿明能上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没有后台,不会对某人造成威胁。国军杂牌先不说,在中央系里面,派系同样不少,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的老黄埔系,顾祝同的三战区系,汤恩伯系这几个派系势力根深蒂固,而杜聿明在早期并没有旗帜鲜明地倒向哪一派,如果硬要算的话就是第五军老长官徐庭瑶这一边的,但本身徐势力不大,而且在抗战后也被架空没啥势力。

没有挂靠老派派系,不代表杜聿明没势力,依靠着抗战第五军的班底,杜聿明在1946年以后,也逐渐发展自己额“第五军系”,国军的王牌兵团司令官和军长都是他以前的老部下。国军战斗力靠前的如9兵团的廖耀湘、2兵团的邱清泉、长春的郑洞国、熊笑三国军的少壮派都是第五军系的中坚,可以想象到再过5-10年的这些人将威胁顾祝同、陈诚等派系。

杜聿明本身就和这些老牌派系是竞争关系,你到南京后方,还指望这些人保你?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而且随着9兵团和2兵团等杜聿明系统部队被歼灭,在国军内部也没人会得帮他说话。

因此自己孤零零回到南京,十有八九会被治罪……

雨田君说

从杜聿明几次拒绝国军国防部高层的飞机回到南京,可以窥探到国军内部已经是千疮百孔,上层刚愎自用,对于忠心国军的将领都要找出来当替罪羊,吏治腐败已经无法救治。而国军同僚倾轧,又岂止于战场上,在日常中也是相互挖坑,党同伐异。

因此从杜聿明拒绝乘飞机,回南京就已经注定了国军注定失败的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说起清朝,可能有人想到《宫》,可能有人想到《孝庄秘史》,也可能有人想到当年的九子夺嫡,想到康乾盛世,...
原创 几... #八国联军只来了几万人,为何会在拥有几亿人口的大清横行无阻# 清末时期,几亿人口的大清,被八国联军狂...
原创 朱... 看过历史的同学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创业的16年里,从1353到1367年,有15年都是在南方和其他...
原创 驸... 驸马一词的频率,在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世界观都不会陌生,没有别的,只因他是皇帝的女婿,换句话说就是,只...
原创 中... 从宋朝的108好汉被逼上梁山,反抗欺压,智斗朝廷,到清末义农民义和团成立,对抗清军。 从古至今,有许...
原创 陪... 朱元璋的传奇故事堪称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个, 他出身于安徽凤阳一个普普通通的佃农家庭,论...
原创 长... 导读:你是否听说过这个笑话?越南网友声称历史上长江以南是越南的领土,而韩国人则坚称长江以北一直都是韩...
原创 重...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相信许多人都背诵过这篇由范仲淹撰写的《岳阳楼记》。那么,这个滕子京...
原创 没... 没有美国苏联的援助,我们能否打败日本 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稍有战略头脑的人都明...
西安发现21座中小型墓葬:其中... 8月7日记者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西咸新区三桥街道三桥新街东段小学建设区域东北部进行...
原创 她... 接着上文我们继续, 聊一聊这个号称“苗王公主”的民国名媛蓝妮的故事。 01▼ 1929年,蓝妮嫁给...
原创 隋... 在隋炀帝统治时期,中国陷入了混乱的时局,许多学者一致认为,隋炀帝的任性统治导致民不聊生,成为中国历史...
原创 这... 每一张老照片都是历史的镜头,承载着深沉的悲凉和落寞,而这些古老的画面无一例外地关乎着清朝时期的故事。...
原创 邓... 今天的中国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生活有了希望。此时,我们不禁回想起,这份安...
原创 最... 最穿越的三件古代文物,一件疑似方向盘,一件现代技术无法复制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
原创 诸... 自从《三国演义》被搬上银幕后,就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诸葛亮,也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诸葛亮的。 但,诸葛亮真...
原创 南... 在世界历史的版图变化历史中,我们大家不难发现曾经辉煌或者庞大的大国在经历过一些政治事件之后被分割成若...
原创 越... 在1965年冬天,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的考古现场,一场引人瞩目的发掘活动正在进行。考古人员聚...
原创 秦...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秦始皇作为第一任帝王,其在位时间却不足四十年,而刘邦,推翻秦朝并与项羽争霸的...
原创 宋... 每个时代都有很多青年人,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得不到认可,而抒发自己的郁气。宋朝也不例外,宋朝有一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