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文武官员总数有多少?仔细算起来,还不如现在的一个地级市
迪丽瓦拉
2025-07-11 21:33:58
0

御史曾经发过

清代一个省有多少正式编制?以江苏为例,不会超过500人

(统计的是文官)这样一篇文章,当时就有很多读者提出疑问,认为御史胡说八道,一个省的官怎么可能这么少呢?

江苏省正式官员不超过500名,确实是御史自己推算出来的,如果这个数字不足以让各位读者信服。那么,本篇文章将从正史以及清代笔记的记载中,来了解自康熙以后到道光时期,清代官员数量的情况。

关于清代文武官员总数有多种说法,在很多清人笔记中经常见到。根据刘献廷《广阳杂记》(这本书建议大家读一读)记载,康熙年间不包括八旗武职,文武官员的定额是15600员。其中文官正杂大小总计11951人,京城各衙门文官为2546人,各省地方官6404人,学官3001人。

绿营武职官员2651人,当然这里所说的文武职官,仅仅指的是品官,即一品至九品官员的总和。因为《广阳杂记》中没有提到八旗武职的数量,所以不够完整。

在《缙绅录》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但也仅限于绿营武官。雍正四年(1726),全国绿营系统中,把总(最低级武官)以上至提督各官的总数为6813人,其中守备以上1830人;道光四年(1824)把总以上至提督各官总数为7578人,其中守备(中级武官)以上2053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把总以上至提督各官总数9452人,其中守备以上2502人。

《缙绅录》中为何要强调“守备”这个官,原因很简单,因为清代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引见,即官员通过任职考核后,需要皇帝亲自面试,最终决定是否实授。按规定,文官七品以上官员都要引见,而武职最低的就是守备。或可推测,《缙绅录》中的这些数据,可能来源于各朝引见记载。

还有一本笔记为钟琦所著的《皇朝琐屑录》,这本笔记的可信度就很高了,因为钟琦本身就是一个中级官员,他是引用了当时的典章制度。

书中记载道光三十年(1850)全国文武大小各官数量:

“文职京官,自大学士至笔帖式,共2369员。户工差务,共36员。外官自督抚至从末,共8947员。武职京官,自领侍卫内大臣至整仪尉,共832员;都统总管至骁骑校,2795员;佐领1110员。外官自将军至炮手水手官,共2848员;自提督至把总,共7470员。核算京外文武仅22848员。”

根据这一记录,道光三十年时,全国文武官员总计为26408人,其中文官系统11352人(京官2405人,地方官8947人);武官系统15056人(在京4738人,地方10318人)。什么概念呢?就是清代全国的官员数量,不及现在的一个地级市公务员数量。

此外,不少清史学者也对清代官员总数进行过推算,根据张仲礼先生的统计,认为清末中央和地方文武官员总数约为27000人,其中文官近20000人,武官7000人。这个说法也是引用咸丰五年《大清会典》的记载。

也有不少学者引用《大清会典》官缺进行粗略计算,认为在京和地方文官数量为18000人,绿营武官7000余,文武合计总数在25000人上下,再加上八旗系统武官近3000人,总数则在28000人上下。

如果把笔记、正史以及现代学者的观点结合在一起来看,我们可以笼统地说清代文武官员维持在20000至30000人不等,其中文官总数由清初的1万人增至清末的2万人。武官总数变化不大,八旗系统3000人左右,绿营7000至10000不等。

的确,关于清代官员总数是很难确切统计的,不过从官缺的角度而言,乾隆时期,文官七品以上的职能部门官缺主要有道员94缺、知府188缺、通判168缺、知州154缺、知县1296缺,加上其他地方系统的主要官员,州同以上到按察使、布政使,总数为2463缺,这个数字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再来说江苏一省正式文官的数字500人这个问题,显而易见道光以前地方文官总数不到9000人,以全国十八省计,平均数也就500人。这还不包括东北、新疆、台湾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官。因江苏是个大省,又有一些专职衙门(盐政、漕运、河道、织造等),所以比一般的省份还要多些,有些小省,恐怕连400百人都不到。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清代素有“与胥吏共天下”的说法,胥吏作为编外人员,其实才是各地行政的实际执行者,这部分人数量十分庞大,一个小县胥吏的队伍就有百余人之多,如果这样算下来,清代的“官”恐怕就有几百万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多... 那个人,名叫周佑钱,自幼便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世界。他身上流淌着满腔的满洲血统,自称是多尔衮的后代,被赋...
原创 在... 仆从,很明显是不好的词,在古代是指地位身份底下之人,在现在这个社会来看,是来贬低别人,更是对人的一种...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
哥哥是“烈士”,他是当朝国舅,... 承德城中,有一座因清朝国舅得名的山,这是怎么回事? 老话说“娘亲舅大”,但是康熙和雍正对自己的舅舅却...
原创 清... 清代官员的官衔中,蕴含了深厚的学问。比如“大学士加太师、太傅衔”、“大学士兼管户部事务”、“礼部侍郎...
狱警出身的西汉“不倒翁”,避免... 在西汉开国功臣中,有著名的萧何、韩信也有张良、樊哙。也有一位功劳不大,但是被吕雉,也就是吕后感激不尽...
原创 大... 扫灭六国,统一社稷,这是秦王嬴政一生当中最伟大的功绩。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这是秦...
原创 大... 《大秦赋》用比秦王扫六合还要猛烈的气势,迅速结束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的故事,有的用了几个镜头,有的甚至只...
原创 书... 说起王琚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也不太清楚他是哪位历史人物,但是就是王琚指点了唐玄宗李隆基,才让李隆基当...
原创 清... 现如今的我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能够拥有几个兄弟的,基本是90后爷爷那一代人。可是在古代,这种情况是...
原创 说...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的草民经常被统治阶层残酷的压榨、剥削逼到走投无路。心大的草民就去求神拜佛,想不...
原创 汉... 全文共1767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秦朝之后,世人对“大一统”观念十分看重,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每...
原创 唐... “村”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 走入唐代的村庄里,除了一般的居住房舍外,较值得注意的便是提供祭祀功能的“...
原创 腐... 在您阅读此篇文章之前,我们诚恳地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方便地接收我们的后续文章,同时...
原创 甘... 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曾认为“建成、元吉虽然是顽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
《三国志·战棋版》PK6天下争... 哈喽大家好啊,之前分享了转型阵容,由于里面配置比较高,有些玩家反馈实在没有这些武将。如果只有老武将,...
东汉历史上最搞笑的政变:皇子带... 在东汉时期,公元125年快到年底那会儿,发生了一件挺逗乐的宫廷变故。 有个十岁的小皇子,突然间,领...
原创 汉... 众所周知,每每朝代更迭,战争频起,国家的部分战士和百姓都将面临牺牲。那么,在西汉王朝建立时,面对战乱...
原创 秦... 什么是真正的死亡,或许很多人都没有真正地理解透彻。就从近代来说,世人对于死亡的三个定义。一次是我们停...
最不讲武德的四位三国名将:蜀汉... 按照罗贯中的说法,三国战争一般都是先阵前斗将,然后才大军对冲,这其实是符合春秋战争礼仪的:不重伤,不...